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907-2023 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6 T 907-2023 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907-2023 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CCS B 39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9072023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Tricholoma lobayensc production2023-08-09 发布2024-02-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代替 DB36/T 9072016DB36/T 907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环境要求.25菇房(棚)设施建设.26投入品准备.57菌袋排放与出菇管理.58采收、质量与分级、包装和储存.89病虫害防控.910生产档案管理.10附录 A(规范性)原材料
2、使用质量要求.11附录 B(规范性)生产环境、接种器具可选用的化学消毒剂.12附录 C(资料性)金福菇产品分级标准.13附录 D(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14DB36/T 907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修订。本文件代替 DB DB36/T 9072016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与 DB36/T 907 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标准名称修改为“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b)删除了目次的内容(见 5、6、7、8、9、10、11、12、13、2016 版)结构更变外、目次(见
3、2016 版),除结构更变外,并修改了(见 修订版);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 2016 年版)c)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 修订版);范性引用最新文件的内容(见 修订版)、修改了术语和定义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环境要求的部分内容(见 4.1、4.2,修订版)d)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 3.2,修订版);e)删除了栽培场所环境要求的部分内容(见 4.1、4.2,2016 年版);栽培设施(见 5.1、5.2,2016 年版)、工厂化栽培(见 5.3,2016 年版);生产原料(见 2016 年版);f)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并、修改(见 5、6、7、8、9、1
4、0、11、12、13、2016 版);g)增加了菇房(棚)设施建设的内容(见 5.1、5.2,修订版);h)修改了投入品准备的内容(见 6.1、6.2、6.3、6.4、6.5,修订版);i)删除了菌袋制作(见 8.1、2016 年版)、制袋与灭菌(见 2016 年版)、接种(见 2016 年版)、发菌培养(见 2016 年版)、覆土(见 12.1、12.2,2016 年版)、删除了出菇管理(见 2016 年版);j)修改了菌袋排放与出菇管理的内容(见 7.1、7.2、7.3、4.4、7.5,修订版);k)删除了采收与加工(见 2016 年版);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内容(见 2016 年版)、生产档
5、案管理(见附录 B、2016 年版);l)修改了采收、加工、包装与贮存(见 8.1、8.2、8.3、8.4、修订版);病虫害防控(见 9.1、9.2、9.3、修订版),修改、增加了生产档案管理(见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修订版)m)增加了转潮管理的内容(见 8.1.2 修订版)。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创新生物科技研究院、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黄巧珍、黄斌、陈强、刘正德、黄爱华、黄本素、黄巧平、熊艳、黄本应、梅跃明、叶世青、刘菁
6、、赖伟红、刘正良、廖尤竹。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 907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6/T 90720231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福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菇房(棚)设施建设、投入品准备、菌袋排放与出菇管理、采收、质量与分级、包装、储存、病虫害防控与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生产季节和工厂化生产金福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6.214食品安全国家
7、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700碳素结构钢GB/T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10463玉米粉GB/T 19541饲料原料 豆粕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119饲料原料 小麦麸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
8、/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749绿色食品食用菌NY/T 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 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GH/T 1262棉籽壳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36/T 907202323.1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c金福菇 拉丁学名 TrichomaLobayensc Heim,隶属伞菌目、口蘑料、白蘑属,商品名称有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口蘑等。3.2工厂化生产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
