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5301 T 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 植物应用推荐名录.pdf
《DG5301 T 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 植物应用推荐名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G5301 T 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 植物应用推荐名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地方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经昆明市政府批准,2018年5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关于下达两个滇池湖滨湿地管理昆明市地方规范制定项目增补计划的通知(昆质监通201873号),同意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牵头,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起草制定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两个地方 标准。(二)牵头单位、起草单位牵头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起草单位: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三)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黄育红女总工/高工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项目组织,收集资料,整体策划主笔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何锋男高工昆明市
2、滇池生态 研究所收集资料,主笔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潘珉女湖泊室主任/高工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收集资料,主笔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 2 李杨男工程师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收集资料,主笔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杜劲松男所长/正高工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项目管理李滨男工程室主任/高工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收集资料,参编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滇池生态建设工作,在着力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同时,2008年起启动了推进滇池“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在环湖区域规划并实施湿地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已建成环湖湿地5
3、万亩,在滇池的演化历史进程中首次实现了“湖进人退”。事实表明,滇池湿地建设对修复滇 池生态、改善滇池水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十三五”期间计划恢复与建设湿地7085亩,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滇池湖滨湿地恢复与建设,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形修整、植被涵养恢复、布水系统构建、生物多样性调节、入湖污染负荷削减、泥沙沉降、区域景观改善等措施,为“高原明珠”构建一道生态保护屏障,对提高滇池水污染治理成效、以及提升昆明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是在已经建设完成的湿地建设项目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方法欠科学、生态 系统不协调、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使得湖
4、滨湿地功能发挥不充分,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 3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思想,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奋斗目标。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早日把昆明打造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青山保卫战、田园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滇池湖滨湿地恢复与建设,切实提高滇池湖滨湿地自然修复功能,既是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市 委、市政府关于生
5、态文明建设各项部署的重要抓手。为确保滇池治理的成效,云南省颁布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先后制定了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和滇池湖滨生态带植物物种推荐名录等文件,上述条例和文件的贯彻与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或标准作为技术支撑。为此,在对已建成的滇池湖滨湿地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滇池湖滨湿地恢复和建设的实际需求,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出了编制滇池湖滨湿地建设系列标准的计划,并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决定先期启动滇池湖滨湿地建设 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两项标准的编制。在滇池湖滨湿地的建设中编制湿地建设和监测的技术规范,有利于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滇
6、池湖滨湿地恢复和建设项目,实现滇池保护与治理的目标。通过制定规范、应用 4 规范、落实规范,既能统一昆明市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和管理行业的规划设计行为,又能给施工方、监督方和管理方提供技术依据,推进昆明市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以及建设和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国湿地建设日新月异,行业规范性管理凸显重要,部分省、市在参考一些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高于行业标准、有针对性的地方标准,如北京市2015年12月发布了湿地恢复与建设技术规程(DB11/T 1300-2015)地方标准。云南省发布了高原湖泊区域人工湿地技术规范(DB53/T 3062010)和湿地生态监测(DB53/T 6
7、53-2014) 两项地方标准,DB53/T 3062010是对云南省所有高原湖泊人工湿地技术所做的规范,为人工湿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DB53/T 653-2014提出的监测内容,也可为云南湿地监测内容及方法提供很好的指导。上述两项云南省地方标准均为针对全省湿地建设的普遍要求而制定,未能充分满足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和监测方面的现实需求。为了进一步规范滇池湖滨湿地的规划、设计、审批、建设和运行管理等行为,昆明市将围绕滇池湖滨湿地编制和完善系列标准。本次先行编制的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和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两项标准在衔接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的基础上,结合
8、昆明市多年来滇池湖滨湿地项目实施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明确了滇池湖滨湿地的功能分区、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图纸要求,规范了建设内容,提出了 5 滇池湖滨湿地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等,将为规划、设计、审批、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以更好的操作性和适宜性,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指导和规范湿地修复与建设,同时也将在云南省湖泊治理中的湿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三、主要起草过程自2008年起,昆明市持续开展滇池环湖“四退三还”生态建设,截止目前,在滇池初步建成湖内湿地11904亩,河口湿地2570亩,湖滨湿地18250亩,湖滨林地18224亩。滇 池湿地恢复
9、与提升改造还在持续开展。自2013年起,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开始对建成湿地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跟踪监测。在2017年9月下旬,受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委托,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起草了昆明市滇池湖滨湿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含4个附则)(以下称“建设与管理办法)。至2018年3月期间,多次召开会议,反复听取专家意见,修改完成初稿;同时发函至市法制办、市环保局、沿湖各区滇管等单位、部门征求意见,形成修改稿。2018年3月15日,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设与 管理办法”,会议提出将“建设与管理办法”附则中的相关内容按照昆明市地方规范管理办法编制成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和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两个地方规范。昆明
10、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高度重视地方性规范编制工作, 6 在2018年4月和5月,多次组织主要编制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编写的技术培训。2018年5月,起草小组全面分析收集资料、指标数据,并结合沿湖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和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规范标准框架。2018年5月,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和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等两个滇池湖滨湿地项目列入年度制定项目增补计划。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分别成立了规范编制起草领导小组和规范起草工作组,起草工作全面展开。 2018年6月中旬,起草小组按照地方规范的编制结构和编写要求,从总则、术语、设计要求、主要建设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G5301 39-2019 滇池湖滨湿地 植物应用推荐名录 39 2019 湖滨 湿地 植物 应用 推荐 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