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2014-2019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pdf
《DL T 2014-2019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2014-2019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 L 70 备案号: 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14 2019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 Post evaluation for power informatization project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14 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体系 2 4.1 体系模型 2 4.2 指标设置 2 4.3 指标使用说明 3 5 建设质量 3 5.1 指标概述 3 5.2 指标计算方法 4 6 运维水
2、平 5 6.1 指标概述 5 6.2 指标计算方法 6 7 应用成效 8 7.1 指标概述 8 7.2 指标计算方法 9 8 经济效益 10 8.1 指标概述 10 8.2 指标计算方法 10 DL / T 2014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 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河 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
3、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 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大华、刘伟、曾楠、郝悍勇、王晋雄、李云、秦明、王芳、任世羡、井庆 生、郝继红、冀慧敏、王洪奎、王静、郭大亮、王颖、郑杰生、刘文彬、杨军红、朱晨、张春林、郁 宝坤、王占魁、梁飞、董娜、宋敏、李正兵、万黎、唐泽洋、任春雷、莫明飞、王羿博。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 号,100761)。 DL / T 2014 2019 1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的评价体系、指标设置和
4、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0986 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GB/T 22239 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3.1 信息化项目 informatizat ion project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传递、信息安全、信息存储、信息应 用系统等
5、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项目。 2 3.2 后评价 post projec t evaluation 在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安全、效益、作用和影响进 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3 3.3 建设质量 constructio n quality 从信息技术产品本身的角度出发,评估信息化项目在建设阶段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4 3.4 运维水平 operation a nd maintenance level 从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在一定周期内呈现出的状态角度出发,评估信息系统在运行和维护阶段的 管理和运行情况。 5 3.5 应用成效 applica
6、ti on effectiveness 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出发,评估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对实际业务的支撑效果。 6 3.6 经济效益 economic benefit 从信息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和投入的资金出发,评估信息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4 评价体系 1 4.1 体系模型 本标准规定的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包括建设质量、运维水平、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四部 分,形成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模型,如图 1 所示。 DL / T 2014 2019 2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模型 建设质量 运维水平 应用成效 经济效益 项 目 建 设 管 理 规 范 性 项 目 运 维 管 理 规
7、范 性 自 主 可 控 率 资 源 利 用 率 技 术 先 进 性 管 理 先 进 性 信 息 系 统 运 行 水 平 信 息 系 统 安 全 系 统 应 用 率 关 键 业 务 数 据 增 长 率 信 息 系 统 支 持 度 用 户 满 意 度 投 入 产 出 比 图 1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模型示意图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见式(1)。 12 34 iCORECQK OLK AEK EBK=+( 1) 式中: i-CORE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分值; CQ建设质量指标分值; K 1 建设质量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OL运维水平指标分值; K 2 运维水平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AE应用成效指标分值
8、; K 3 应用成效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EB经济效益指标分值; K 4 经济效益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2 4.2 指标设置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共设置三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 13 个,三级指标 10 个。各级指标按照下列原则选取: a) 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规范的规定; b) 系统性、简明性、客观性、时效性、可测性; c)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使用; d) 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结合使用; e) 指标之间尽量避免显见的包含关系; f) 指标设置要有重点、有层次性,指标的选择应保持同趋势化。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分值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分数,各级指标
9、的具体权重根据德 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3 4.3 指标使用说明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体系在使用过程中说明如下: a) 评价体系宜用于竣工验收通过并运行一年及以上的信息化项目; b) 评价体系及各级指标面向单个信息化项目进行取值计算; c) 各级指标和权重均可根据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d) 所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最低为 0,最高为 100; e) 所有数据项在取值过程中宜尽量保证客观性,减少主观数据的数量。 5 建设质量 DL / T 2014 2019 3 1 5.1 指标概述 一级指标建设质量从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性、自主可控率、资源利用率、技术
10、先进性、管理先进性 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下设 5 个二级指标,3 个三级指标,见表 1。 表 1 建设质量指标层级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权重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权重 1 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性 0.4 2 基础硬件国产化比率 0.4 3 基础软件国产化比率 0.3 4 自主可控率 0.2 应用软件国产化比率 0.3 5 资源利用率 0.1 6 技术先进性 0.2 7 建设质量 0.25 管理先进性 0.1 建设质量指标计算方法见式(2)。 1 n i iCQi CQ CQ k = = ,(n=5)( 2) 式中: CQ i 二级指标分值; k CQi 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
11、值。 2 5.2 指标计算方法 2.1 5.2.1 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性 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后,评估项目建设阶段的管理规范性,见表 2。 表 2 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计算方法 数据项 数据要求 项目可研规范性问题 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及成果存在问题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项目计划规范性问题 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计划审批工作及 成果存在问题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项目采购规范性问题 按照国家法律及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采购 工作及成果存在问题时,取值为 1,否则取值为 0。 项目合同签订规范性 问题 按照国家法律及企业相关要求,信息
12、化项目合同 签订工作及成果存在问题时,取值为 1,否则取 值为0。 项目验收规范性问题 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验收工作及成果 存在问题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项目结、决算规范性 问题 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结算、决算工作 及成果存在问题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1 项目建设 管理规范 性 指标分值=100-项 目可研规范性问题 10-项目计划规 范性问题10-项 目采购规范性问题 50-项目合同签 订规范性问题 50-项目验收规范 性问题20-项目 结、决算规范性问 题20-项目转资 规范性问题20 项目转资规范性问题 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信息化项目转资工作及成果 存在问题
13、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2.2 5.2.2 自主可控率 评估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基础软硬件和应用软件的国产化比率,主要体现在基础硬件国产化比 率、基础软件国产化比率、应用软件国产化比率,见表 3。 表 3 自主可控率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计算方法 数据项 数据要求 国产硬件设备金额 1 基础硬件 国产化比 率 指标分值=国产硬件设备 金额/硬件设备总金额 100 硬件设备总金额 如遇同一硬件设备部署了多个应用软件 的情况, 按照每个应用软件均分该硬件设 备金额的方式统计。 DL / T 2014 2019 4 国产基础软件数量 2 基础软件 国产化比 率 指标分值=国产基础软件 数量/基
14、础软件总数量 100 基础软件总数量 指标中提及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 数 据库、中间件等。 基础软件数量按照取得授权的基础软件 数量统计。 国产应用软件数量 若应用软件为国内厂家研发 (包括二次开 发) ,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3 应用软件 国产化比 率 指标分值=国产应用软件 数量/应用软件总数量 100 应用软件总数量 取值为1。 2.3 5.2.3 资源利用率 评估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的经济性,见表 4。 表 4 资源利用率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计算方法 数据项 数据要求 业务高峰期 CPU 负载 率峰值小于50% 业务高峰期CPU负载率峰值若小于50%, 取值为1,否
15、则取值为0。 1 资源利用 率 指标分值 =100-业务高峰 期CPU负载率峰值小于50% 50-建成3年内下线50 建成3年内下线 若信息系统建成3年内下线,取值为1, 否则取值为0。 2.4 5.2.4 技术先进性 评估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新方法、新技术情况,见表 5。 表 5 技术先进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计算方法 数据项 数据要求 国家级科技奖数量 指标中提及的奖项、专利、论文、标准均 为已获得或已发布的奖项、专利、论文、 标准,且应与信息化项目相关。 省部级科技奖数量 发明专利数量 实用新型专利数量 SCI论文数量 EI论文数量 国家标准数量 1 技术先进 性 指标分值=国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2014-2019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 2014 2019 电力 信息化 项目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