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87-2016 玄参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487-2016 玄参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487-2016 玄参生产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487 2016 代替 DB33/T 487-2004 玄参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adix Scrophulariae 2016 - 01 - 18 发布 2016 - 02- 1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487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T 487.1-2004无公害中药材 玄参 第 1部分 :产地环境、 DB33/T 487.2-2004无公害中药材 玄参 第 2部分
2、:种栽、 DB33/T 487.3-2004无公害中药材 玄参 第 3部分 :生产 技术准则、 DB33/T 487.4-2004无公害中药材 玄参 第 4部分 :收获与加工,与 DB33/T 487.1-2004、 DB33/T 487.2-2004、 DB33/T 487.3-2004、 DB33/T 487.4-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质量标准引用了国家有关标准; 增加档案管理章节; 增加规范性附录 A、资料性附录 B和资料性附录 C。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
3、 中心、磐安县大盘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兆林、陈爱良、张晓明、姜娟萍、张光进。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487-2004。 DB33/T 487 2016 1 玄参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玄参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栽、栽培、病虫害防治、收获 、 初加工、质量 要求 、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 档案管理及 全程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本标准适用于玄参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子芽 着生于玄参基部 ,能萌发生长为玄参植株的芽头。 3.2 种栽 用作繁殖的子芽。 3.3 发汗 玄参根茎 内部水分外渗的过程。 DB33/T 487 2016 2 3.4 芦头 玄参的茎基
5、部。 3.5 支头 每千克玄参的支数 。 3.6 空泡 加工不当造成空心的玄参。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无污染源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 空气符合 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 水质符合 GB 5084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 土壤符合 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5 种栽 5.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 ( 如 浙玄 1号 等 ) 。 5.2 选种 秋末冬初玄参收获时,选择无病害 、 粗壮 、 侧芽少 、 长 2 cm 4 cm的白色子芽 ,剔除芽头呈红紫色、青色 的子芽及 芽鳞开裂 (开花芽)、 细 小和 带病 的 子芽 。 5
6、.3 种栽 等级 玄参种栽 等级 标准见表 1。 表 1 玄参种栽等级 级别 长度( cm) 直径( cm) 颜色 芽鳞 芽头 检疫对象 一级 3 1 白色 不开裂 不分叉 无 二级 2, 3 0.5, 1 白色 不开裂 不分叉 无 5.4 包装 选用 清洁无污染的 编织袋、布袋、篓筐等包装 器具 ,长 途 运输时需用篓筐等透气性好的材料包装。 5.5 运输 DB33/T 487 2016 3 装车不能堆压过紧,并有防晒、防 雨 等措施。运输途中应保持通风透气。跨县 级行政区域 调运时,在运输前应按 GB 15569规定的程序进行检疫并附植物检疫证书。 5.6 贮存 种栽不能及时下种时,应做好
7、种栽的贮存 。选择 在高燥 、 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好土坑,坑深 30 cm40 cm,四周开好排水沟。将在室内摊放过 1 d 2 d的种芽放入坑中,厚 30 cm 35 cm,堆成馒头形,盖土 20 cm, 当气温下降到 0oC以下时加 盖稻草,防止种栽受冻。种栽储藏期间 20 d左右检查一次 ,发现霉烂、发芽、发根的及时剔除 , 随天气变暖逐渐去掉盖土 。 6 栽培 6.1 选地 选择 疏松、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 不宜选择粘 土 或保水保肥 能 力差的砂土 , 不宜选与白术及豆科 、 茄 科等易发白绢病的作物轮作的田块。 6.2 整地 翻耕土地,深度 30 cm 40 cm,整平
8、耙细后,作龟背形畦,沟宽 25 cm 35 cm,畦面宽 100 cm 130 cm。 6.3 播种 宜在 12月中旬 至次年 1月下旬 播种, 用种 量 600 kg/hm2 750 kg/hm2。按株行距 30 cm 40 cm 开穴,深 10 cm,每穴放种栽 1个,边上施入有机肥等肥料,覆土时使种栽芽头向上,齐头不齐尾,土层高出芽头 3 cm为宜。 6.4 施肥 6.4.1 要求 宜 使用腐熟农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限量使用化肥,实行配方施肥,并按 NY/T 496规定执行。 6.4.2 基肥 基肥施用 腐熟 农家肥 22500 kg/hm2 30000 kg/hm2,结合整地施入土中
