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437.1-2008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 总则.pdf
《GB T 22437.1-2008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 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2437.1-2008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 总则.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T 22437.1 2008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1 范围. . . . . . . . . . . . . 1 2 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符号. . . . . . 1 5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与适用系数. . . . . . . . 3 7 荷组合的选择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 性附录)附录C(资料性
2、附录附录D(资料性附录附录E(资料性附录附录F(资料性附录. . . . . 10 许用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的应用. . . . . . 13 系数只、凡、Yp和几值对系数良应用的在轨道上运行机确定由加速度产生的偏斜引起的载荷水. . . . . . . . . . . . . . . 15 16 估算系数也值的模型示例. 17 示例20 向力分析方法示例. . . . . 27 . 30 GB/T 22437.1 2008 1 范围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总则GB/T 22437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载荷计算的通用方法和选择载荷组合的一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验证GB/T6974.1所
3、定义的各类起重机金属结构及机械零部件的承载能力.本方法以刚体动力分析及弹性静力分析为基础,但也允许使用经理论和实践证明具有相同效能的、更先进的计算或试验方法估算载荷与载荷组合的效应和动力载荷系数值。本部分有两种不同用途za) 为不同类型起重机械制定更专用的标准,提供参数值的通用形式、内容及范围。b) 在设计者、制造者与购买者之间为没有专用标准的起重机械就载荷与载荷组合达成协议提供一个框架。当本部分应用于相同工作和环境条件下的不同类型起重机时,应探寻引起失效的等效应力。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4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4、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5905 1986 起重机和程序(idtISO 4310:1981) GB/T 6974. 1起重机术语IDT) 1部分z通用术语(GB/T6974.1 2008 , ISO 4306-1:2007 , ISO 4302: 1981起重机风载荷估算3 术语和定义GB/T 6974.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437的本部分.3. 1 loads 以力、温度形式施加的外部或内部作用,将结构或机械部件中引起应力
5、.3.2 刚体的动力分析kinetic analysis of rigid bodi四定为非弹性元件组成系统模型做运动和内力的研究.3.3 弹性体的动力分析kinetic analysis for elastic bodi臼对假定为弹性元件组成系统模型做相关弹性位移、运动和内力的研究。4 GB/T 22437的本部分采用的主要符号见表101 GB/T 22437.1 2008 用应力的确定是以使用经验为基础,并考虑防止由于屈服、弹性失稳或疲劳等引起失效的裕度.b) 极限状态法它是用分项载荷系数将组合之前的各载荷放大,并与屈服或弹性失稳所规定的极限状态进行对比。每种载荷的分项载荷系数的选定是以出
