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644-201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pdf
《DB51 T 2644-201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644-201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1 DB51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44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1 5 功能和类型 .2 6 步道建设 .2 7 配套服务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现状调查类别表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步道标识标牌 .7 参考文献 .8 DB51/T 2644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2、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佳、吴晓青、邓晓蕖、李太兵、张黎明、黄艳梅、尹学明、陶骥、陈勇、罗 希。 DB51/T 2644 2019 1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康养步道建设的基本原则、功能和类型、步道建设、配套服务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森林康养基地康养步道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LY/T 2790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 DB 51/T 2261-2016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基础设施 DB 51/T 2262-2016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资源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康养 forest health care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 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
4、,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3.2 康养步道 health care trail 以森林康养资源为依托,促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在森林康养基地内修建的用以开展调适机能、修身 养性、康体健身、自然教育等森林康养活动的场所。 4 基本原则 4.1 步道建设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限,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步 道及其附属设施应与自然充分融合,把生态与景观保护放在首位。 DB51/T 2644 2019 2 4.2 按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教育、森林游憩、森林休闲五大功能建设不同类型康养步道,满足 不同康养参与者的需求。 4.3 步道建设宜以现有林间步道、护林
5、防火道和生产性道路等为基础,相关材料、施工工艺应易于施 工建设、方便后期维护管理,并合理采用体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要求的新材料。 4.4 步道建设应选用防滑路面材料和安全技术工艺,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完善步道标识标牌系统、 应急救助系统及监控等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保证步道使用安全,保障康养参与者人身安全。 5 功能和类型 5.1 步道功能 5.1.1 森林康养功能 保健养生、慢性病康复、养老。 5.1.2 森林体验功能 森林感受、观察、认知、探索。 5.1.3 森林教育功能 森林教育、湿地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 5.1.4 森林游憩功能 森林观赏、徒步、散步、小憩。
6、 5.1.5 森林休闲功能 休闲放松、释放压力。 5.2 步道类型 5.2.1 康复疗养步道 康复疗养步道选址于植被丰富,植物精气、负氧离子浓度高的区域,步道建设及配套服务设置有利 于调适机能及促进慢性病康复主要目的的实现,服务对象以康复患者、身心障碍类患者、老年人为主。 5.2.2 保健养生步道 保健养生步道选址于植被较丰富,景观多样,植物精气、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的区域,步道建设及配 套服务设置有利于健康养生、休闲放松及释放压力主要目的的实现,服务对象以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 为主。 5.2.3 自然教育步道 自然教育步道选址于自然环境优美、植被良好,动植物品种丰富,适合开展自然知识科普教育的区
7、 域,步道建设及配套服务设置有利于观察、体验、教育主要目的的实现,服务对象以未成年人为主。 6 步道建设 DB51/T 2644 2019 3 6.1 线路布局 6.1.1 现状调查 参照 LY/T 2790,对新建步道和拟利用道路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步道穿越区域的自然资源、康养资 源、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现状等。详见附录A。 6.1.2 穿越区域 6.1.2.1 步道建设应统一选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段组织实施。 6.1.2.2 步道全长70%以上路段应穿越森林,穿越处林分郁闭度应介于0.40.8之间,注意树林的明 暗高低。 6.1.2.3 步道穿越区域的负离子浓度、空气细菌含量、
8、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天然照射贯穿辐 射剂量水平等环境条件应符合DB 51/T 2262-2016第6项要求。 6.1.2.4 步道应优先穿越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林分、森林景观多样区域,并充分利用湖、溪、沟、河景 观特色,丰富沿途景观。 6.1.2.5 康养步道不得穿越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 和遗产地等自然保护地中法律法规禁止穿越的区域。 6.1.3 线路设置 6.1.3.1 步道起点、终点应与森林康养基地内交通性道路有便捷联系。 6.1.3.2 步道设置应顺应自然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曲直变化。 6.1.3.3 步道按形态分为线形、环形、网状三类形
9、状;按作用分为主线、支线、环线和连接线四类结 构,统筹建设康养步道综合体系。 6.1.3.4 步道设置坡向以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为宜,并避开强光强风地段。 6.1.3.5 步道应按 DZ/T 0286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环境安全,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 等地质灾害隐患。 6.1.3.6 步道应设置在电话信号覆盖区域。 6.1.3.7 步道路线设置应易于救援队救援、救护,方便康养参与者从步道进行撤离。 6.2 修建与维护 6.2.1 步道修建 6.2.1.1 参照DB 51/T 2261-2016 第4.2项要求,步道宽度宜为1.2 m2.0 m,应尽量减少台阶设置。 6.2.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644-201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康养步道 2644 2019 森林 基地 建设 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