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057.2-2011 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pdf
《GB T 14057.2-2011 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4057.2-2011 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 120 F 74 GB 中华人民主主-、不日国国家标准GB/T 14057.2-2011 代替GB/T1585。一1995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Decontamination of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surface一Part 2: Testing method of decontamination agents for textiles (lSO 9271: 1992 , Decontamination of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surface一Testing of deconta
2、mination agents for textiles , MOD) 2011-06-16发布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2-01实施发布GB/T 14057.2-2011 目次前言.m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方法提要5 仪器设备.6 污染试片-7 试验试剂48 试验程序9 试验结果计算.6 10 试验报告.7 1 要考虑的去污剂的其他性质附录A(规范性附录)笼式搅拌装置.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纺织品试片污染定位器附录C(规范性附录)IS0 2267: 1986规定的纯纺织品的主要技术指标17附录D(资料
3、性附录)ECE推荐的洗涤剂附录E(规范性附录)配制60Co、137Cs污染洛液的计算公式I GB/T 14057.2-2011 目UI=l GB/T 14057(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一一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本部分为GB/T14057的第2部分。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9271: 1992(放射性污染表面的去污纺织品去污剂试验方法。本部分与IS09271: 199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一一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删除国际标准IS09271: 1992中9个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GB/T 8629的引用;为了方便引用
4、,术语和定义中3.4、3.5、3.6、3.7、3.8增加了表示符号,其中3.7、3.8增加了公式;一一第5章中增加了5.4、5.5两种仪器设备;一一由于原文中7.1.2中保存内容条件成熟,特将保存内容单列出来,变为7.1.4;一一将原文中第10章的内容合并到第4章中;一一为使内容更加完整通顺,增加了附录D、附录E,根据在原文中出现的顺序,调整了附录编号,将附录C变为附录E,附录E变为附录Co本部分代替GB/T15850-1995(放射性污染表面的去污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本部分与GB/T15850-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编写规则对编写格式进行了修改;一一对个别条文的
5、表述进行了修改完善;一一为了便于使用,将GB/T15850二1995与GB/T140571993整合成为一项标准的两个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任宪文、刘文仓。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850-1995 0 皿GB/T 14057.2-20门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测试纺织品去污剂去污效率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
6、在实验室条件下试验和评价去污剂水溶液对放射性污染纺织品的去污效果。本部分不适用于试验、评价去污剂清除非放射性污垢的能力,也不适用于评价纺织品去污剂实际应用的去污效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0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CGB/T8629一2001,eqvISO 6330:2000) ISO 2267: 198
7、6 表面活化剂洗烫特定效果评估未染污的棉布控制衣料CSurface active agents-Evaluation of certain effects of laundering-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of unsoiled cotton control cloth) 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污染contamination 试验用纺织品上沾染放射性物质。污染试片contaminated textile specimen 以规定的方式污染的、用于测定去污剂去污效率的参考纺织品试片。去污decontam
8、ination 对全部或部分放射性污染的去除。比计数率specific pulse rate SCR 用选用的辐射测量仪器,在给定几何条件下测得的每毫升污染溶液的测量仪器计数率。测量时将50L污染溶液滴于纺织品试片上,干燥后测定其计数并计算出污染溶液的比计数率,Cmin.mL)一103.5 残留计数率residual pulse rate RCR 用选用的辐射测量仪器,在给定几何条件下,测得的去污后污染试片上残留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计GB/T 14057.2-2011 数率,rnin-1。3.6 平均残留计敢率mean residual pulse rate MRCR 由同一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五个
