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杭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省杭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省杭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省杭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辨析以下的说法: l6O与 l8O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 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l6O与 l8O的转化通过核反应可以实现,不是化学变化, 错误; 焰色反应表现的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正确;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错误; 石墨与金刚石的
2、转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同位素的转化、焰色反应的性质、碱性氧化物、纯净物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等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 1装置配制 1.00mol/L的稀硫酸 B图 2装置可以从 I2的 CCl4溶液中得到碘 C图 3装置可测量 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图 4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Fe (O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容量瓶不能稀释溶液,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 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 B错误; C、二氧化氮易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
3、氮,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 C错误; D、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亚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 D正确,但选 A。 考点:考 查气体的收集方法、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蒸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等 固体粉末 X 中可能含有 Fe、 FeO、 CuO、 MnO2、 KCl和 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 X 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 Y和溶液 Z 取少量 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向 Z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用玻璃棒蘸取溶
4、液 Z于广泛 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中一定不存在 FeO B不溶物 Y中一定含有 Fe和 CuO C Z溶液中一定含有 KCl、 K2CO3 D Y中不一定存在 Mn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将 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 Y和溶液 Z, Y可能为 Fe、 FeO、CuO、 MnO2中的一种或多种, Z可能为 KCl和 K2CO3中的一种或都有; 取少量 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黄绿色气体为氯气,红色不溶物为铜这说明 Y中至少含有 CuO、 MnO2。溶液中的铜离子需要铁置换,因此一定还含有 Fe; 向 Z溶液
5、中滴加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沉淀;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Z于广范 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因此一定含有 K2CO3,可能含有 KC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X中一定含有 CuO、 MnO2、 K2CO3以及 Fe,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FeO、 KCl,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 pH=2和 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溶液 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 Fe 2e=Fe2+
6、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压强与时间关系图可知, pH 2 的溶液和 pH 4 的溶液中,变化相同的压强时所用时间不同,前者比后者使用时间长,这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大于析氢腐蚀速率, A错误; B、 pH 4的醋酸溶液中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 pH 4的醋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在酸性溶液中生铁也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B正确; C、根据 pH 2的溶液中压强与时间的关系知,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发生的是金属的析氢腐蚀,这说明溶液 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个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 ,铁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2e- F
7、e2+, D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判断 TESLA电动汽车的电池采用了松下提供的 NCA系列(镍钴铝体系)的18650A型钴酸锂 (LiCoO2)锂离子电池。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 (LiCoO2),负极材料是石墨 (C6)。电池反应为: LiCoO2 C6 C6Lix Li1 xCo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与传统铅蓄电池相比,具有高比能量 (比能量指的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能量 )的特点 B废旧锂离子电池先进行 “放电处理 ”让 Li+进入石墨( C6)中而利于回收 C放电时,正极锂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D充电时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
8、O2x e Li1 x CoO2 xLi+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锂的摩尔质量小,因此锂离子电池与传统铅蓄电池相比,具有高比能量, 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石墨是负极,因此锂离子不可能向石墨电极移动, B错误; C、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式 CoO2+Li+e- LiCoO2可知 Co的化合价降低,锂的化合价不变, C正确;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CoO2x e Li1 x CoO2 xLi+,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锂电池的有关判断 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叙述中
9、,正确的是 A已知 2C(s) 2O2(g) 2CO2(g); H1, 2C(s) O2(g)=2CO(g) ; H2。则 H1 ( 2分)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乙同学推断正确 ( 2分) 试题分析:(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发现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这说明开始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即一定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一定不存在 CO32-;加热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气体是氨气,因此一定含有铵根离子。过滤,取滤液通入过量 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氢氧化
10、铝,这说明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因此原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 CO2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方程式为 AlO2-+CO2+2H2O Al(OH)3+HCO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Fe2+、 NH4+、 Al3+; ( 2) 根据方程式 H2O2 SCN-SO42-+CO2 N2 H2O H+可知反应中 S元素化合价由 -2价升高到 +6价, N 元素化合价由 -3价升高到 0价,二者均被氧化。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 lmol CO2,同时生成 1molSO42-、 0.5mol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8+0.5m
11、ol23 11mol,个数为 11NA个; 在反应中首先氧化的是 Fe2+,则 Fe2+还原性较强; 如果乙同学猜测正确,则说明溶液中不再含有 KSCN溶液,所以不变红色。因此要验证是否正确,可以继续滴加 KSCN溶液即可。即可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 KSCN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乙同学推断正确,否则不是。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以及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 17分) CO2作为未来碳源,既可弥补因石油、天然气等大量消耗引起的“碳源危机 ”,又可有效地解决温室效应。目前,人们利用光能和催化剂,可将CO2和 H2O(g)转化为 CH4和 O2。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省 杭州 重点中学 上学 期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