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1326-2023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pdf
《DB33 T 1326-2023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1326-2023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5.240.01 CCS L 77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262023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future community 2023-10-10 发布2023-11-10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T 1326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建设路径.2 概述.2 5.1 物联数据采集.2 5.2 社区基础数据采集.3 5.3 数据仓.3 5.4 物联引擎.3 5
2、.5 CIM 引擎.3 5.6 社区数字化应用.3 5.7 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3 5.8 安全保障机制.3 5.9 6 数据采集.3 概述.3 6.1 物联感知数据采集.3 6.2 社区基础数据采集.4 6.3 7 社区数字化建设内容.5 概述.5 7.1 数据仓建设.5 7.2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8 7.3 场景应用.9 7.4 界面呈现.10 7.5 8 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11 浙里未来社区在线贯通内容.11 8.1 城市大脑共享内容.11 8.2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共享内容.11 8.3 基层智治系统共享内容.11 8.4 9 安全保障.11 总体要求.11 9.1 数
3、据采集安全保障.12 9.2 社区数字化建设运营安全保障.12 9.3 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安全保障.12 9.4 DB33/T 13262023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价格研究所)、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未来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设
4、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树人学院、杭州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筑家易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浙江省智慧消防管理有限公司、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易护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宁波市无线城市运营有限公司、浙江奇胜智慧体育有限公司、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谦软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也麦
5、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高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知略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前锋、张丘、陈霄、杨国水、王章权、邬雪松、王潜、高正、叶心怡、刘祥宏、李宁、陈友荣、陈晓宇、周志湖、谢运涛、张爱民、把操、黄超群、杨凌娇、朱冰凌、盛仁磊、杨斌、杨昕曈、刘半藤、周梁斌、邵湖、庄晓洁、叶健能、乔小燕、王恒建、汪大燕、斯瑜彬、马汉杰、赵国民、陆立青、陈水明、冯剑平、曹纲、叶慧。DB33/T 13262023 1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路径、数据采集、社区数字化建设内容、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安全保障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未来社区数
6、字化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39335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指南 GB/T 39477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DB33/T 2350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DB33/T 23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未来
7、社区数字化 在未来社区范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治理和服务。3.2 浙里未来社区在线 由省统一建设,贯通省、市、县、街道、社区、小区,具备未来社区创建全过程监管与运营全过程监测的政府侧系统,建立基于统一技术标准的社区数字化应用服务支撑体系。3.3 浙江省建筑物空间编码 基于地理格网编码生成的房屋编码,用于对房屋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3.4 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 由浙里未来社区在线、城市大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基层智治系统组成的,可为社区数字化应用提供数据与应用支撑并从社区获取数据反
