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pdf
《DB63 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A 47 备案号:55150-201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 2017 - 06 - 20 发布 2017 - 09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5792017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防灾计划 . . 1 5 服务组织 . . 2 6 信息员队伍 . . 3 7 监测与服务设施 . . 3 8 防雷装置安装 . . 4 9 科普培训与宣传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2、 乡(镇)村(社)气象科普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6 参考文献 . . 8 DB63/T 1579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凤霞、童玉珍、李海红、张海珍、刘蓉娜。 DB63/T 15792017 1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3、。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952 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气象灾害 指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冰雹、霜冻、低温、高温、雷电、大风、沙尘暴、大雾、霾等所造成 的灾害。 3.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有发布权限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由名称、 图标、 含义和防御指南组成。 4 防灾计划 4.1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建立在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基础上,包括等级标准及启动、 组织体系、应急预警机制、运行机
4、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应急终止等内容。乡(镇)气象灾害应急 预案应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备案。 4.2 气象灾害应急计划 4.2.1 乡(镇)按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要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并采取应急措施。 DB63/T 15792017 2 4.2.2 乡(镇)每年至少组织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当地群众参加 1 次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的,与 气象灾害相关的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应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 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 4.3 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 4.3.1 乡(镇)、村(社)应在气象等有关专家的指导
5、下,负责调查和提供风险图所需的基础性资料, 委托相关服务机构绘制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实施。 4.3.2 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应标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地点、灾害影响的范围、可能被影 响的重要设施与建筑物、相对较安全的区域、紧急转移路线、防灾减灾资源、防灾减灾对策等信息。 5 服务组织 5.1 总体原则 乡(镇)按照气象信息服务站 “六个有”即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 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立,并纳入乡(镇)统一管理;村(社)根据人口密度、经济状况、 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等因素,按不同的设施、功能建立气象信息服务
6、点。 5.2 职能要求 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负责管理本辖区信息员队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气象信息服务。 村(社)气象信息服务点负责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转发,气象灾害预报警报的接收发送,协助 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工作。 5.3 人员要求 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人员以气象协理员为主,民政、国土、水利等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村(社)气象服务点人员由村(社)气象信息员为主,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村干部、大 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 人员变更应及时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5.4 场所设置 可设在乡(镇)基层党政组织或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可与乡(镇)办事大厅、农(牧)区综 合信
7、息服务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农(牧)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用,并悬挂统 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标牌。 村(社)气象服务点统一纳入村(社)办公机构。 5.5 装备配置 配备一台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一套,气象电子显示屏或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一种,以及 电视机、机顶盒、打印机等信息设备。 5.6 管理制度 制定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设备管理、信息审查、信息员职责和考核指标等方 面的管理制度。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公开。 DB63/T 15792017 3 村(社)气象信息服务点应建立工作制度,包括服务站建设、预警信息传递、信息报送、气象 设施维护。 5.
8、7 定期活动 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涉农(牧)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 维护气象信息橱架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反馈农(牧)民气象服务需求。 5.8 长效机制 稳定的资金保证。所需资金主要用于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员补助等方面。争取地方专项资 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公益性服务需要。 6 信息员队伍 6.1 人员配备 每个乡(镇)配备 1 至 2 名气象协理员,由乡(镇)政府指定相关工作人员担任或兼任。 每个村(社)配备不少于 1 名气象信息员,气象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村干部、 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 6.2 职责要求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
9、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等手段进行气象科 普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为农(牧)民提供气象知识、 农(牧)牧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牧)民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 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电脑、网络、乡村预 警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及时从中国兴农网和当地农网中获取农牧经济信息,为农(牧)民提 供生产经营相关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支持农(牧)产品产供销业务, 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 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每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 1579 2017 气象 防灾 减灾 能力 建设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