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 T 1095-201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pdf
《DB3302 T 1095-201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02 T 1095-201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01 A01 DB3302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3302/T 1095201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 2018-03-16 发布2018-04-15 实施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02/T 10952018 I 目次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换乘区域的总体要求.2 4.1 基本原则.2 4.2 公共换乘区域.2 4.3 服务设施.3 4.4 换乘设备.3 4.5 交通组织与引导.4 4.6 安全与应急.4 4.7 信息化.5 4.8 卫生间.5 4.9 无障碍设施.5 5 旅客服务的总体要求.5 5.1 公共信息与
2、引导标识.5 5.2 服务人员.6 5.3 问询.6 5.4 特殊旅客.6 5.5 安保.6 5.6 商业.7 5.7 保洁.7 5.8 广播.7 5.9 换乘环境.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航空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11附录 B(规范性附录)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13附录 C(规范性附录)道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14DB3302/T 10952018 II 目 次 前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换乘区域的总体要求.2 4.1 基本原则.2 4.2 公共换乘区域.2 4.3 服务设施.3 4.4 换乘设备.3 4.5 交通组织与引导.4 4.6 安全
3、与应急.4 4.7 信息化.5 4.8 卫生间.5 4.9 无障碍设施.5 5 旅客服务的总体要求.5 5.1 公共信息与引导标识.5 5.2 服务人员.6 5.3 问询.6 5.4 特殊旅客.6 5.5 安保.6 5.6 商业.7 5.7 保洁.7 5.8 广播.7 5.9 换乘环境.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航空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道路主导型客运枢纽.12 DB3302/T 10952018 III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交通和物流
4、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机场与物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丹超、单建平、林杨、胡一俊、郑小燕、王艳华、赵北光。DB3302/T 10952018 1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换乘区域的总体要求、旅客服务的总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地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的旅客服务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5、(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68 道路交通标识和标线 GB/T 1000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施规范 JGJ 243-2011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T/T 471 交通客运图形符号、标识及技术要求 JT/T 1065 综合客运枢纽术语 JT/T 1066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
6、置要求 JT/T 1067 综合客运枢纽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综合客运枢纽 将两种及以上对外运输方式与城市交通的客流转换场所在同一空间(或区域)内集中布设,实现设施设备、运输组织、公共信息等有效衔接的客运基础设施。注:对外运输方式是指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JT/T 1065,定义2.1 3.2 特殊旅客 指老、弱、病、残、孕、幼等旅客。3.3 基本服务功能 综合客运枢纽的服务功能包括票务、候车、行包托运和提取、信息采集与发布、问询以及检票等功能。DB3302/T 10952018 2 3.4 辅助服务功能 综合客运枢纽的辅助服务主要包括餐饮、