6、现的概率和能确定的载荷精确度为依据的。极限状态值包含的是将构件的标准强度予以折减的强度值,此折减反映了该构件强度及几何参数的统计偏差。极限状态法通常给出更有效的设计,因为此法考虑了在确定设备质量时准确性较好和在对其他作用载荷取值时准确性较差的因素采用不同的分项载荷系数加以体现。附录A给出了许用应力法与极限状态法应用的详细说明,5.3 为了计算作用载荷引起的应力,应选用适当的起重机械模型。根据本部分的规定,引起随时间变化载荷效应(内力的各种载荷根据经验、试验或计算均应按等效静载荷进行估算。可以采用刚体动力分析方法,选用一些动力系数估算模拟弹性系统响应所需的各个力,也可以选择或进行弹性动力学分析或
7、现场测试,但为了反映操作的平稳程度,需要考虑起重机械司机实际操作的因素。无论是许用应力法还是极限状态法,在考虑稳定性和位移时,载荷、载荷组合、载荷系数,许用应力以及极限状态,都应在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设定,或者在试验或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加以设定。本部分使用的参数均被认为是可以确定的.如某种载荷不可能出现(例如作用在室内工作起重机械上的风载荷),则应在承载能力验算中略去不计。同理,由下述情况引起的载荷也应略去z6 a) 起重机械说明书中禁止的条件zb) 起重机械设计中未提供的特性zc) 起重机械设计中防止或禁止的条件。如果采用概率的方法验算承载能力,应当表明相应的条件,特别是可接受的失
8、效I-l-0 与适用系数本章给出了载荷以及在承载能力验算中确定载荷效应时使用的系数在和取值范围,从这些系数值范围选择特定类型起重机械的各数值,可在GB/T22437的本部分中查找.附录C对系数民的应用给出一般注什作用在起重机械上的载荷分为常规载荷、偶然载荷、特殊载荷及其他载荷,当各类载荷与所考虑的机械相关或与其使用相关时,才予以考虑zd 常规载荷发生在正常操作中,在防止屈服、弹性失稳以及在适当时防止疲劳失效的能力验算中应予以考虑.它们是由重力和驱动机构、制动器作用在起重机械与起升载荷质量上的加速度以及各种位移引起的啊啊.b) 偶然载荷及其效应不经常发生,在疲劳估算中不予考虑.它们包括由工作状态
9、风载荷,司、冰、温度变化以及偏斜运行引起的载荷。c) 特殊载荷及其效应也不经常发生,在疲劳估算中也不予考虑.它们包括由试验载荷、非工作状荷,缓冲力和倾翻载荷、意外停机、机构失效以及起重机械基础外部激励引起的载荷.d) 其他载荷包括安装和拆卸载荷以及平台和通道上的啊问。载荷所属类别并不是载荷重要性或关键性的标志.例如安装和拆卸载荷虽然属于最后一种类型,但因为相当一部分事故发生在这些工作阶段,应当给予特别注意。6. 1常6. 1. 1 作用在起重机械质量上的起升量力效应的质量,应包括在运转时始终处在起固定位置上的某些部件,而有效载荷除外(见3 , GB/T 22437.1 2008 如果起升驱动控
10、制系统能够保证正常操作而使用稳定的微速,在确定起升动载系数民值时,方考虑该微速。否则,确定起升动载系数值时应考虑两种情况z正常操作取在值,如6.1. 2. 2. 1; 况取2m.值,如6.1. 2. 2. 2. 6. 1. 2.2. 1 正常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za) 司机可以控制得到稳定微速,则在确定系数也值时速,b) 若提供有元级变速控制或状态级别的在m值。械司机可实现无级变速控制,应从图1选择相应于起升6. 1. 2.2.2 情况的控制属于6.1. 2. 2. 1中的a)型,也maX值应基于由空载电动机或发动机最大额定速度Vh值导出。起重机械的控制属于6.1. 2. 2. 1中的日型,对应
11、于起升状态级别的;2max值应基于不小于空载电动机或发动机0.5倍的最大额定速度Vh值导出,6. 1. 2. 3 部分有效载荷突然卸载的效应对于以部分有效载荷卸除或坠落为正常工作状态的起重机械,例如当使用抓斗或电磁盘时,对起重机械的最大动力效应可用有效载荷乘以突然卸载冲击系数也(见图2)进行,四川。, E 四十-十- F+ h F=mz; F=3mg 吨卡-i1 A .mg m仿饲m-.m 1228 M忆外中3mgt 。|-1 固2突突然卸载冲击系数在的值由式(2)给出z击系数也式中z的l:l.m , 也=1一生旦(l+)m 为千克(kg);落的部分 0.5,用于带有抓斗或类似6. 1. 3
12、在不平坦路面上运行引起的载荷6. 1. 3. 1 在道路上或道路外运行的起重机械、毛P3=O.5 0.5. . I 1 .m m P3=1 ( 2 ) 在道路上或道路外运行的带载或空载起重机械的动力效应取决于起重机械的结构形式(质量分布、起重机械的弹性和/或载荷悬挂方式、运行速度以及运行路面的性质和状况.而动力效应则应当根据经验、试验来估算或采用适当的起重机械和运行路面的模型进行计算.6. 1. 3. 2 在轨道上运行几何特性或弹性行,由于车轮加速引起的动力效应取GB/T 22437.1 2008 6.2. 1.2 雪和冰对于某些地方,应当考虑雪和冰载荷.由于结壳引起受风面积的增大也应予以考虑