9、。种栽覆土后,施入钙镁磷肥 750 kg/hm2,或复合肥 300 kg/hm2 450 kg/hm2。 6.4.3 苗肥 第 1次在齐苗 时 , 施腐熟农家肥 22500 kg/hm2或碳 酸氢 铵 225 kg/hm2 300 kg/hm2,第 2次在苗高 30 cm以上 时, 施腐熟农家肥 30000 kg/hm2或尿素 150 kg/hm2。 6.4.4 花肥 现蕾初期,将有机肥 1500 kg/hm2加过磷酸钙 750 kg/hm2混拌堆湿后,或用碳 酸氢 铵 600 kg/hm2加过磷酸钙 150 kg/hm2,于株旁开沟或挖穴施入,施后盖土。 6.5 中耕除草 结合施肥中耕除草。
10、 DB33/T 487 2016 4 6.6 排水 四周开好排水沟,田块较大的应开腰沟,排水沟深度在 40 cm以上。 6.7 摘花打顶 抽薹开花时,选晴天,及时将花薹剪除,并将剪下花薹集中销毁。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遵循 “ 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 ” 的 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辅之化学防治。 7.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白绢病 、 叶 枯 病 等;虫害主要有 黑点球象、白毛球象、红蜘蛛、金龟子、小地老虎 等。 7.3 农业防治 选 用 浙玄 1 号 等良种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 清除田间杂草 ,在 病虫害发生初
11、期及时清除病株 、 病叶和有虫枝叶 ,并 带出田外销毁 。 收获后清洁田园 ; 采取 轮作 措施 , 宜与禾本科 等 作物 轮作2 年 3 年 , 不能与白菜、白术、白芍等作物轮作。 7.4 物理防治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每 1 hm2使用 1 盏 2 盏,诱杀金龟子成虫。整地时发现蛴螬,进行灭杀。 7.5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或使用生物农药 控制病虫害发生。 7.6 化学防治 7.6.1 根据玄参病虫害发生 特点 ,宜在适宜时期施药。 7.6.2 用药 应符合 GB 4285 、 GB/T 8321 (所有部分 ) 的要求,防治时期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可限制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规定
12、,或选用经过农业技术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不应 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 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种类及使用方法见表 2。 7.6.3 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附录 A。 表 2 玄参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 种类 及 使用 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剂型 用药量(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及 最多 使用次数 叶枯病 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1000 1500 喷雾 2次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500 1000 喷雾 2次 7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300 700 喷雾 1次 DB3
13、3/T 487 2016 5 表 2(续)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剂型 用药量(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及 最多 使用次数 白绢病 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1000 1500 喷雾 2次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500 1000 喷雾 2次 5%井冈霉素 水剂 300 500 喷雾 2次 红蜘蛛 15%哒螨灵 乳油 2000 2500 喷雾 1次 15%哒螨灵 乳油 2000 2500 喷雾 1次 金龟子、 小 地老虎 幼虫 50%辛 硫磷 乳油 500 1000 浇根 1次 90%晶体 敌百虫 可溶性粉剂 500 750 喷雾 2次 8 收 获 秋末冬初 ,当玄参地上茎叶枯萎时 , 割去茎
14、杆,选晴天采挖 , 切下块根,将块根运回室内加工。 9 初 加工 9.1 先将块根 白天 摊晒,经常翻动,夜晚收拢堆积,使其 “发汗 ”,反复堆积摊晒至 5 成 6 成干时,再集中堆积 5 d 7 d,等块根内部全部变黑,再进行翻晒,直至全干。 9.2 遇阴雨天 气 ,可用火烘干,保持温度 40 50 。在烘烤时 应 适时翻动。烘至 5 成 6 成干时,取出堆积 “发汗 ”,上面可用草或薄膜盖严, 至 块根内部变黑 后 再用文火烘 至全干。 10 质量 要求 质量要求 参 见附录 B。 11 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11.1 标识 包装标识按 GB/T 191规定执行。产品应附标签,标签应符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487 2016 玄参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