9、纺织品试片所获得的残留计数率的算术平均值,rnin-1。3. 7 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standardized mean residual pulse rate 5MRCR 以计数/rnin表示的平均残留计数率的校正值。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等于平均残留计数率乘以校正因子(平)。3.8 注:校正因子(可)为指定的比计数率(3X10./CrninmL)与实际使用的污染溶液的比计数率的比值,按公式(1)计算:q-3 106 一(立R)最终残留计数率final residual pulse rate FRCR . . . . ( 1 ) 用60Co、13Cs作为污染核素所获得的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的算术平均
10、值,计数/rnin,按公式(2)计算:(5品IRCR)Ca十(5MRCR)c,FRCR=. ( 2 ) 2 式中:(5MRCR)c。_60Co的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5MRCR)cs一,_137Cs的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4 方法提要分别配制含60Co、137Cs的污染溶液。选用大面积辐射探测器分别测定50L污染潜液的计数,换算成比计数率。将上述污染溶液滴于参考纺织品上制备污染试片。随后在60.C下用待试验的去污剂溶液进行去污。去污后测定污染试片上放射性的残留计数率。分别计算60Co, 137 Cs的标准平均残留计数率,并用它们的算术平均值最终残留计数率(FRCR),接表1评估其去污效能。表1去
11、污效能分级标准最终残留计数率(FRCR)/(计数/min)分级FRCRlX103 优1 X 103 FRCR3 X 103 良3 X 103 FRCRl X 10 合格FRCRlX 10 差注:如采用纯水(去离子水、电导率3S/cm)作为去污溶液时,获得的最终残留计数率(FRCR)约为3X 10 0 5 仪器设备除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外,还应准备下列设备。5. 1 浅型玻璃烧杯,2个,容积为2000rnL(外130rnrnX 185 rnrn,壁厚1.4 rnrn)。5.2 恒温器,能设定和维持60.C的实验温度。5.3 干燥箱。5.4 自动洗衣机:卧式转鼓型前装料式洗衣机。5.5 电热(干热
12、)式平板压烫机。5.6 聚四氟乙烯烧杯,2个,容积50mL。5. 7 聚乙烯瓶,2个。5.8 笼式搅拌器,二套(见附录A)。5.9 样品定位器,12个(见附录B)。5. 10 聚乙烯塑料垫块,12块,尺寸38mmX38 mmX5 mm。5. 11 微量注射器,2套,容量50L。5. 12 测量装置:规定的测量几何条件应满足式(3):(D, -1. 5)/h注3式中:GB/T 14057.2-20门. ( 3 ) D,一一从污染区投影在测量仪探测器截面上的投影中心点至探测器灵敏区截面边缘的最短距离,单位为厘米(cm); h一一探测器表面至污染试片表面间的距离,单位为厘米(cm)。如图l所示。圄1
13、辐射探测器(截面)的几何条件要求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测量条件,则探测器圆型灵敏区直径不得小于3cm。在规定的测量几何条件下,污染试片上50L污染潜液在探测器上产生的净计数应不小于1X 105计数/min。适宜的探测器有:流气式正比计数器、闪烁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等。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该使用同一台仪器,并保持测量条件不变。6 污染试片6. 1 参考纺织晶应使用符合附录C规定的标准纺织品作为参考纺织品。使用前在转鼓型前装料式洗衣机中进行预处理:a) 洗涤量:1m2参考纺织品(无其他负荷); b) 洗涤剂:80gECE推荐的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参见附录D;c) 水硬度:2.5mmol/L钙硬水;d
14、) 程序:除符合上述规定条件外,还应按GB/T8629规定的相关洗涤程序,不经预洗在60.C下热洗三次;e) 鬓烫:经紫外线检测元可见增白剂时,用电热式平板压烫机进行奥烫。3 GB/T 14057.2-2011 6.2 污染试片的数量及大小用经预处理的基准纺织品裁制12个正方形试片并制成污染试片。试片大小为(50士2)mmX(50土2)mmo7 试验试剂除另有说明外,所有试验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锢水或同等纯度的水。7. 1 污染溶灌7. 1. 1 组成本部分只限于使用60Co和137Cs污染溶液。每种污染溶液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为0.2MBq/mL,使50L的污染溶液蒸干
15、后,在所规定的测量仪器及测量几何条件下应产生不少于1X 105计数/min,按附录E计算时相当于2X 106计数/(min.mL)。60Co、137Cs污染溶液为pH(4.0士0.2)的硝酸溶液。其载体浓度为10-5mol/Lo除了Co2牛和Cs+离子外,放射性贮备液不应含有溶液蒸干后以残留物滞留的其他成分。7. 1. 2 配制用60Co或137Cs贮备液、CO(N03)2溶液、CsN03溶液和HN03在两个容量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中配制污染溶液。根据60Co、四Cs贮备液放射性活度浓度数据和试验所需污染溶液量分别计算所需的贮备液用量和随放射性核素从贮备液转移到污染液中的载体量及配制污染
16、溶液需另外加入的载体溶液的体积。见附录E。根据计算,分别移取所需体积的60Co或137Cs贮备液和适当体积的已标定的Co(N03)2或CsN03载体溶液于50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为了加速置换放射性贮备液中可能存在的氯离子(Cl-),每90 mL污染液加入5mL浓度为1mol/L的HN030将上述混合溶液置于红外灯下缓慢蒸干,直至元水雾为止,然后再把容器移至初始距离的二倍远处,继续加热2h,冷却后用pH4的HN03溶液溶解蒸残物,溶解液移至容量瓶中,并用pH4的HN03溶液多次洗涤聚四氟乙烯烧杯,最后添加pH4的HN03溶液至刻度。7. 1. 3 检查污染溶液的比计数率的检查方法:在参考纺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4057.2 2011 放射性 污染 表面 去污 部分 纺织品 去污剂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