7、卫生、住宿、临时休息、娱乐、商业、小件快货、广播、行李搬运与寄存、金融、邮政、停车等功能。3.5 换乘服务旅客在综合客运枢纽完成换乘行为所必需的服务,包括换乘交通方式、换乘设施、换乘设备。注:换乘设施、换乘设备的含义见JT/T 1067 第5章。3.6 换乘功能 综合客运枢纽的换乘功能指通过综合利用交通位置、内部设施及管理手段,为乘客提供不同运输线路之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与城市交通之间的换乘服务,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3.7 公共换乘区域 综合客运枢纽内从一个场站出口到另一个或多个场站入口之间的换乘广场、换乘大厅、换乘通道等区域。注:换乘广场、换乘大厅、换乘通
8、道的定义见JT/T 1065 第3.4.2条。4 换乘区域的总体要求 4.1 基本原则 4.1.1 各交通方式场站旅客服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4.1.2 换乘公共信息和引导指示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4.2 公共换乘区域 4.2.1 换乘广场 4.2.1.1 应符合 JT/T 1066 中 5.2.1 和 JT/T 1067 中 5.2 的要求。4.2.1.2 换乘广场宜设置换乘风雨廊道。风雨廊的设置宽度应不小于 2.7m,且应设有自然通风及遮阳设施。4.2.2 换乘大厅 4.2.2.1 应符合 JT/T 1066 中 5.2.2 和 JT/T 1067 中 5.3 的要求。4
9、.2.2.2 换乘大厅内所有设置均不应遮挡引导标识。4.2.2.3 换乘大厅宜设换改签以及应急旅客滞留区,标识明显,易于到达。4.2.2.4 换乘大厅宜设置方便换乘的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4.2.3 换乘通道 4.2.3.1 换乘通道应符合 JT/T 1066 中 5.2.3.1、5.2.3.3 和 JT/T 1067 中 5.4 的要求。4.2.3.2 单向通行换乘通道的净宽度应按每通过 100 人不小于 0.25m、双向混行换乘通道的净宽度应按每通过 100 人不小于 0.32m 计算,且不应小于 2.7m。DB3302/T 10952018 3 4.3 服务设施 4.3.1 综合服务设施
10、4.3.1.1 换乘区域应设置问询处、卫生间,宜设置小件寄存处、自助存包柜、旅客临时休息区、母婴设施、饮水处、邮政、电信以及 WIFI 接入等设施。4.3.1.2 问询台应符合 JT/T 1066 中 5.3.1.2 的要求。4.3.1.3 在较大的换乘区域宜设置旅客休息区。4.3.2 商业服务设施 4.3.2.1 商业服务设施包括餐饮、购物、休闲、娱乐、金融等。4.3.2.2 设置应符合 JT/T 1066 中 5.3.2 的要求。4.3.2.3 换乘区域旅客到商业服务设施的距离不宜超过 200m。4.4 换乘设备 4.4.1 基本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宣传告示设备、交通引导设备、公共服务设备、
11、行包搬运于便民设备、售票设备、广播通讯设备等。4.4.2 安全应急设备 安全应急设备包括安全设备、消防设备、应急指挥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和急救医疗设备等。4.4.3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包括餐饮、娱乐、购物设备等。4.4.4 配置原则 设备配置应遵循人性化、适用性、可靠性、通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的原则。4.4.5 配置要求 换乘设备配置要求见表1。表1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备配置要求 设备名称 设置要求 基本要求 基本设施 宣传告示设备 班次时刻表 设备配置醒目、美观大方;宜以电子显示方式清晰流动显示。告示牌 城市客运营运线路图 设备配置醒目、美观大方;清晰显示枢纽全日运营时段内城市客运营线路情
12、况。交通引导设备 引导标识 设备配置醒目、美观大方、具有连续性;能够简洁、准确地为旅客提供导向信息,引导旅客找到目标场所。电子换乘查询设备 具备线路、站点的介绍功能;可提供从始发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方案;完整显示枢纽的总平面图、各平面图及换乘线路图。换乘隔离设备 设备数量与类别按换乘空间及旅客换乘量大小确定。DB3302/T 10952018 4 表1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备配置要求(续)设备名称 设置要求 基本要求 基本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座椅 在不影响旅客正常换乘前提下,按实际需求设置。饮水设备 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 手推车 能实现轻快、便捷、安全的搬运作业;换乘距离超过 200m 时应布