8、馈的应用集。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DB33/T 13262023 2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CIM:社区信息模型(Commun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oAP:受限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DTLS:数据包传输层安全协议(Datagram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HTTPS:基于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
9、rotocol Secure)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LoRaWAN:远距广域网(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TLS: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WiFi:无线
10、网络(Wireless Fidelity)5 建设路径 概述 5.1 未来社区数字化路径见/按图1所示,通过物联感知数据采集、社区基础数据采集、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数据下沉等多种方式,汇聚至社区数据仓,结合应用支撑平台形成未来社区各场景应用集,并通过居民服务端、服务商运营端、政府治理端呈现给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等使用。图1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路径 物联数据采集 5.2 DB33/T 13262023 3 通过出入口行为感知、公共区域态势感知、公共服务设施感知、低碳能耗感知等,形成物联感知数据采集,并归集至社区数字化应用的物联数据仓。社区基础数据采集 5.3 实现社区人员数据、
11、房屋数据、车辆数据、公共空间数据、设施设备数据、社区地图数据等社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并归集至社区数字化应用的基础数据仓。数据仓 5.4 建设具备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管理能力的物联数据仓、基础数据仓、场景应用数据仓。物联引擎 5.5 结合物联感知数据为各场景应用提供物联设备交互的数字化支撑能力。CIM 引擎 5.6 结合基础数据构建社区数字孪生应用,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提供可视化支撑。社区数字化应用 5.7 集成各场景应用,通过居民服务端、服务商运营端、政府治理端透出,为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等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数字化场景应用,并将成效反馈给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
12、应用 5.8 由浙里未来社区在线、城市大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基层智治系统等组成,并为社区数字化应用提供共建共享的数据、组件及应用。安全保障机制 5.9 应建立覆盖数据采集处理、社区数字化应用、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的安全保障机制。6 数据采集 概述 6.1 通过采集物联设备感知数据、社区基础数据,并结合授权的公共数据,形成满足社区治理和服务需求的数据资源支撑。物联感知数据采集 6.2 6.2.1 出入口行为感知 6.2.1.1 应通过人行识别道闸、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采集小区、单元、公共空间的人员、人流信息。6.2.1.2 应通过车行识别道闸、地磁等设备采集车辆进出小区、
13、车流量、车辆停放位置等数据。6.2.1.3 宜通过货物储存、运输的设施设备,采集社区快递量、投放分布等数据。6.2.2 公共区域态势感知 DB33/T 13262023 4 6.2.2.1 应配备具有捕捉行人摔倒、斗殴、聚集、高空抛物、电动车进电梯等公共区域内异常行为能力的感知设备。6.2.2.2 应通过红外探测、智能摄像头等感知设备监控小区边界安全。6.2.2.3 应通过烟感、雾感、地震传感器、智能摄像头等设施设备监控公共区域,处置消防、地震、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应急事件。6.2.3 公共服务设施感知 6.2.3.1 宜通过智慧健康医疗设备等采集居民健康画像数据。6.2.3.2 宜通过社区食
14、堂餐饮系统等采集社区订送餐服务数据。6.2.3.3 宜通过人体动态监测设备等采集老人生命体征、活动状态等数据。6.2.3.4 宜通过图书借阅系统、电子阅读设备等采集居民教育学习画像数据。6.2.4 低碳能耗感知 6.2.4.1 应通过数据采集感知照明、空调、电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的能耗数据。6.2.4.2 宜通过数据采集感知光伏发电、地热等多种新能源技术供电数据。6.2.4.3 宜建立智能垃圾回收系统,采集生活垃圾来源、倾倒量、清运量等数据。6.2.4.4 宜通过整合污水处理、废弃物回收处理、能源生产等设施设备,感知供热、供冷量数据。6.2.4.5 宜通过数据采集感知居民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
