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005-2007 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和紫外指数.pdf
《GB T 21005-2007 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和紫外指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005-2007 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和紫外指数.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7. 180.20 A 47 中华人民共不日GB 国国家标准G/T 21005-2007 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和紫外指数UV erythema reference action spectrum, standard erythema dose and UV index (lSO 17166 :l999/CIE S 007/E干1998,Erythema reference action spectrum and standard erythema dose , MOD) 2007-07-27发布司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1
2、2-01实施发布G/T 21005一2007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7166: 1999/CIE S 007/E-1998(红斑效应参照谱和标准红斑剂量。本标准对ISO17166:1999文本中部分重复的文字和个别不易理解的公式作了适当修订。在保留ISO 17166 :1999所有术语、定义和说明内容的基础上,本标准参照世界E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非核辐射防护委员会共同发布的紫外指数:实用指南)p,规定了各紫外辐射波段的波长范围,并将该指南规定的紫外指数计算方法纳入本标准的条文中。本标准将ISO17166:1999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紫外辐射波段波长范围、紫
3、外指数计算方法引入国家标准体系,有利于提升我国紫外辐射的测量数据和紫外辐射预报服务产品的国际可比性。本标准与ISO17166: 1999的差异具体说明如下:a) 由于ISO17166:1999等同采用CIES 007 /E-1998,因此原文中除了ISO前言外,还包括有CIE的前言和引言,这部分内容有相当多的重复,并包含了一些非技术性的说明,占了原文篇幅的近1/3。全部删去,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全部保留又显累赘,且与我国国家标准的编写要求不相一致。本标准将这部分内容全部归入本标准的引言中,并删除了重复和与技术规定元关的部分说明文字。b) 在ISO17166原文中的Erythemareferc
4、ncc action spcctrum和Erythemaaction spectrum , 分别对应本标准中的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和红斑效应谱。在这里,术语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的前面冠以紫外2字,是为了更加明确该效应谱与紫外辐射相对应的关系。为此,本标准的英文标题中也冠以UV。本标准为了更好区分两者,规定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的表示符号(5,()采用大写,以示与虹斑效应谱(5er ()不同。c) 本标准共给出了11条术语及其定义,其中6条来自于ISO17166,其余5条从紫外指数:实用指南)f11 iJ I入。d) ISO 17166中第4段和第5段分别给出术语的定义和有关术语的进一步说明和解释。这两
5、段不仅相E之间多有重复,而且也不符合我国编写国标的有关要求。为此,编写组将原文的第4段和第5段内容合井,删除原文中相豆重复的多余文字,将原文中那些不宜作为定义的文字说明作为注释给出。e) ISO 17166原文第4段(对应于本标准3.4)rjt关于最小红斑剂量(MED)定义的表达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叙述要求,故本标准另外给出文字定义,而将原定义作为注释。f) ISO 17166原文中第4段(对应于本标准3.4)中关于最小红斑剂量(MED)的曝露观察时间间隔的说法.只提到典型的时间问隔为24h飞据我国皮肤专家的意见,一般这个时间间隔为24 h士2h,因此本标准明确给出了变动的范围。g) ISO
6、 17166原文中5.1的式(2)(对应于本标准的式(8),从量纲的角度看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在理解原文内涵的情况下,作了适当的修订。h) IS017166原文I卡5.3的注中有关皮肤类型的说法,原文为1型到凹型。据我国皮肤专家的意见,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I型到M型,本标准据此作了相应的修订。i) 为了使本标准更加实用,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和同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共同发布的紫外指数:实用指南)1中的相关规定,对UV-A、UV-B和UV-C波段的划分标准作f明确的界定,为此本标准增加了3.7、3.8、3.9等3条定义;同时还参照该实用指南11对目前国际上有关发布紫外
7、辐射信息中通用的紫外指数计算方法和根据紫外指数划分的曝露等级等作了规定,相应增加了3.10、3.11两条定义和第6,7章。G/T 21005-2007 H j) 为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紫外辐射对人体的伤吉作用及其防护.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给出了相关的介绍。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i古、玉炳忠、张保洲、刘j琦。本标准为首次发布。GB/T 21005-2007 引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98年对原有的关于光生物效应、剂量关系和测量的正式建议一
