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新华中学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新华中学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新华中学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新华中学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北京时间 2011年 11月 17日 19时 32分 ,在太空翱翔了 17天 ,行程 1100万公里 ,完成两次完美对接的神舟八号 ,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 ,飘然下落 ,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回到祖国的怀抱。神舟八号在太空翱翔期间,地球正运行在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A之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A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12月 22日,B地太阳直射赤道,为 3月 21日, C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 6月 22日, D地太阳直射赤
2、道,为 9月 23日,神舟八号在太空翱翔期间, 11月 17日至 12月初,地球正运行在 D-A之间。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下列我国地理现象与气候无关的是( ) A东北平原的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长江中下 游平原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B西部地势高,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地势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C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
3、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 D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部地势高,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地势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原因与地壳运动有关,与气候无关。而东北平原的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作物可以一年两熟与当地的农业积温有关,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关;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与降水有关,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 ;气温特点:冬季: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 差不大
4、。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其次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吹东南风、西南风 (夏季风 ),冬季吹西北风 (冬季风 )。 1月 00C等温线与秦岭 淮河一线基本一致。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另有一个高原气候。我国降水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晚结束早雨季短。原因:受海陆位置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的距离南方近北方远,强度南方强北方弱,持续时间南方长北方短。 降水的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根据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分为 4个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跨四个干湿地
5、区的省市有甘内蒙古陕藏。我国主要的降水形式是锋面雨。 两年的地理学习,你体会的 “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是( ) A记住了很多国家的首都 B知道了石油资源的分布 C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D会背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习 “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主要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地理思考模式,能用地理的眼光或思维去分析问题。而 ABD为地理学习的具体知识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学习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 以考查地理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对比法、读图法,地理学习的作用等知识。 关于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村在 b村的西南方向 B c线处为山脊, d
6、线处为山谷 C 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D从 a村到 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 a村在 b村的正南方向, e处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c线处为山谷, d线处为山脊,从 a村到 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理由是越过山脊,坡度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
7、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 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大洲分界线
8、的是( ) A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德雷克海峡 C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麦哲伦海峡朝鲜海峡 D朝鲜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 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答案: A 试题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地中海 ) 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大陆:地球上大块的陆地。岛屿:地球上小块的陆地。半岛: 陆地延伸进海洋中的部分,三面环水。大洲:
9、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的合称。七大洲的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记住各大洲的形状、位置,在大洲大洋图上适当的位置。大陆与大洲:共六块大陆七个大洲。 有关下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由南往北气温降低,应为北半球,且在同一纬度上,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应为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考点:本题主 要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 (1)纬度与气温分布 (纬度影响气温分布
10、):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气温向北方向升高为南半球,向南升高为北半球 (2)海陆与气温分布 (海陆影响气温分布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 (3)地势 (地形 )与气温分布 (地形影响气温分布 ):地势 (海拔 )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降低 0.6 。 一个晴朗的夜晚,某学校地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操场上用自制的简易测高仪对准北极星(如图所示 ),测学校的地理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学校在南半球 B该学校的地理纬度是 40S C该学校的地理纬度是 50N D该学校的地理纬度是 40N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
11、附近,用简易测高仪对准北极星,重锤线对应的度数就为当地的纬度,而且只能是北半球,所以答案:为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简易测高仪测纬度的原理。本题还可以考查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 00纬线,即赤道。度数划分:由 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 90度。表示方法:纬度数以赤道为始向北 (上 )增大的是北纬度( N),向南 (下 )增大的是南纬度( S)即北大北纬、南大南纬。高中底纬的划分: 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 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 300和 600纬线不属于高中低纬度。几条特殊的纬线: 00:赤道,最长的纬线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
12、北半球分界线。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 900N: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0S: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夏天热冬天冷 B夏天的白昼时间总比冬天白昼时间长 C我们学校所在地现在的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D我们学校所在地上班时间总比新疆地区上班时间早 答案: D 试题分析:夏天热冬天冷,夏天的白昼时间总比冬天白昼时间长,我们学校所在地
13、现在的白昼时间越来越短,分别属于季节、昼夜长短的问题,属于地球公转的问题。而我们学校所在地上班时间总比新疆地区 上班时间早,主要是地球自转导致时间的差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读经纬网图,图中 ABCD四地地理座标表述正确的是( ) A A地坐标是 20N、 160E B B地坐标是 40N、 80E C C地坐标是 60N、
14、 120W D D地坐标是 40S、 160E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A 地坐标是 20N、160W,B地坐标是 40N、 80W,C地坐标是 60N、 120W,D地坐标是 40N、160E.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0经线;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由 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表示方法:以 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 E表示)、西边西经度(用字母 W表示)。度数变化: 东经度向东 (右 )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 (左 )逐渐
15、增大(如上图)。东、西半球的划分: 200W和 1600E经线圈。几条特殊的线: 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00和 180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运用中不带符号。纬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 00纬线,即赤道。度数划分:由 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 90度。表示方法:纬度数以赤道为始向北 (上 )增大的是北纬度( N),向南 (下 )增大的是南纬度( S)。高中底纬的划分: 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 300和 600纬线不属于高中低纬度。几条特殊的纬线:00:赤道,最长的纬线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2
16、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 900N: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0S: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读下图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对甲、乙两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之间为鞍部 B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山地 C甲地为山地,乙地为盆地 D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图中,甲为洼地盆地,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位置影响,乙为山顶,
17、地势高气温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 、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
18、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 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请你绘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我校平面图,你认为比例尺合适的是( ) A 1: 100000 B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千米 C 1: 1000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所以
19、学校平面图,范围小应先大比例尺,所以答案:为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 1: 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经纬网地图。图例: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注记:地球
20、仪 或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 读漫画 “苦难的母亲 ” 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存在的地区是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漫画可知,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地球负担过重,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所以答案:为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去死亡率;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 总面积 (人 /km2);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发展中
21、国家快,发达国家慢。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等);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国 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等。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办法:人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的原因
22、有:就业机会较多,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等等。人口城市化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住房、环境等等。 以下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广州夏季高温多雨 B北京的小明午夜 2点看美国 NBA球赛现场直播 C正午日照影子周年长短变化 D国庆节,海口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广州夏季 高温多雨主要是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北京的小明午夜 2点看美国 NBA球赛现场直播,原因是由于自转导致时差的存在,正午日照影子周年长短变化、国庆节,海口白昼时间比北京长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2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第 30届奥运会将于 2012年 7月 27日 20时 12分在英国伦敦开幕,于 2012年 8月 12日闭幕,回答小题。 【小题 1】通过卫星传播在美国纽约(西经 74度,北纬 40度)收看现场直播时间是 A 2012年 7月 27日 15时 12分 B 2012年 7月 28日 20时 12分 C 2012年 7月 27日 12时 12分 D 2012年 7月 28日 4时 12分 【小题 2】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潍坊 临朐 新华 中学 初二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