15、等能耗数据。社区基础数据采集 6.3 6.3.1 人员数据 6.3.1.1 社区管理人员基于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应可通过线下登记录入人员信息。6.3.1.2 宜通过对接省域社区数字化应用,业主更新或授权社区管理人员更新居住人员信息。6.3.1.3 宜通过基层智治系统,授权社区管理人员更新社区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信息。6.3.1.4 宜通过对接物业管理系统,授权物业管理人员更新租客、访客人员信息。6.3.2 房屋数据 6.3.2.1 社区管理人员基于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应可通过线下登记录入房屋数据。6.3.2.2 宜通过对接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授权更新房屋数据。6.3.3 车辆数据 6.3.3.1 社
16、区管理人员基于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应可通过线下登记录入车辆数据。6.3.3.2 宜通过对接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授权更新车辆数据。6.3.4 公共空间数据 6.3.4.1 社区管理人员基于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应可通过线下登记录入公共空间数据。6.3.4.2 宜通过对接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对接公共空间数据。6.3.5 设施设备数据 6.3.5.1 社区管理人员基于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应可通过线下登记录入设施设备数据。6.3.5.2 宜通过系统对接、批量导入等方式采集设施设备数据。6.3.6 社区地图数据 DB33/T 13262023 5 6.3.6.1 宜通过对接省域社区数字化共享应用,对接社区地图
17、数据。6.3.6.2 社区管理人员应可通过 CIM 应用组件维护地理信息数据。7 社区数字化建设内容 概述 7.1 通过建设数据仓、应用支撑平台、场景应用、界面呈现提供社区数字化能力。数据仓建设 7.2 7.2.1 概述 数据仓由物联数据仓、基础数据仓、场景应用数据仓等构成,实现社区数据的汇聚、治理和应用,并具备分层分级管理能力。7.2.2 物联数据仓 7.2.2.1 概述 物联数据仓主要建设出入口行为库、公共区域态势库、公共服务设施库、低碳能耗库等数据库。7.2.2.2 出入口行为库 7.2.2.2.1 应管理维护通行人员基本信息、进出时间、人流量统计、防疫信息、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
18、置等数据。7.2.2.2.2 应管理维护通行车辆基本信息、进出时间、停放位置、停放时长、车流量统计、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置等数据。7.2.2.2.3 宜管理维护货物基本信息、进出时间、出入口信息、货物量统计、货物分布统计、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置等数据。7.2.2.3 公共区域态势库 7.2.2.3.1 应管理维护公共区域内异常行为事件发生时间、事件持续时长、事件分类、异常事件当事人、事件处理结果、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置等数据。7.2.2.3.2 应管理维护小区边界安全事件发生时间、事件持续时长、事件分类、事件处理结果、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置等数据。7.2.2.3
19、.3 应管理维护公共区域应急处置事件发生时间、事件持续时长、事件分类、事件处理结果、相关设施设备编号和设施设备位置等数据。7.2.2.4 公共服务设施库 7.2.2.4.1 宜管理维护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基本健康档案信息、重点健康标签信息、日常健身锻炼数据等居民健康画像数据。7.2.2.4.2 宜管理维护社区订餐人、订餐时间、订餐内容、送餐时长等订送餐服务数据。7.2.2.4.3 宜管理维护老人生命体征、活动状态数据,如心率、所在位置等数据。7.2.2.4.4 宜管理维护社区居民基本教育信息、图书借阅信息、电子阅读时长、社区教育培训时长等居民教育学习画像数据。7.2.2.5 低碳能耗库 DB33
20、/T 13262023 6 7.2.2.5.1 应管理维护照明、空调、电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耗能数据,用于能耗分析。7.2.2.5.2 宜管理维护光伏发电、地热等多种新能源技术供电数据,用于能耗分析。7.2.2.5.3 宜管理维护供热、供冷量数据,可用于能耗分析。7.2.2.5.4 宜管理维护垃圾来源、倾倒量、清运量等垃圾回收数据,用于垃圾回收分类、处置量分析。7.2.2.5.5 宜管理维护居民当月用水量、当月用电量、当月用气量等能耗水电气使用数据,用于能耗分析。7.2.3 基础数据仓 7.2.3.1 概述 基础数据仓主要建设人员库、房屋库、车辆库、公共空间库、设施设备库、社区地图库等数据库。
21、7.2.3.2 人员库 7.2.3.2.1 重点汇聚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网格人员、物业人员、服务商、访客等人员信息。7.2.3.2.2 人员信息应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关联的房屋、职业、是否党员、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对象等有助于人群画像的标签信息。7.2.3.3 房屋库 7.2.3.3.1 房屋数据应通过小区名、楼幢、单元、楼层、户室、浙江省建筑物空间编码等数据进行唯一性标识。7.2.3.3.2 应包含房屋的户型、面积、产权归属、当前居住人员等数据。7.2.3.4 车辆库 7.2.3.4.1 车辆数据应包含出入社区的常驻车辆和临时车辆的基本信息。7.2.3.4.2 常驻车辆数据应包含车牌、车主信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1326-2023 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规范 1326 2023 未来 社区 数字化 建设 总体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