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640-2013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pdf
《DB51 T 1640-2013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640-2013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3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2013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 2 5 栽培管理技术 . . 2 6 采收与采后处理 .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天麻生产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 . 7 DB51/ XXXXX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2、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明、张兴国、程方叙、吕光华、牟志芬、李北川、杨言琛、罗霄、秦家安。 DB51/ XXXXX2013 1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麻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天麻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
3、标准 DB 51/T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 51/T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 51/T338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告2001年第4号令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麻 为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的块茎。 3.2 箭麻 具有顶生健壮花芽混合芽能抽苔开花的天麻成熟块茎。 3.3 米麻 由天麻种子萌发生长的或天麻种茎分生的鲜重小于2g的幼小块茎。 3.4 白头麻 由天麻幼小块茎膨大生长形成的
4、鲜重大于2g、并用做种源的较大块茎。 3.5 母麻 栽种白头麻生长后经箭麻抽茎开花或白头麻发出新块茎后形成的天麻母株残体。 3.6 原种 由有性繁殖或采集野生繁殖材料分离纯化培养的第一代天麻种茎或蜜环菌菌种。 DB51/ XXXXX2013 2 3.7 蜜环菌 为天麻块茎提供基础营养物质的、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ae)伞菌目(Hymenomycetes)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e)的兼性共生真菌蜜环菌Armi llariellamellea (Vahl.ex Fr.) Karst.菌种材料。 3.8 菌材 为蜜环菌和天麻块茎提供基础营养物质的阔叶杂木类树种的树干、
5、树枝及树叶材料,其中,主要用 于蜜环菌菌种扩大培养的、直径5cm的树枝为菌枝,用于 天麻块茎生长所需营养和水分供给的、直径 5cm10cm较大树枝及树干为菌棒。 3.9 菌窖 为天麻块茎生产所需菌枝和菌棒的蜜环菌生长提供的培育坑窖。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DB51/T336的规定。 适宜于盆周山地海拔800m-1800m常年多雨雾的阴湿凉爽气候,产区年平均气温12左右,冬季-5 ,夏季28,空气相对湿度70%90%;年降水 量1000mm;以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pH5.06.5、 坡度5 10 、排水良好的无杂菌污染的砂质壤土或疏松基质为宜。 5 栽培管理技术 本规程主要采用块茎+蜜环菌+
6、菌材无性繁殖方法。 5.1 选地、整地 应选择水源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和结构良好、常年保持湿润的砂质壤土 或腐殖土,栽培场地宜平,砍去过密的树木和竹子,拣去树根、石块等杂物。忌重茬连作和熟地种植。 5.2 菌材培养 5.2.1 培菌材料选择 5.2.1.1 蜜环菌 应选择海拔1300m的优质高产、块茎品相好的野生天麻的共生健壮的野生蜜环菌原种,或蜜环菌 商品菌种。 5.2.1.2 菌材 选择青冈、板栗、桤木、桦树等杂木类阔叶树种做菌材。 5.2.2 菌枝培养 5.2.2.1 规格及用量 将菌枝斜砍成6cm25cm长的短枝;菌窖每层5kg8kg/m 2 。 5.2.2.2
