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7讲现代中国的过渡与转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7讲现代中国的过渡与转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7讲现代中国的过渡与转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7讲 现代中国的过渡与转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主题一 20世纪5060年代末中国的外交成就,1(2016高考全国卷)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
2、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答案:B,2(2017高考江苏卷)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3、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两国总理”“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可以佐证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与材料信息“两国”不符,故A项和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排除。 答案:B,1(2018山西临汾模拟)“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4、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成熟,故A项错误;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实行了“一边倒”外交政策,冲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故B项正确;题目问外交原则方针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和平与发展属于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8湖南六校高三联考)下表是1950年至1956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2年版)上表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 )A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解析:图表反映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
5、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不能体现与美国有了一定经济往来,打破美国经济封锁,故A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工业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不断减少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比重,故C项正确;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下降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31957年,毛泽东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我们跟美国建交,可能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也就是说,要经过1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采取这个方针,是为了尽量剥夺美国的政治资本,使它处于没有道理和孤立的地位。”
6、这说明毛泽东 ( )A极力拖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B意欲使美国在国际上被完全孤立C认为当时中美建交的条件不成熟D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解析:材料体现不出毛泽东极力拖延中美关系正常化,故A项错误;毛泽东的举动期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被孤立地位,故B项错误;毛泽东对中美建交的时间预期较长,体现当时中美建交条件尚未成熟,故C项正确;毛泽东强调如何缓和中美关系而非强调中美差异,故D项错误。答案:C,4(2018湖南十三校模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
7、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B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D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解析:A项夸大了国家利益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以维护国家利益来决定,并非犹豫不决,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第二阶段苏攻美守,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故C项错误;50年代以来,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依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一、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计划经济体
8、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主题二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3)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4)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
9、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一五”计划实施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战争年代,
10、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 (5)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 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
11、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1(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开始”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
12、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8高考全国卷)如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解析:1953年至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1956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
13、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6高考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现代 中国 过渡 转折 新中国 成立 改革开放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