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GDDTJS 001-20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pdf
《T GDDTJS 001-20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 GDDTJS 001-20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ICS 13.220.10 CCS C 84 团体标准 T/GDDTJS 001 20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low carbon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2021 - 01 - 25 发布 2021 - 01 - 26 实施 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 发布 T/GDDTJS 001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设计 . 3 5 系统组件 . 8 6 操作与控制 . 10
2、7 施工 . 10 8 系统调试 . 13 9 系统验收 . 15 10 维护管理 . 1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喷头或管道与无绝缘带电设备的最小间距 . 1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莫迪图 . 2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水的密度及其动力粘度系数 . 2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管件及阀门的当量长度 . 22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24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 25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 29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
3、验收记录 . 30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 31 T/GDDTJS 001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极地海洋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傲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 协会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 中心、 广东资环新能源有 限公司、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广州海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 广州
4、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益科德(上海)有限公司、 北 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广东铭昌消防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乐辉、张国香、 周永章、 陈锦焕、 乐火斌、张瑞星、黄浩麟、赵娜、邝敏毅、 王婧琛、陈超核、 崔成江、 姜华、 高瑜蔓、 谢鹏、 叶伟强、梅沈斌、张 远东、高航、李云霞、 杜成银 、 陈琼、 梁鹏、陈梅、 李军荣 本文件是首次发布。 T/GDDTJS 001 2021 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术语和定义
5、、系统设计、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施工、系统 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设置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 152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71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
6、管 GB/T 13296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由一个或多个低碳细水雾喷头、
7、供水管网、加压供水设备及相关控制装置等组成,能在发生火灾时 向保护对象 或空间喷放低碳细水雾并产生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效果的自动系统。 3.2 泵组式低碳细水雾系统 pump supplying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T/GDDTJS 001 2021 2 采用水泵对系统进行加压供水的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 3.3 瓶组式低碳细水雾系统 self-contained supplying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采用瓶组贮存加压气源并对系统进行加压供水的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 3.4 系统工作压力 system working p
8、ressure 系统中可预期的最大静压,或 在没有压力波动状态下作用于系统组件上的最大压力。 3.5 超高压低碳细水雾系统 low carbon high-high pressure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系统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9.50 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3.6 高压低碳细水雾系统 high pressure water mist system 系统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3.50 MPa,且小于 9.50 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3.7 中压低碳细水雾系统 intermediate pressure water mist system 系统工作压力
