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k( )尽职守 y( )笑大方 断壁残 yun ( ) zh( )手可热 答案:恪贻 垣 炙 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请从中找出 2处并加以修改。( 2分) ( 1)国家教委、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已超过 5000万,北京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年年递增,居全国首位。( 2)为什么近视发展居高不下 ( 3)医学界眼科专家明确指出,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及家长对近视眼的防治未能高度重视,科学防治方法不多所造成。( 4)目前治疗近视方法繁多,家长不知如何选择。( 5)广大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家长迫切希望科学、有效
2、、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6)国家教委、卫生部对此十分关注,支持组织医学专家、科技人员研制治疗青少年近视新办法。 第 _句:修改意见: _ _ _ 第 _句:修改意见: _ _ _ 答案:第( 2)句:近视发展居高不下 修改为:近视发病率 第( 3)句:科学防治方法不多所造成 修改为:科学防治方法不多 第( 5)句: “希望 治疗方法 ” 修改为:希望能有 治疗方法 第( 6)句:研制 新方法 修改为:研究 新方法 选择题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能不 沾沾自喜呢 B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 现身说法 自己
3、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上骗子的当。 C假装买主,拨打墙上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 按图索骥 ,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特大的贩假、造假的团伙。 D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 有口皆碑 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答案: C 现 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分) 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 “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
4、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乐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 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
5、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 “芭蕉分绿上窗纱 ”,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 “梧桐分绿上窗纱 ”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 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 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6、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 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
7、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 “无常 ”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 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样想来也就释然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 段说: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 “容貌 ”?请简要概括。( 3分) 【小题 2】
8、文章的第 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小题 3】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 3分) 【小题 4】本文结尾处,作者借 “梧桐树 ”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话作简要的阐述。( 4分) 答案: 【小题 1】 新桐初乳(或者 “春尽夏初,梧桐生叶 ”) 绿树成阴(或 “夏季时分,绿树成阴 ”) 梧桐叶落(或 “秋冬时节,梧桐叶落 ”)(每点 1 分,共 3 分) 【小题 1】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 1分)。这样写既为下文写 “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 ”蓄势( 1分),又为作者抒发 “人
9、生无常 ”的感慨作铺垫( 1分)。 【小题 1】发现 “新乳 ”、 “绿叶成阴 ”时亲切、欣喜( 2分),看见 “梧桐叶落 ”时无奈、伤感( 2分),领 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平静、释然( 2分)。 【小题 1】拥有梧桐的人未必能理解和欣赏它,自然和艺术也是这样。( 2分)形式的拥有并不是真正的拥有;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2分)(如只照抄 “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给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可以尝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内容来概括三桐树的 “容貌 ”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景物特点描写的作用。描写景
10、物特点的作用一般有:营造氛围、渲染气氛、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小题 1】本题考查梳 理情节以及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只要抓住梧桐树在每一阶段时的特征以及作者流露的情感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 “梧桐树 ”的特征以及文章的主旨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2分)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 1)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
11、人之所以为人 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 “我是人 ”, “应该怎么做人 ”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 2)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 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
12、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 3)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 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 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
13、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
14、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 4)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 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 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小题 1】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3分) 【小题 2】根据文中信息,谈谈如何实践人文精神的教育?( 3分) 【小题 3】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
15、因是什么?( 3分) 【小题 4】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小题 1】( 1)人文教育应该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 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人文精神,唤醒人性良知,而不是仅仅灌输人文学科知识。( 2)为了走出我国当前人文教育的困境,必须继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3)人文精神是通过人文教育唤醒人们本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小题 1】 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16、 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小题 1】压抑、扭曲、扼杀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 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并筛选信息的能力。联系全文,在文中找出人文教育的本质,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并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扣住 “如何实践 ”这一词语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并筛选信息的能力。联系全文,扣住 “困境 ”一词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并筛选信息的能力。联系全文,扣住 “危害 ”一词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分) 短期气候预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南通市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