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面 “折 ”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假如光在同一
2、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 “三点一线 ” 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物体的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即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发生散射 ,那么阳光无法照射的地方也会因为散射而变亮,所以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阳光下也没有人影了,做操时也不容易排直队伍了,也不可能形成日食和月食了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
3、: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中 A、 B、C、 D四个选项中的温度;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7 左右;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 的最低气温约为 0 左右; 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 0 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
4、的室温为 23 左右;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 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 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A 10 B 35 C 45 D 55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可求得入射角的度数,再由题意可得出原来的入射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 45,现在的入射角比原来的大了 10,故原来的入
5、射角是 35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求解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6、水中铅笔,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色散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以下四个措施中: 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 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马路两旁植树; 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
7、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此题要解决此类题目要根据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物体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平面镜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方向和观察像
8、的角度、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视觉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到镜的距离,注意区分题中的问法 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 v-t图象,则图乙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对路程 -时间图象来说,如果物体的路程随时间不改变,说明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大,说明物体加速运动;如果物体路程随时间减小,说明物体减速运动对速度 -时间图象来说,如果速度随时间不改变,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变大时,说明物体加速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减小,说明物体减速运动由 v-
9、t图象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 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运动状态的图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看到物体时,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眼;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选 D 考点:本 题考查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10、点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根据人看到物体,说明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河水 “冰封 ”是指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是凝固现象; “雪飘 ”是指气态的水蒸 气变为固态的雪,所以是凝华现象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11、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的判断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使用随身听( MP3、 MP4 )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
12、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响度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 答,注意与其它声音特征的区分,属于易错题目 实验题 如图为 “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装置: ( 1)装置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 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 。 ( 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 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 F板上 (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 “在 ”或 “不在 ”)同一平面内。
13、 ( 3)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o、 30o、 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中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答案:( 1)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 2)不能 在 ( 3)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 (或镜面 )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填 “反射角判断错误可得分 ”;只表达出 “反射角测量错误 ”的不得分 ) 试题分析:根据可折转的光屏可以通过折转使接受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
14、于入射角,由表中数据可知,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1)因为可折转的光屏可以使光线接受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利用可折转的光屏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还可以显示光路。 ( 2)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 E、 F两块板共面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当 E、 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时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 ( 3)根据反射 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 15、 30、 45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 15、
15、30、 45,不是 75, 6045,而 75,60, 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上课时特别要强调的是: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 1)实验要选取 (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 关系。 (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 (选填 “较亮 ”
16、或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 的玻璃板越 (选填 “厚 ”或 “薄 ”)越好。 ( 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 的距离。 ( 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 (选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答案:( 1)相同,大小 ( 2)较暗,薄 ( 3)镜面 ( 4)不能,虚 试题分析: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 ,人眼感到物体的像
17、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从方格纸的方格分析,有方格可以直接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1)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2)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 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
18、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 3)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再进行测量,从而使实验步骤更加简单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 4)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考点: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 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 “等效替代法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
19、目就很容易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 “快 ”或 “慢 ”)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 “白气 ”冒出, “白气 ”是 (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 农业大学 附属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