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一双眼睛百种看法 ”说明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请你写出三个表示 “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 ”的双音节词语。 _ _ _ 答案:眺望 远眺 遥望 望 仰望 极目等 试题分析:表示 “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 ”的双音节词语有很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清题干要求,所写的词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含义是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双音节词,三个词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的积累能力。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将常用词语要进行分类积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
2、题。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黄山以其独特的风貌耸立在皖南山区。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它广积华山之险峻、岱岳之雄伟、衡岳之烟云、匡庐之瀑布,是中国名山中一颗 cucn的明珠。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北京人民大会堂客厅内亦悬挂一幅黄山迎客松;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于 1988年实现了十登黄山的宿愿,可见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特别是近几年,四海近邻,五洲游客都慕黄山之美名,千里迢迢展转逗留,共赏这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天下名山。 【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瑰( )丽 cucn( ) 【小题 2】文
3、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小题 3】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 ”中 “造化 ”的意思是 。 【小题 4】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 和 两种修辞方法。 答案: 【小题 1】 gu 璀璨 【小题 2】展转 辗转 【小题 3】创造演化 【小题 4】比喻 、拟人或引用 【小题 1】试题分析: “瑰 ”容易误读为 “gu”; “璀璨 ”容易误写为 “璀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主要是字音、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
4、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 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文中 “展转 ”这个词语书写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辗转 ”,在语段中的意思是:
5、转移;经过许多地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 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造化 ”在段落中的含义是:创造演化,指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
6、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 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小题 4】试题分析: “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山比作一幅画卷、一首诗。 “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7、,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小题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玄虚 之至了。 玄虚: _ 【小 题 2】他们在 前仆后继 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 _ 【小题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不足为据 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 _ 答案: 【小题 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小题 1
8、】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小题 1】不值得当作凭据。 试题分析:( 1)玄 虚:解释一:形容神秘莫测 , 使人摸不透。解释二: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根据语境,这里的玄虚应该是第二种解释。( 2)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3)不足为据:这个词语比较简单,不足以作为证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现代文阅读 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
9、晓 21年前的 3月 26日凌晨, 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 25岁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 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 21年 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海生 1
10、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 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 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 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儿子塞给她的那 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 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
11、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 ;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所以,我总觉得, 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 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 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回答问题: 【小题 1】把握文意
12、。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小题 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解答:文章第 两段能否删去 说明理由。 【小题 3】品味词句。分析第 9段中画线句所表达的感情。 【小题 4】概括主旨。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小题 1】本文主要记叙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 【小题 2】不能删。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小题 3】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痛惜之情。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那么早地结束生命,给母亲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小题 3】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讲的是海子自杀后,他的母
13、亲日夜伴着他的坟,哭坏了眼睛,至今怀里还揣着儿子给他的 300元钱。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 ;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 、心房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2】试题分析:不能删。从写作顺序来看,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
14、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 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失子之痛比作剜肉剔骨般透彻心扉,跟更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失去儿子之后那种痛彻心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
15、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 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海子自杀后给母亲造成的痛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便是对别人最大的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 阅读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有删改),完成题。 我挂掉电话就后悔了。 今天第一次接到父亲电话是在报刊编辑的课堂上,看到来电显示出 “俺爹 ”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这是上大学以来父亲第一次用他的手机给我打电话,但最终还是 挂掉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咳嗽,胸里老是闷闷
16、的,即使已经按照医嘱喝水喝得一到下课就往厕所冲。上周莫名其妙的发起烧来,一直在 39度左右徘徊,最终咬咬牙第一次走进了校医院。等到输完三次点滴后,我才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一句: “大三了,终于感冒了。 ” 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 。我在电话这头一个劲儿嗯嗯嗯。母亲依然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唠叨着。我就跟母亲打哈哈,说要不你来看我呀! 结果母亲并没有来,父亲却要来了。 下课后又收到了父亲的第二个电话。 父亲在电话那头喘着粗气,我在火车站呢,下午六点半的车票,晚上十点多到,到了北京南站后怎么走? 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
17、住了。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拿着大包小包里装满了感冒药和各种吃食,父亲那矮小的身材在十月一日前火车站里一定显得局促而又焦急。 父亲只来过一次北京,送我来清华报到的时候,他和母亲两个人认真研究了好久才学会了如何坐地铁。为了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俩人在火车站的候车厅里硬是坐了一个晚上。这些都是后来他们当笑话讲给我的,还补充说北京的饭菜好贵,在火车站吃一碗泡面要 5块钱,加满开水还要再加 1块。 而此刻父亲又要来北京了,只是为了看一下刚得了感冒的儿子。父亲在电话那边讲着,早上母亲开车去县城买菜,也没跟他商量一声就去买了一张来北京的动车票。中午的时候,母亲催着父亲去理发,父亲说,又不过节怎么那么着急理发?母亲
18、说,有好事儿!于是,父亲才知道了自己要来北京看我。家里忙,必须有人守着,母亲便决定留下来。 我眼里一阵酸涩。 但所谓的理智马上让我回到了现实,我嗫嚅着跟父亲说,还是不要来了吧!这两天太忙。父亲说,没事儿,我一个人四处溜达就行。我说,那怎么行,还是改天我陪你吧,再说来一趟花上五六百块钱还没玩 儿好,多不值啊。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我说,还有回家的公交车吗?父亲说,不知道啊,这里雨下的挺大的。 我说不下去了,压抑着疯狂想要咳嗽的胸膛,说,我打电话问问娘吧。 退就退吧,母亲说,我待会儿去车站接他。 我把母亲的电话挂了,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我有一堆理由去拒绝父亲的到来,却没有想想我也可以有无数的方
19、法去迎接父亲的到来。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脑子里却乱成了一片了。 我掏出手机,找到位于通讯录最上端的 “俺爹 ”,拨了过去。几声忙音过后,父亲接起了电话:我把票退了,手续费只要十块钱,我 现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呢。 游子的心真是天底下最硬又最软的啊!我可以靠所谓理性把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整天的希冀用一句话浇灭,我可以在电话这头抑制着咳嗽说病就快要好了,我可以想象到父亲望着车窗上雨水支离破碎的线条心境几多凄凉,我可以回到寝室后埋头在电脑前又开始大学的无聊和虚妄。 这一切我似乎都改变不了,只有神经在被触动的一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哭完了蓦然发现:在父母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
20、但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小题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我 “因父亲来看望我 ”心情发生变化的词语。 犹豫 【小题 2】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 ( 1)体会 “父亲 弱弱 地说,那我去退票 ”一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 2)第 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小题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第 段的作用。 【小题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 “可耻 ”一词的理解。 答案: 【小题 1】犹豫 怔住 后悔 厌恶 愧疚(自责) 【小题 2】( 1)弱弱指说话有气无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得知我千方百计找借口不愿意让他到北京的失望之情,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体谅与关爱。( 3
21、分)( 2)从妈妈狠狠地骂我和一连串 碌幕坝镏校 蜗笊 匦闯鲆晃荒盖锥院 由钌畹毓匕 残闯隽四盖椎南钢氯胛 分);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1分)。 【小题 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对父亲形象的回忆,引出下文父亲将到北京看望我的情节( 3分);内容上:插叙父母第一次到北京的情节,写出父母生活节俭的形象,更加突出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3分)。 【小题 4】 “可耻 ”写出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却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心,觉得自己可耻;也突出了我善于反省,知错改错,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愧疚、自责之情( 2分)。 【小题 1】试 题分析: “看到来电显示出 “俺爹 ”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 ”;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八里店 一中 九年级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