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鄂州).doc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鄂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鄂州).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鄂州) 选择题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 H2 O2 CO2 SO2 CH4 NH3 A B C D 答案: D 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答案: B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体共 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 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 ) A 8克 B 12克 C 11克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若将浓盐
2、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答案: D 填空题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 _,可能含有 _元素。 答 案: C H O 试题分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因为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则可推测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来自蜡烛,而氧元素不确定,因为氧气中也含有氧元素,要确定其是否含有氧元素得通过进一步的定量计算才能确定,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及
3、其应用。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思想,以及相关的融合点和嫁接点处理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 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 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 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 _和 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答案: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 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 _,原子的数目 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答案: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_的反应物的 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 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 答案:参加化学反应
4、 质量 总和 质量总和 总和 总和 据中广网【题文】年 5月 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
5、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 ( 2)请 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答案: (一)( 2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高 中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化学 湖北 鄂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