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 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1年 11月 28日上午 10时(当地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会议计划为期 12天。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A 28日 18时 B 28日 4时 C 28日 16时 D 27日 23时 【小题 2】图中 A、 B、 C、 D为 “二分二至 ”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会开幕那天,有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A E处,南半球 B F处,南半球 C E处,北半球 D H处,南半
2、球 【小题 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江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德班正午的树木影子朝南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D南极处于极夜期间 【小题 4】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的是( ) 燃烧矿物燃料 太阳活动 毁林 焚烧秸秆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1、德班位于 30E经线附近,因此当地时间采用东二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东二区早六小时。当德班 b为 11月 28日 10点时,北京时间为 11月 28日 16时。故选 C。 【小
3、题 2】图 2为二分二至日图, A为夏至, B为春分, C为秋分, D为冬至。因此大会开幕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选 A。 【小题 3】大会期间为 11月 28日至 12月 10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不断南移。因此北半球的镇江昼长继续变短,夜长继续变长。 A错。德班位于30S,正午太阳位于当地正北方位,正午树影全年朝南。 B正确。此时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南 极处于极昼时期。 C、 D错误。 【小题 4】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砍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等,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故 D正确。 考点: 区时计算、地球的公转运动、全球变暖原因。 下图反映了
4、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有关图中从 到 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 B C D 【小题 2】从 到 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 I到 III阶段,林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增加,村庄数量增加,小城镇由无到有,再演变为中等城市,反映了人口增加对区域环境多个要素的影响。我国降水集中于夏季
5、,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因植被减少,植被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加大水量的季风变化。 正确, 错误。图示时间内出了城市化现象,区域内无论城市、乡村人口均增加, 并伴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故 2正确, 3错误。故选 C。 【小题 2】对比 III下 IV时期,图中中等城市演变为大城市,大城市郊区出现了种植花卉和绿化树种的专业化生产区域。表明市场(大城市)对郊区土地利用产生重要影响。故选 D。 考点: 城市化、农业区位因素。 读下图 “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在城市规划时,运用的地理新技术手段是( ) A RS.
6、GPS B GPS.GIS C GIS.RS D RS.GPRS 【小题 2】图中 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 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RS为遥感、 GPS为全球定位系统、 GIS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时,可运用到的是 RS、 GIS。 C正确。 【小题 2】读图 a区地租最高,距市中心最近,为商业区。 B1区地租居于 a与 c之间,应为居住区。 C位于郊
7、区,地租最低,应为工业区。 B2区远离市区,但靠近景点和林地,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应为高级住宅区。故 C正确。 考点: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城市功能分区。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公吨)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小题 1】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所应致力
8、的发展方向应是( ) A小农场制 B精致农业 C提高人均产量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题 2】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为(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乙和丁 D甲和丙 【小题 3】丙丁两国的农业特征是( ) A单位面积收获量低 B平均每人收获量高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农场平均耕地面积大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肥料使用量大的丙、丁两国;单产高的是丙、丁两国;人均收获量大的是甲乙两国;人均耕地多的是甲乙两国。由此可看出甲乙两国农业生产较丙丁两国粗放,丙丁两国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甲乙两国农业应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
9、化程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 D正确。 【小题 2】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规模大;人均粮食收获量大,粮食的商品率一定高。符合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故选 A。 【小题 3】丙丁两国农业投入多,单产高,人均收获量低,人均耕地少,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C正确。 考点: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 点。 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C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当今,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故选 B 考点: 人口迁移 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小题 1】关于图中 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 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B 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C石油资源枯竭的是制约 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 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小题 2】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地形崎岖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国各省区的轮廓特征,是高中区域地理中
11、记忆量大,花费时间较多的部分。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当地为黑龙江省 。 A市为大庆,依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 A、 B、 D错误, C正确。 【小题 2】过去因开发北大荒为北大仓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强保护现有的湿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任务。因此 1、 3说法错误。故选 B。 考点: 中国区域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藏高寒区因
12、海拔高,热量条件差。当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河谷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热量条件较好。故 B正确。 考点: 农业区位条件。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龄(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 14 25 14 14 68 4 94 1 76 女生人口(万人) 3 84 37 10 11 63 4 01 1 78 【小题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小题
13、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压力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表格数据可知,男性 15至 44岁共 39.82万人,相应年龄的女性为48.73万人。因此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C正确。 【小题 2】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迁入人口对迁入地区经济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如增加大量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当地就业紧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加大等。故 D正确。 考点: 人口流动与迁移 读下图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该城市的
14、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小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低级住宅区 B 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D 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因此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 【小题 2】图中 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城区河流的下游,交通、用水条件便利,应为工业区。 A错。 5处接近煤铁资源和铁路交通,适宜布局钢铁工业, B正确。 4处接近沼泽,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不能发展有污染的工业,适合做水源生态保护地,亦可做自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省 东台市 创新 学校 12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