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2949-2023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pdf
《DB15 T 2949-2023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2949-2023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9492023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census and collection of loc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sexual reproduction resources 2023-04-26 发布2023-05-26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294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2、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锡林郭勒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素清、高爱农、刘锦川、扈顺、潘慧、强晓晶、黄帆、张立华、庞杰、孟建民、孙瑞芬、刘志萍、巴图、张永虎、温蕊、赵玉平、戎素平、孟春亮、宋捷、王小兵、金晓蕾、李涛。DB15/T 29492023 1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方农作物无性繁殖
3、种质资源的普查方法、收集方法、样本和资料整理、样本及数据提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方农作物无性繁殖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NY/T 3757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技术规范 DB15/T 1816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无性繁殖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sexual
4、 propagation 由植株母体的一群细胞、部分组织或器官,通过体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完整植株的资源材料。如果树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菊芋、马铃薯等块根/块茎类资源材料等。分株繁殖 division propagation 将母树的萌蘖枝、丛生枝、匍匐枝等从母株上分离,栽植为独立新植株的方法。扦插繁殖 cutting propagation 将母体植株上切离下来的芽、叶、根、茎等营养体插在栽培基质中,使之重新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DB15/T 29492023 2 压条繁殖 layering propagation 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连在母株上的枝条形成不
5、定根,然后再切离母株成为一个新生个体的繁殖方法。4 普查 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方案的制定、组织协调、技术培训及监督管理。方案制定 按照DB15/T 1816,确定普查区域、普查内容、计划进度、队伍组成等实施细则。实施 实施单位依据实施方案进行种质资源普查,填写附录A普查表。数据整理 将普查表、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系统整理,形成报告并提交。5 收集 准备 5.1.1 组织 成立专家组,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方案,负责组织协调、技术培训及监督管理。5.1.2 方案制定 组建收集团队,确定收集区域、收集内容、计划进度等实施方案。5.1.3 技术培训 按照收集种类和要求对技术人
6、员进行培训。5.1.4 物资准备 按照NY/T 3757进行收集用品、生活用品等其他用品的准备。5.1.5 收集种类 各类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栽培作物的野生近缘种、濒临灭绝的种质资源)。5.1.6 收集地点 参考普查结果,确定收集区域,收集地点按照NY/T 3757执行。5.1.7 时间选择 按照NY/T 3757执行,确定插条、接穗、芽、根蘖、幼苗、块根、块茎、鳞茎、匍匐茎等营养体繁殖种质资源的栽培品种、野生种及优良变异单株的采集时间。DB15/T 29492023 3 采集 5.2.1 采集原则 5.2.1.1 代表性 采集的插条、接穗、芽、根蘖、幼苗、块根、块茎、鳞茎、球茎、地下茎、
7、种茎、匍匐茎等营养体,应来自代表性群体。5.2.1.2 完整性 采集的样本应包含群体内所有的遗传变异类型,采集的种质资源标本应完整。5.2.1.3 全面性 对普查区域内的种质资源应采尽采。5.2.2 观察记载 5.2.2.1 生境信息 地理位置、气候状况、生态环境、水土状况等。5.2.2.2 种质信息 编号、类别、来源、名称、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5.2.2.3 相关信息 采集时间、采集者及相关影像资料等。样本采集 5.3.1 样本容量 块根/块茎类:每份取1530个块根,如马铃薯、菊芋等。木本类:每份取接穗(插条)或根蘖515个,每条有35个营养芽眼,如苹果梨等。藤本类:每份取1015条,
8、每条有35个营养芽眼,如葡萄等。5.3.2 采集方法 一般应采集当年生、生长充实、表面光滑、无病、芽体饱满的营养体。果树类资源在春季芽萌动之前或秋季落叶后取样;块根/块茎种质资源在秋季成熟期或春季播种前取样。5.3.3 采集点定位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记录采集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5.3.4 图像采集 按照NY/T 3757,对样本、完整植株、生境、花或果实等拍照或录像。采用样品编号-1、样品编号-2的方式对照片文件进行命名。例如“P150922001.jpg1”,表示化德县第1号样本第1张照片。6 样本和资料整理 DB15/T 29492023 4 样本编号 6.1.1 标签 标签的正面写上样
9、本编号、种质资源名称,反面写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6.1.2 样本编号 样本应有内外标签各1个,并对应一个采集编号。编号由P+县代码+3位顺序号组成,共10位,顺序号由001开始递增,如“P150922001”,化德县第1号资源。县代码按照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采集表填写 在野外考察时,仔细观察,并把种质材料的所有性状、产地、生态环境等观察结果逐一记入附录B收集表,一份资源填写一张表格。各种质材料的特色内容要重点记录。样本后处理 6.3.1 块根、块茎和鳞茎类 要干湿度适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至表皮老化。6.3.2 根茎、根蘖和幼苗类 采集时要连根带土挖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2949-2023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资源 2949 2023 地方 农作物 种质 资源 普查 收集 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