9、大于 1.20 MPa,且小于 3.50 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3.8 低压低碳细水雾系统 low pressure water mist system 系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1.20 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3.9 防护区 enclosure 能够满足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要求的有限或部分有限的空间。 3.10 全淹没低碳细水雾系统 total flooding application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能向整个防护区内均匀地喷放细水雾,保护其内部所有防 护对象的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 3.11 局部应用低碳细水雾系统 local applicat
10、ion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直接向保护对象喷放细水雾,用于保护室内外某一具体防护对象或局部空间的低碳细水雾灭火系 统。 3.12 区域应用低碳细水雾系统 zoned application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保护防护区内某一预定区域的低碳细水雾系统。 T/GDDTJS 001 2021 3 3.13 分区控制阀 section valve 接收系统控制盘的控制信号而开启,使细水雾喷头向对应的防护对象喷放实 施灭火的控制阀。 3.14 闭式低碳细水雾系统 closed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
11、tem 由闭式低碳细水雾喷头、分区控制阀、供水管网及供水装置所构成的系统。 3.15 开式低碳细水雾系统 open low carbon water mist system 由开式低碳细水雾喷头、分区控制阀、供水管网、供水装置及火灾报警装置所构成的系统。 4 系统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 书库、档案资料库、文物库等场所的可燃固体火灾; b) 液压站、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润滑油仓库、透平油仓库、柴 油发电机房、燃油锅炉房、燃油直 燃机房、油开关柜室等场所的可燃液体火灾; c) 燃气轮机房、燃气直燃机房等场所的可燃气体喷射火灾; d) 配电室、
12、计算机房、数据处理机房、通讯机房、中央控制室、大型电缆室、电缆隧(廊)道、 电缆竖井等场所的电气设备火灾; e) 引擎测试间、交通隧道等适用细水雾灭火的其它场所的火灾。 4.1.2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 存在遇水能发生反应并导致燃烧、爆炸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的火灾; b) 存在遇水能产生剧烈沸溢性可燃液体的火灾; c) 存在遇水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火灾。 4.1.3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 a) 可能存在的火灾类型; b) 防火性能目标; c) 防护空间的几何尺寸; d) 环境风速或通风状况; e) 火灾探测系统类型; f)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启动方
13、式; g) 管道和喷头的布置方式; h) 最高或最低环境温度。 4.1.4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包含下列基本参数: a) 喷头的流量系数,喷头的最大、最小工作压力; b) 系统的最大、最小工作压力; c) 喷头的最大布置间距和最大、最小安装高度; d) 系统的喷雾时间和闭式系统的作用面积。 4.1.5 设置有全淹没低碳细水雾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T/GDDTJS 001 2021 4 a) 防护区内应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b) 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喷 放指示光警报装置等; c) 防护区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1.6 系统的管道及喷头处于强电场所或有
14、爆炸危险性粉尘、可燃气体的场所时,应设置静电导除装 置和可靠的接地装置。 4.1.7 采用全淹没低碳细水雾系统的防护区,其开口位置和开口大小、必要的补偿喷嘴设置等均应符 合生产商的要求。 4.1.8 建筑中设置闭式低碳细水雾系统的楼层或保护区域,应设置 1 个 与楼层或保护区域一一对应的 区域阀,且水流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室。每个区域阀所对应的保护区域面积不应超过 3500 m2 或喷头 总数不应超过 300 只。 4.2 系统选型 4.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类型应根据 防护对象的防火性能目标、火灾类型和防护区的使用性质和 几何尺寸及环境条件确定。 4.2.2 电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电