9、n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在完全人工环境调控条件下金福菇的室内周年生产。4环境要求4.1场所环境金福菇生产场所环境应符合 NY/T 391、NY/T 2375 的规定;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4.2场所布局4.2.1采用封闭式菇房,要求密闭性好,保温防潮。4.2.2根据金福菇生产需要,结合生产场地环境和条件,规划生产厂区,方便操作,分为原料区、配料区、装瓶(袋)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培养区、出菇区、加工区、包装区、废料处理区等;各区域面积的大小、比例、布局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5菇房(棚)设施建设5.1菇房(棚)搭建5.1.1生产方式5.1.1.1季节菇房(棚
10、)生产应选择坐北朝南朝向,具有防雨、遮阳、挡风等结构和设施。屋顶应有覆盖物,具有隔热性能;墙壁应坚固、平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应坚实、平整。应由采光和保温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的单栋或连栋温室。5.1.1.2大棚生产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菇房(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建造而成,棚 350 cm 400cm,宽度 800 cm1000 cm,长度 2000 cm3000 cm。菇房(棚)应采用塑料膜覆盖 1 层,遮阳网遮光率达到 80%90%,遮阳网覆盖 1 层2 层,塑料膜、遮阳网长度、宽度等规格应根据实际而定。将塑料膜、遮阳网盖在拱圆形架上,然后把塑料膜边压在轨道槽
11、内扣紧。5.1.2生产菌床DB36/T 90720233采用竹木、不绣钢、方钢、角铁架等制成,搭建层架,架设5层7层,下层距地面20 cm30 cm,层高距50 cm60 cm,靠墙单边的菌床(层架)宽为50 cm60 cm,中间菌床(层架)宽度为90 cm100 cm,最高层距顶棚 80 cm100 cm、过道宽80 cm100 cm。5.1.3设施要求5.1.3.1通风设施菇房安装功率为 40 W100 W、规格为40 cm40 cm 的排气扇6台9台,外壳有带百叶的排气扇;每个走道的单边墙壁上方安装2台3台,墙壁中端安装2台3台,走道的墙壁下方安装2台3台,同步在通风口加设防虫网。5.1
12、.3.2自动喷雾设施安装倒挂式微喷系统,微喷头间距 150 cm200 cm;有控温条件配备工业超声波增湿机 2 台5台。5.1.3.3光照设施采用节能灯、白色或黄色 LED 灯带,光照强度控制在300 Lx1000 Lx。5.1.3.4冷却室设施以自然冷却为主,可配备排气扇。有条件的可配备制冷设备。5.2工厂化厂区设计5.2.1设施总体要求菇房屋顶材料应符合 GB/T 700 和 GB/T 5237 的规定,地面应符合 GB 50010 的规定建造,并达到相对温度、湿度、通风过滤、光照强度等可自动调控、清洁排水的需求。5.2.2菇房结构菇房墙体采用具有防火保温功能的彩钢板建成,内墙厚 7.5
13、 cm10 cm,四周墙体厚 10 cm15 cm,房顶厚 10 cm15 cm。5.2.3层架设计架设 5 层7 层,下层距地面 20 cm30 cm,层高距 50 cm60 cm,靠墙单边的菌床宽为 60 cm,中间菌床宽度为 90 cm120 cm、最高层距顶棚 80 cm100 cm、过道宽 80 cm100 cm。5.2.4设施要求5.2.4.1制冷系统菇房面积 80 m2130 m2 的菇房,每间应安装一台(7.359.555)kW 的制冷机组;面积 130 m2200 m2 的菇房,应安装一台(11.02514.7)kW 的制冷机组;生产规模大的可采用安装中央制冷机组。5.2.4
14、.2通风设施DB36/T 90720234菇房两侧上中下位安置排气窗口,规格为(40 cm40 cm),两侧窗口对应开设,安装排气扇6 台9 台,功率(40 w100 w)的外壳有带百叶窗的排气扇,以80 m2 130 m2 安装6台9台;130 m2200 m2安装9台12台;并同步安装防虫(网)。5.2.4.3光照设施采用节能灯、白色或黄色 LED 灯带,光照强度控制在500 Lx1000 Lx。5.2.4.4自动喷雾设施安装倒挂式微喷系统,微喷头间距 150 cm200 cm。有控温条件的可配备功率 2 KW 的工业超声波加湿机,型号:ZN-JS-030FS;以 80 m2 130 m2
15、 安装 1 台2 台;130 m2200 m2 安装 3 台4 台;200m2 300 m2 安装 5 台7 台。5.2.5生产区要求5.2.5.1生产设备应配备拌料机、装瓶(袋)机、灭菌柜(锅)、紫外线杀菌设备、臭氧发生器、空气过滤净化设备、控温设备,加湿、喷雾设备,照明装置和通风换气设备,灭菌柜(锅)应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的规定。5.2.5.2原料区和配料区生产作业时应配备拌料机、增加防尘喷淋设施,远离冷却区、接种区。5.2.5.3装瓶(袋)区和灭菌区空气洁净度万级;配备装瓶(袋)机、灭菌柜(锅)等设备。5.2.5.4冷却区连接灭菌区,按排气预冷、强冷、待接种布局,配套安装制冷机组、空气净化
16、、消毒等设备。5.2.6接种区要求5.2.6.1接种操作区位置要靠近接种室,应配置风淋、输送带、空气净化装置,接种操作区空气洁净度万级或 10 万级。5.2.6.2无菌室(接种室)应按 GB 50073的规定进行建设,接种室(无菌室)达到 100 级,应安装紫外灯、臭氧发生器、高效空气过滤净化设备、风淋、层流罩等净化装置,定期进行消毒、杀菌。5.2.7培养区应配置温度、湿度、避光、有通风换气功能的控制设备。5.2.8出菇区应具备控温、加湿(超声波加湿器)、照明、通风换气、探头、电脑等的控制设备。5.2.9加工和包装区DB36/T 90720235包装区具有密封性好、通风换气的功能。5.2.10
17、废料处理区应设置在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且车辆进出方便。6投入品准备6.1生产基质培养料基质应符合NY/T 1935的规定。原材料应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禁止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使用禁用农药,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应符 NY/T 393、GB2762 和GB2763 的规定,或参见附录A。6.2生产容器采用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容器,塑料袋要求厚薄均匀、抗胀强度大、底部密封性好、不漏气。常压料袋: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的料袋,短袋规格为(15 cm17 cm)(35 cm0.005 cm);长袋规格为(15 cm17cm)55 cm(0.004 cm0.00
18、5 cm)的折角袋,料袋应符合 GB 4806.7的规定;高压料袋:采用聚丙烯塑料的料袋,短袋规格为(17 cm18 cm)(33 cm3 5 cm)0.005 cm 聚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容器。长袋规格为(15 cm17 cm)55 cm(0.004 cm0.005 cm)的折角袋(长袋),应符合 GB 4806.7 的规定。6.3菌种要求菌种应选用生长一致性好、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优质的优良菌株。生产菌种应符合NY/T528、NY/T 1742的规定。6.4消毒剂使用消毒剂应符合 NY/T 2375的规定;生产环境、接种器具可选用的化学消毒剂,参见附录 B。6.5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907-2023 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 907 2023 金福菇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