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pdf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天津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 I 卷 至 6 页,第卷 7 至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I 卷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 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一、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
2、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落 笔落 照 剥削 瘦削 不堪 靡 靡之音风靡 一时 B.刹 那古刹 累 赘果实累 累 强 弩之末强 人所难 C.佣 工佣 金 攒 射万头攒 动 解 甲归田解 囊相助 D.殷 红殷 切 绰 约绰 绰有余 擢发难数 数 典忘祖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册封 倜傥 至高无上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B.骁勇 阑珊 变幻莫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宣泄 串通 惮精竭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历练 彪柄 见微知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
3、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 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 民族智慧, 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 , 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淀 精妙绝伦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淀 完美无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聚 完美无缺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聚 精妙绝伦 4 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为本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也应该看到, 我们面
4、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B.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 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C.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 现着艺术的光芒。 D.如果把天津建卫 600 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 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 最激昂的篇章。 二、 (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一 7 题。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 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 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 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
5、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 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 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 。较之赫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强烈的现实 主义精神。1986 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 ,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 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 “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 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
6、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 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 1996 年发表的教育财 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 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 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丈化与娱乐活动的教 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 1998 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 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 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
7、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 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 20 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 5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6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1968 年, 学习化社会一书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包含着
8、对当时教育上的 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 B.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把对学习型 社会的认识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 1986 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 题归结为终身学习。 D.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采用胡森的“教育社会”的概念,强 调学习型社会应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终身学习。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 度。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鉴
9、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 教育革新。 C.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 D.兰森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 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 一 10 题。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 4-6 公里的深海盆的海底, 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吊断裂带与克里 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 100 会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 30 亿50 亿 吨。锰结核是一种 。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 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 20 多种金属元素。 到目前为
10、止,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有多种说法。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大陆或岛屿上 岩石风化后分解出的金属离子,被风或河流带入海洋。后来也有人提出,是海底火山、海底 风化和水溶液为它提供了所需的金属元素。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 素供应源。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应源。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 大量发现,有人提出可能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才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 在深水环境下,锰结核不停地生长,单体锰结核生长速度极慢,可全世界的锰结核增 长总量十分可观。科学家枯计,太平洋的锰结核一年之内生长的铜就可供世界用 3 年! 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存在着较大的分竣。概括起来
11、,主要有三种假说:一是自生 化学沉积说,认为海底的 PH 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这种沉淀物可吸附 锰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二是生物成因说,它的理论根据是,用扫 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 发现结核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 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 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 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 现在已经估计出,锰结核大约每千年生长 1 李米,有的甚至每万年生长 1 毫米,其生 长速度
12、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可是为什么锰结核没有被厚厚的海洋沉积物理起 来,还有待于人类去发掘。 8 根据上下文,下列对“锰结核”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海中生物残骸为核心、其他物质层状堆积形成的矿石 B.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含金属元素的气体的凝结物 C.表层含有大量二氧化锰、氢氧化铁等物质的沉淀物 D.含有丰富的锰、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海底团块 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锰结核一般是褐色的,在锰结核的“核”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层包裹一 层,外形浑圆。 B.锰结核含有锰、铁等 20 多种金属元素,它的表面有许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 和微窟窿。
13、 C.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是大陆或岛屿的岩石、海底火山喷发的气体、本身是盐 类溶液的海水以及宇宙尘埃等。 D.锰结核的年增长总量非常大,但就单体的锰结核增长速度看,非常缓慢,远远低于 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 A.海中的氢氧化铁围绕一个核心沉淀, 当海底的 PH 值增高时, 能促使二氧化锰的生成, 并最终形成锰结核。 B.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的海底,这与其金属元素供应源和生长机理密切相关。 C.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气体,能将海中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析出,形成锰 结核。 D.锰结核的生长速度不同,体积大小不一,彼此相差很大,因此无
14、法估计锰结核的年生 长量。 三、 (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 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禹曰: “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 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 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怕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 率多相容,恂乃 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 “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 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高 语文试卷 答案 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