15、子设备房及其他需要减少水渍和烟气损失的场所,应选用低碳超 高压开式细水雾系统。 档案库、书库、重要资料库 等场所及存在多个高程差较大的防护区的场所,宜 选用 低碳超 高压细 水雾系统 。 长距离 电缆隧道、交通隧道宜选用 高 压或 低碳超 高压细水雾系统。 4.2.3 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应选用开式低碳细水雾系统。 4.2.4 当某一封闭空间需要全部保护时,应选用全淹没低碳细水雾系统。对于空间体积大而只需保护 其中局部空间时,宜采用区域应用系统。当只需 保护空间内某一具体设施时,宜选用局部应用低碳细水 雾灭火系统。 4.2.5 当防护区的电力供给无保障或防护区空间尺寸小、数量少时,宜选用瓶
16、组式系统;其他防护区 宜选用泵组式系统。 4.3 设计参数 4.3.1 开式低碳细水雾系统的喷雾时间不应小于表 1 的规定。 表 1 开式低碳细水雾系统喷雾时间 场 所 持续喷雾时间 ( min) 电子计算机房和电信机房等电子设备房、配电室、控制室、 UPS 电源室等 10 油浸电力变压器、 柴油机、 洁净室、喷漆车间、引擎测试间、 存在可燃液体 火灾危险的 机械设备间等 10 图书库、档案库、重要资料库等 20 电缆隧道、电缆夹层、 涡轮发电机 20 可燃液体仓库、 可燃液体加注场所 20 交通隧道 60 T/GDDTJS 001 2021 5 4.3.2 闭式高压低碳细水雾系统的作用面积、
17、喷雾时间不应小于表 2 的规定。 表 2 闭式高压低碳细水雾系统设计参数 应用场所 作用面积 (m2) 喷雾时间 (min) 办公室、客房等场所 140 30 图书库、重要资料库、文物库、档案库、重要的古 建筑等场所 280 60 注: 作用面积的形状应为矩形,长边 应为短边的 1.2 倍 。 4.3.3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用于保护交通隧道、电缆隧道等狭长空间时,从灭火系统启动至管网 中最 不利喷头出水的时间不宜大于 60 s;用于保护其他场所时,该时间不宜大于 30 s。 4.3.4 全淹没低碳细水雾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最大体积不宜大于 3000 m3;当超过该体积时,应以相 关的火灾实验为依
18、据。 4.3.5 开式区域应用低碳细水雾系统的作用面积应为需同时启动相邻分区控制阀对应的总保护面积, 每个分区控制阀的保护面积不宜小于 150 m2。 当相邻保护区域的系统在相邻部位交错重叠布置喷头时,系统的作用面积可只按一个分区的保护面 积确定。重叠部位的宽 度不应小于 3 m,水雾喷头布置应不少于 2 排,喷 头间距不应大于 2.5 m,排间 距宜为 1.25 m 1.50 m。 4.3.6 变压器的保护面积应按扣除其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外表面面积、油枕和冷却器的外表面面积 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4.4 喷头布置 4.4.1 喷头布置应结合防护对象及喷头的特性确定。除局部应用系统外
19、,喷头应按矩形均衡布置,并 宜按正方形布置。喷头距离墙壁或水平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大于 第 4.4.2 或 第 4.4.4 中规定距离的一半。 4.4.2 全淹没系统或区域应用系统的喷头间距应根据喷头的流量系数、最低工作压力及其安装高度确 定,并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全淹没系统或区域应用系统的喷头 间距 系统类别 喷头的最小流量系数 喷头的最低 工作压力 ( MPa) 喷头的最大 安装高度 (m) 喷头的最大 布置间距 ( m) L/min(kPa)1/2 L/min(bar)1/2 超高压系统 0.201 2.01 10.0 10.5 3.5 高压系统 0.20 2.0 8.0 9.0
20、 3.5 0.095 0.95 3.0 0.045 0.45 3.0 中压系统 0.15 1.5 2.0 7.5 2.5 0.25 2.5 1.5 0.35 3.5 1.2 低压系统 0.40 4.0 0.7 5.0 2.0 T/GDDTJS 001 2021 6 4.4.3 闭式细水雾系统的喷头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喷头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喷头的流量系数、最低工作压力及其安装高度确定,并应符合表 4 的规 定; 表 4 闭式系统的喷头布置间距 应用场所 喷头的最小流量系数 喷头的最低工 作压力 ( MPa) 喷头的最大安装 高度 ( m) 喷头的最大布 置间距 ( m) L/min(kPa
21、)1/2 L/min(bar)1/2 办公室、客房、博 物馆的展览区域等 0.12 1.2 8.0 3.0 4.0 5.0 3.5 图书库、文物库、 档案库、重要古建 筑等 0.20 2.0 10.0 5.0 3.0 b) 喷头应布置在楼板或吊顶下,喷头的感温元件与楼板或吊顶的最大距离应符合经权威机构认证 的技术要求; c) 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不应有遮挡物,当喷头正下方有宽度大于 1.2 m 的遮挡物时,应增设补偿 喷头。 4.4.4 喷头的流量系数、工作压力、安装高度和间距不符合 4.4.2 或 4.4.3 的规定时 ,应经火灾实验确 定或按经权威机构认证的试验数据确定。 4.4.5 局部应
22、用系统喷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喷头的水雾应完全覆盖被保护对象; b) 喷头之间的间距及 与被保护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经权威机构认证的技术要求; c) 用于室外时,应评估风速对水雾的影响,并适当加密喷头。 4.4.6 局部应用细水雾系统用于保护油浸电力变压器时,其喷头的布置除应符合 4.4.5 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宜布置在变压器顶部; b) 油枕、冷却器、集油坑处应布置喷头,当冷却器距变压器本体超过 0.7 m 时,应在其间隙内增 设喷头; c) 喷头不应直接对准高压套管; d) 喷头与变压器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附录 A 的规定; e) 喷头及管道的布置不应影响设备的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DTJS 001-2021 低碳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001 2021 低碳细 水雾 灭火 系统 应用技术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