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第4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主题一 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一、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以美国为中心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
2、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主要原因。 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
3、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
4、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1(2018高考全国卷)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A项错误;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强
5、调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8高考浙江卷)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材料“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项正确;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
6、B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贸易特权无关,故C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居住及租地权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3(高考经典题)“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解析:根据信息“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中国与西方相互影响的程度加深
7、,故答案为B项。答案:B,4(高考经典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此举实际上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走向近代外交,所以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是制度性的改变,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叙述错误,应排除。答案:D,
8、1(2018广东五校联考)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住处商谈贸易问题。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英使臣企图占据商贸主导地位B中英两国外交礼仪存在着差异C清廷官员“天朝上国”的心态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国力强盛,解析:材料反映中英两国对座位次序之争,清廷官员不接受现代外交礼仪,反映出清朝自诩“天朝上国”的心态,故选C项;没有体现出英使臣企图占据商贸主导地位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中英两国外交礼仪存在差异,但与问题本质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8
9、40年,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湖北黄冈调研)“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和瓦斯灯;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材料说明租界是 ( )A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B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C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最佳通道D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解析:材料体现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集中展现了西方文明,故选A项;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租界是中国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非常态通道,
10、故C项错误;材料展现了西方经济近代化的成果而非政治文明成果,故D项错误。 答案:A,3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在致英外交大臣的信中说:“在过去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同外国)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据此可以推知 ( )A清廷与外国侵略者开始彼此结合B道光帝被迫将林则徐革职查办C清朝答应了列强全面修约的要求D满汉官僚集团实现了政治联合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与材料中“1861年”“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
11、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相符,故选A项。答案:A,4(2018河南郑州模拟)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趋势C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解析: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的通商经济权,而相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C项正确。答案:C,一、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主题二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
12、化进程的贡献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
13、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1(2018高考江苏卷)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解析:管理体系完善与材料中“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不
14、符,故A项错误;过度依赖西方技术与材料中“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相符,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由洋务派创办,且材料中“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只是使用外来技术而非外资,因此不是外资企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有些洋匠不懂技术”,并非指所有洋匠,太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答案:B,2(高考经典题)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
15、“1852年”“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答案:D,3(高考经典题)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由材料可知,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要大大超过中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使英国棉纱
16、很难迅速占据中国的市场,故选D项。A项从材料中得不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传统政策是闭关锁国,但是鸦片战争后这一政策已土崩瓦解,故B项不符合史实;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仅就材料内容看不出来,故排除C项。答案:D,4(2016高考全国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上的日常洋货已经充斥到“穷乡僻壤”,说明民众的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选C。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关税主权”
17、,排除A;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中国市场主动开放并非在19世纪中期以后,应该开始于19世纪末清政府自开商埠,排除D。答案:C,5(2017高考全国卷)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解析:材料说明1879年以前,各省所用福州船政局所造船只的费用都由福州船政局承担,之后则变为用船一方拨付材料费,这种“协造”方式可以减轻福州船政局的经济负担,缓解其经费压力,B项正确
18、;材料未体现福州船政局转为商办,A项错误;军用工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军队,没有市场化,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答案:B,1(2018四川乐山模拟)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 ( )A体现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C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D说明市场已为洋商垄断解析:材料“大量洋纱充斥中国市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很多地区无纱可纺”说明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选A项。答案:A,2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 300万斤增加到8 40
19、0万斤,丝的出口由1 000多包增加到5 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D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解析: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农民弃粮种桑植茶现象,这是列强经济侵略的结果,表明中国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当时小农经济逐渐开始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A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C,3“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近代中国的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近代中国 沉沦 转型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