13、。6.2. 1.3 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由于地区温度变化,应当考虑部件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所引起的载荷。6.2.2 由偏斜运行引起的当起重机械或小车在稳定状态运行时,本条所指的偏斜载荷发生在起重机械的车轮或导向装置(如导向滚轮或车轮轮缘上。这些载荷是由导向的反作用力引起的,而迫使车轮从其自由滚动和原来的运行方向上偏离出来。由于非对称分布质量起重机械的加速度也会引起类似的载荷而产生偏斜,对此在6.1.4中考虑。上述偏斜载荷通常作为偶然载荷,但它们发生的频率随着起重机械的类型,结构形式以及使用状态而变化。在个别情况下发生的频率将决定它们是属于偶然载荷还是常规载荷.对偏斜载荷的大小以及其所属载荷类别制定
14、的指导原则均列于本部分有关的不同类型起重机械部分.附录F给出了一个以恒速运行的刚性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上的偏斜载荷分析方法的示例。对于施加偏斜力后结构具有不呈刚性的起重机械或者具有特殊控制的运行导向方式的起重机械,应考虑系特性而选用适当的计算模型。6.3 特殊载荷6.3. 1 非工作在计算非工作状时,应考虑从总起升载荷质量中卸除有效载荷质量后仍悬挂在起重机械上的剩余部分吊具)质量加1,见式(3): ?=m .m 式中=可一一剩余质量系数zm一一总起升载荷质量,单位为千克(kg);.m一一-有效载荷质量,单位为千克(kg)。非工作状态风载荷应按ISO4302: 1981进行计算。6.3.2试试验载荷
15、值应符合GB/T5905 1986的规定,. ( 3 ) 在动载和静载试验载荷的数值大于GB/T5905 1986给出的最小值时,应对这些试验状态进行承验算.在此情况下,动载试验载荷应乘以由式(4)给出的系数在z 在=0.50+也( 4 ) 式中也按照6.1.2进行计算.6.3.3 锺冲力在使用缓冲器的场合,由于与缓冲器相碰撞对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产生的作用力,应按起重机械通常以0.7,1.0倍额定速度运行时所有相关部分的动能进行计算.在采用了非常可靠的运行减速自动控制系统,或者在起重机械与缓冲器碰撞后结果是有限的特殊考虑情况下,可以采用较低值.计算可以刚体模型为基础,但应考虑起重机械和缓冲系统的
16、实际动作响应。在起重机械或部件的偏转受到限制的情况,例如受导向轨的限制,其缓冲变形可认为是相等的,此冲特性相同,则缓冲力将相等。这种情况可用图4a)说明,其中Fx为缓冲碰撞力,Fs2,Fd为zFs2 Fd Fx/2. 部件的偏转不受限制的情况,应考虑相关质量的分布和缓冲器特性来这种情况可用图4b)说明。冲力.7 GB/T 22437.1 2008 1. 6 1. 25 1 F a u sa -军击,i们dO中3, z -,-d扩,i1 I 1 rpBl 1 1 r pCl + 1 I 1 1 1 1 1 1 重力2 的rpAZ 也3 1 Y曲2 3 1 r pC% 可l 1 1 1 1 2 加
17、速力3 在不平坦路面上运冲击力行的起重机械和起升pA3 , rp且+ , Y 民33 常规街的(且6.1) 4. 1 不包5 也5 5 也5 5 4 4 起重机括起升机构械和总rpA5 5 起升机构国+5见6.1. 5 rpA5 1 1 1 1 rpBS 1 1 1 1 1 r pC5 1 1 1 1 1 1 1 1 6 斗气候1 工作状态风载荷rpB6 1 1 1 1 1 r pC6 1 7 偶然影响2雪和冰荷rpB7 1 1 1 1 1 r pC7 1 8 引起的载荷3 度变化引起的载荷rp田1 1 1 1 1 Y a 1 9 (见6.2)4见6.2.2rpB9 1 r pC9 10 1
18、起升地rpCIO 2m . 11 2 非工作状态风rpClI 1 12 特殊3 试验rpClZ 也13 (见6.3)4 冲力rp3 7 14 5 翻力rpC14 1 15 如. . GB/T 22437.1 200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许用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的应用A. 1引本附录提出本附录能力验算中确定载荷与载荷组合的原则均适用于许用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它们的应用.A.2 许用应力法计算各个规定的载荷元,必要时用适当的动力系数放大,然后根据表3规定的载荷组合进行组合。组合载荷乓用来确定合成载荷效应豆,也就是构件的内力和力矩或作用在支承上的各个力。由作用在某个元件或部件上的载荷效应计算出应力El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2437.1 2008 起重机 载荷 组合 设计 原则 部分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