8、一紫外线致人体皮肤红斑的效应谱(载于CIE出版物106/4-1993.重印自CIE会志6/117-22 1987)进行了细致审查和研究,之后提出了CIES 007/E-1998(红斑效应参照谱和标准红斑剂量。该标准涵盖了光生物效应、剂量关系和测量领域的最新认识,但是不意味可以免除人体试验者的安全责任和其他相关的责任。在得到CIE的各成员同同家委员会的表决通过后.CIES 007/E-1998取代了CIE的原有建议。出于在国际问协调形成统一定义的目的而编制的CIES 007/E-1998标准,是关于光和照明的数据定义方面的简明文件,也是国际上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基本数据源,无需修正即可引入任何标准系
9、统。于是,同际标准化组织直接采用CIES 0071巴1998作为国际标准ISO17166:19990 测定皮肤的光生物学辐射剂量的难点在于,随着被长的改变紫外辐射引发人类皮肤红斑的能力发生显著的改变,这种改变在250nm400 nm的波长范围内最大可达到4个数量级。因此,无法采用紫外辐射剂量,来表达受照射对象的皮肤红斑效果信息。如:接受10kJ/旷的UV-A辐射,除那些对光极度敏感的个体外,都不会产生红斑响应;而在未经滤破的高压隶灯或日光型荧光灯下,同样剂量的紫外辐射却会在大多数白肤色个体的皮肤上形成深色红斑。长期以来,光生物学者认为,需要使用经红斑加权的辐射剂量来表示曝露的程度2。最小红斑剂
10、量(MED)这个术语曾被广泛用作红斑辐射的度量,这是不适当的。因为MED决非是个标准度量,正好相反,它包含着个体对紫外辐射敏感性的口I变肉素。影响MED的因素包括:光源的光学特性和辐射测量特性;曝光定量,如递增速率和范围大小等;皮肤特性,如色素沉着、以前是否被照射过和解剖学部位等;判断因素,诸如终点定义、照射后判断反映的时间和测试环境的照明等等。为了避免进一步滥用MED这个词和由此所引起的现乱,仅保留这个术语用于观察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研究中,而采用标准虹斑剂量(SED)作为引发红斑的紫外辐射的标准度量。mm 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和紫外指数G/T 21005-2007 1 范围本标准规
11、定了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标准红斑剂量、紫外辐射的波段范围、紫外指数、曝露等级等术语及其相关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有关红斑剂量的测量及其结果的表达、应用和紫外指数的发布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杏口I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IE17.4 1987 国际照明辞典CIE 90 -1991 太阳(UVB)遮光剂试验CIE 98 1992 紫外辐射的个人剂量测定法CIE 103/3 1
12、993 紫外辐射致人类不同类型皮肤产生红斑和色素沉着的效应参照谱(CIE,光生物学和光化学集)CIE 125 - 1997 标准红斑剂量一一综述3 术语和定义3. 1 3.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虹斑效应谱erythema action spectrum S () 紫外辐射使人类皮肤产生红斑的能力随波长变化的关系函数。注1:s,()通常按其极大值进行归一化,并以图和公式的方式表示,无量纲。n 2:红斑效应谱s()为单色波长的紫外辐射导致皮肤产生红斑所需最低量值与某一参照波长相应量值之比与波长A的函数,也可将其视为光谱红斑效率。红斑效应谱作为一个理论和实验的研究题日,迄今已经有超过70年
13、的历史,CIE早在1935年3就首次提出了所谓的标准红斑曲线。本标准规定的红斑效应谱称为紫外红斑效应参照谱(UVerythema rcfcrcnce action spectrum,或erythemareference action spectrum) .记为5,(川,由CIE于1987年l叫首次提出(参见参考文献57J)。红班有效辐射照度erythemal effective irradiance E 发自某紫外辐射源的光谱辐射照度与红斑效应谱加权乘积对披长的积分量。E的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山下式表达:Ee=jEA-s川A或Ee,二三:E0 Se,() 0 . ( 1 ) ( 2
14、) GB/T 21005-2007 式中:E 光谱辐射照度,单位为1)每平方米纳米W/(m2.nm)J;S () 是按其极大值归一化的红斑效应谱;3. 3 A 辐射波长.fJI.位为纳米(nm)。:这哩的E,指的是紫外总辐射的光谱辐射照度。所谓紫外总辐射.系单位水平向上接受的紫外波段的大阳直射和天空散射之和。本标准中所涉反的的辐射照度和曝辐射量.均专指紫外总辐射。红斑有效曝辐射量erythemal effective radiant exposure 有效荆量effective dose 红斑剂量erythema dose H盯红斑有效辐射照度的时间积分。H盯的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1m2).
15、由下式表达:或式中:凡=ffEl .以川dtHe, Ee,. t E一一光谱辐射照度,单位为占L每平方米纳米W/(m2 nm)J; .( 3 ) ( 4 ) 人,() 按其最大值归一化的红斑效应谱;3.4 3.5 3.6 3. 7 3.8 2 A一一辐射波长,单位为纳米(nm); f一一一接受辐射照射的时间,单位为秒(5);E 虹斑有效辐射照度,单位为占L每平方米CW/m2)。最小红斑剂量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 曝露于紫外辐射(24:t2)h后,在皮肤样块上引发红斑的最低辐射剂量。注:最小红斑剂量是对皮肤发tl的-种主观度量;它取决于诸多凶子,如:对紫外辐射的个体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005 2007 紫外 红斑 效应 参照 标准 剂量 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