7、菌种来源及用量 DB51/ XXXXX2013 3 蜜环菌纯菌种,2瓶/m 2 ,或野生蜜环菌菌种适量。播种前可将树棒、树枝用0.25%硝酸铵水溶液浸 泡24h。 5.2.2.3 培养时间 冬栽天麻5月6月,春栽天麻7月8月。 5.2.2.4 培养方法 挖深50cm,长宽各1m的菌枝培养窖,先将坑底铺 1cm厚的半腐殖化的无杂菌污染的湿树叶,将待培 养的菌枝铺上一层,再将已经培养好的菌枝铺上一层,然后再铺一层待培养的菌枝,用洁净砂土(疏松 土壤或培养基质)填实(实而不紧),浇水至湿润,盖土厚度1cm,再撒湿树叶;培养窖依次堆放45层菌 枝后,浇透水;再在上层盖土或疏松基质,厚度10cm15cm
8、,最后用树叶或稻草秸秆覆盖。 5.2.2.5 培养温度和时间 菌枝培养适宜温度为2225,培养时间40d45d。 5.2.3 菌棒培养 5.2.3.1 规格及用量 将菌棒锯成长约50cm的木棒,在棒上砍2至3排鱼鳞口,深度达木质部,鱼鳞口间距2.5cm3cm;每 个菌窖的菌棒不超过150根。 5.2.3.2 菌种来源及用量 选择培养符合要求的菌枝或野生采集的优质蜜环菌菌种适量,或蜜环菌纯菌种2瓶/m 2 。 5.2.3.3 培养时间 冬栽天麻6月8月,春栽天麻9月10月;6月10月可边砍菌棒边下窖培菌,立冬至惊蛰期间需在 砍断菌棒后的20d30d下窖培菌。 5.2.3.4 培养方法 将菌种材料
9、紧贴于菌棒的鱼鳞口,在每个菌窖间需设置宽20cm 隔离带。主要培养方法有: 固定菌床法: 菌窖深30cm40cm,宽1.2m,长度不定。先在坑底铺一层湿树叶或疏松基质,厚度约 1cm,平铺依次摆放菌棒,填半沟砂或疏松基质,在菌棒间斜放菌枝3个至4个,使菌枝两端分别紧贴于 两菌棒鱼鳞口处, 再放鲜树枝数节, 盖土至棒平, 用水浇湿; 同此法再依次摆放一层菌棒, 覆土厚度5cm 6cm封顶,最后用树叶或稻草秸秆覆盖。 坑培法: 菌窖深50cm,长2m,宽1.2m1.5m。坑底平而疏松,先浇水,坑底浸透干后,撒湿树叶或 疏松基质,厚约1cm,再将菌棒依次平铺放好,棒间距约1cm,用砂土或疏松基质回填
10、至半沟时,在每根 菌棒的两侧及两端摆放8个至10个菌枝,再盖土1cm1. 5cm,摇动菌棒,压实(实而不紧),用水浇湿。 再铺放第2层,上下两根菌材要错开;同法依次铺放3层至5层菌棒,每层均需用水浇湿,在上层盖土或 疏松基质,厚度10cm15cm,最后用树叶或稻草秸秆覆盖。 菌棒培菌所用菌种最好选用以上培育好的优质菌枝, 也可直接采用野生优质蜜环菌或蜜环菌纯菌种 培育菌棒。 5.2.3.5 培养环境条件和周期 DB51/ XXXXX2013 4 菌窖培养适宜温度1824,基质含水量50%70%,培养60d90d。 5.2.4 菌材质量要求 培育好菌棒和菌枝上需均匀分布较多棕红色的蜜环菌菌索,菌
11、索生长粗壮、旺盛、有弹性、尖端生 长点呈黄白色,无黑色空软的老化菌,无杂菌感染和虫害。 5.3 天麻栽培 5.3.1 种麻选择 应选择野生或野生抚育或有性繁殖的健壮完整白头麻原种做种麻。 5.3.2 栽培时间 冬栽天麻(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以土壤封冻以前为宜,春栽天麻(2月3月)从土壤解冻后(气温0 10)立即进行。 5.3.3 栽培技术 5.3.3.1 菌窖规格 在栽培地挖窖,窖深30cm40cm,宽60 cm70cm,长1m3m。 5.3.3.2 菌棒摆放层次 海拔1000m的菌窖适宜放置1层菌棒,1000m的菌窖适宜放置2层菌棒。 5.3.3.3 用种量 选择符合要求的健壮白头麻栽种
12、,单层菌材的种麻用量约0.5kg/m 2 ,双层约0.75kg/m 2 ;每个天麻栽 培窖摆放菌棒以20根-30根为宜。 5.3.3.4 栽培方法 将窖底土挖松,深8cml0cm,整成斜坡形,上 垫一层5cm厚的洁净基质(细土或河砂、页岩、生土 等),再铺3cm6cm厚的湿润的培养料或腐殖土、树叶,菌材顺坡排放,间距6cm8cm;菌材摆放完后, 菌材间隙用培养料或腐殖土填充,埋没1/2时, 即可直接栽种白头麻,或播前将白头麻芽嘴尖端削去, 待伤口干后栽种。菌材间的种麻需错位摆放;种麻需紧贴菌材摆放,栽时在紧靠两根菌材两侧鱼鳞口的 中央,错位放入种麻1个,每个种麻相距15cm,菌材两端各放1个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640-2013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1640 2013 天麻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