13、置手推车。便民设备 便民设备要轻巧,方便旅客使用。售票设备 能迅速、准确为旅客提供票务查询、预订、售票服务;满足远程售票作业及联网对接要求;方便相关票务信息的传递、交换、存储、处理与统计;使用面积应按 4.0m2/台计算,并预留电源。通用售票设备 能为联乘联运提供多种客运方式的查询、预订、售票服务。广播通讯设备 声场均匀,无失音盲角;扩声系统有足够的最大声压级,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能够掩盖混乱嘈杂的人声,引导旅客安全疏散。安全应急设备 安全设备、消防系统 设备配置齐全、有效;符合国家安全消防的有关规范和规定。应急指挥系统 应具有协调高效、综合统一、经济便捷、资源优化、科学严谨、责权分明的特点。
14、视频监控系统 应采用可靠性高、技术先进、扩展方便、智能化程度高、便与调试、维护和管理、布线简便的工业级设备。辅助设备 餐饮娱乐购物设备 在不影响旅客正常换乘前提下,按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注:“”表示应设;“”表示宜设。4.5 交通组织与引导 4.5.1 换乘区域的交通组织与引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换乘区域交通组织设计应以交通量及换乘量为依据。合理布设换乘区域内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人车分流、到达与出发分离。4.5.2 应符合 JT/T 1067 第 6 章的要求。4.5.3 换乘区域内车流组织应简洁、顺畅;路面标识标线应齐全清晰、规范准确,符合 GB 5768 和GB/T 163
15、11 的规定;无车辆非法载运和拥堵现象。4.5.4 换乘区域内行人交通组织应系统完整,专用通道设置合理,中、英文标识引导指示清晰,旅客在无人指引下可顺利到达目的地。4.6 安全与应急 4.6.1 应符合 JT/T 1067 第 8 章的要求。4.6.2 换乘区域的应急宜设置两级应急平台,一级为枢纽总体应急平台,服务于枢纽应急总体指挥,二级为各种交通方式内部应急平台,服务于各种交通方式内部各自的应急指挥。4.6.3 换乘区域各入口应配备行李安全检测器,宜配备手持液体检测仪、手持金属检测仪、人脸识别系统、防爆毯、防爆罐等安全设施。DB3302/T 10952018 5 4.7 信息化 4.7.1
16、应符合 JT/T 1067 第 7 章的要求。4.7.2 应在枢纽各出入口、各接驳客运方式乘降点以及主要换乘通道截面配置行人流量检测系统,实时采集客流信息,宜配置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迷路易发点和特殊乘客。4.7.3 换乘区域内各交通方式场站的可预知重大事件信息,宜在重大事件发生 4h 前实现共享。4.7.4 换乘区域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符合 GB/T 50314 和 JGJ 243-2011 中 10.1.5 的要求。4.8 卫生间 4.8.1 换乘区域卫生间应分布在旅客换乘流动线路附近,方便、易见,数量应与换乘客流量相适应。4.8.2 换乘区域卫生间厕位内应有放置行李的空间,并应设置挂钩;洗手池数
17、量应与厕位数相适应,并设置“节约用水”等提示牌。4.8.3 换乘区域卫生间地面、墙面、洁具、纸架盒、洗手池、水龙头、烘手机、衣镜等应清洁、明亮,无污渍;地面应无杂物,保持干燥、防滑;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4.8.4 换乘区域宜提供第 3 卫生间、婴儿打理台等设施。注:第3卫生间指男卫生间、女卫生间之外,男女共用的卫生间,正常使用者为母子、父女。4.9 无障碍设施 4.9.1 停车泊位 4.9.1.1 在靠近停车场主要出、入口或停车楼靠近无障碍电梯出、入口处应设置无障碍停车位。4.9.1.2 无障碍停车泊位应符合 GB 50763 中 3.14 的规定。4.9.1.3 无障碍停车位数
18、量不应少于 1 个。4.9.2 无障碍电梯 4.9.2.1 换乘区域内一层半以上向公众开放的楼层均应设置无障碍电梯。4.9.2.2 无障碍电梯入口处地面应设提示盲道、电梯控制板应设有盲文按钮以及语音信号提示和扶手。4.9.2.3 无障碍电梯应符合 GB 50763 中 3.7 的规定。4.9.3 无障碍洗手间 4.9.3.1 公共洗手间内应设置无障碍厕位、低位小便器及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洗手盆。4.9.3.2 无障碍洗手间和无障碍厕位应符合 GB 50763 中 3.9、8.13 的规定。4.9.4 其他无障碍设施 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与通道门、无障碍楼梯与台阶、扶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02 1095-201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服务规范 1095 2018 综合 客运 枢纽 换乘 区域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