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350-2018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pdf
《DB42 T 1350-2018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350-2018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0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 42/T 1350 2018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ning Wasteland Slope Greening (报批稿) 2018 - 05 - 08 发布 2018 - 08 - 08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 T1350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边坡绿化设计 . 2 4.1 设计原则 . 2 4.2 前期准备 . 3 4.3 设计方法 .
2、 3 5 边坡绿化施工 . 6 5.1 施工准备 . 6 5.2 坡面整治 . 6 5.3 绿化技术 . 6 6 边坡绿化养护 . 8 6.1 坡面覆盖 . 8 6.2 浇水 . 8 6.3 施肥 . 8 6.4 病虫害防治 . 8 6.5 补播(栽) . 8 6.6 防汛 . 8 6.7 防火 . 8 6.8 封禁管护 . 9 7 验收要求 . 9 7.1 工程中间验收 . 9 7.2 工程竣工验收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设计方案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常用植物种类及生长习性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采 矿废弃地边坡
3、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和方法 . 14 DB42/ T1350 2018 II DB42/ T1350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提出 。 本标准 由湖北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黄石市林业局 、 湖北丰禾源生态绿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涛、石章胜、杨旭、尹晓蛟、王喜范、涂惠芸、张起风、 石林瞾 、王恒彪 、白琳 。 DB42/ T1350 2018 1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矿废
4、弃地边坡绿化 设计、施工、养护、验收等 技术 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 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采矿废弃地边坡 mining wastelands slope
5、 露天采矿造成山体破损、岩石裸露而形成的边坡。 3.2 边坡绿化 slope greening 通过人工覆绿措施实现坡面生态植被恢复 或重建 。 3.3 坡率(坡比) slope ratio 山坡坡顶至坡脚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 3.4 植树宝 planting tool 一种 由菜园土和各种添加物组成 的 圆饼状 容器 , 可 促进树木生长 。 3.5 DB42/ T1350 2018 2 生态袋 ecological bag 由 聚丙烯( PP)或者聚酯纤维( PET)为原材料制成的无纺 土 工 布加工而成 ,并填充 种植土 用于边 坡绿化的袋状物件。 3.6 植生袋 vegetatio
6、n bag 由尼龙纤维 网、无纺布、 植物种子 、 木浆纸 四层 叠加而成 , 并填充 种植土 用于边坡绿化的袋状物件。 3.7 植生基质 planting material 将有机质、土壤改良剂等添加物,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喷播专用基质。 3.8 客土喷播 soil dressed spray-seeding 以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流为输送载体, 将 客土 (泥炭土 与各种添加物的混合物 ) 和 植物 种子混合均匀, 利用专用机械设备 将混合物料喷射 到 有挂网 的 坡面 上 的绿化方法。 3.9 液压 喷播 hydraulic spray-seeding 以 高压水流 为输送载体, 将 植物种子
7、、木纤维、保水剂、粘合剂 等与水充分混合后 ,利用专用机械 设备 喷射 到坡面 上 的绿化方法。 3.10 燕巢(鱼鳞坑)绿化 fishscale-shaped pit greening 在边坡 上 通过 悬挂鱼鳞状预制件或 以 修筑种植 巢 的形式创造植物生存环境, 在巢内 栽植 植物 的绿化 方法 。 3.11 板槽(飘台)绿化 trough plate greening 在石壁上 通过 安装 种植槽 的形式创造植物生存环境 ,在槽内 栽植 乔 、 灌 及爬藤植物 的绿化方法 。 3.12 垂直 绿化 vertical greening 在 石壁 顶部和底部,栽植攀援性和垂吊性的藤蔓植物,
8、以遮蔽岩层陡壁,达到美化环境的绿化方法 。 4 边坡绿化 设计 4.1 设计 原则 DB42/ T1350 2018 3 边坡的绿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 构建 近自然 植物群落景观 ,防止外来种 侵入 ; 安全生产。 通过结合 削坡减载、设挡土墙、植物恢复等措施 ,确保修复后边坡安全稳定 ; 成本控制。 就地取材,减少工程量和投资成本 ; 因地制宜 。根据 场地特征 采取 植被恢复工程措施,优选乡土植物,彰显地域特色。 4.2 前期准备 4.2.1 图纸及相关资料准备 在工程开始之前,需完成以下资料准备工作: 收 集边坡及相关工程设计文件 ; 调查周边类似工程实施情况及效果 ;
9、征求建设单位的相关意见。 4.2.2 植物资源调查 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 调查工程地周边植物群落类型、优势种的分布、生长状况 ; 调查植物种苗供应状况。 4.2.3 地形、地质及水文调查 工程开始前,需要掌握周边的地形、地质及水文等详尽数据信息。调查内容包括: 调查边坡坡度、类型、坡高、坡向、 地层、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程度、 有无涌水等 ; 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分析。 4.2.4 气象资料 调查 施工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包括: 年平均降水 量、主要降水分布月份 等 ; 月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无霜期 等 ; 极端风速、常年风向等。 4.3 设计 方法
10、4.3.1 边坡绿化 设计方案 不同类型采矿废弃地边坡 绿化 设计方案 见附录 A。 4.3.2 边坡绿化 设计要点 4.3.2.1 客土喷播 采用客土喷播法进行边坡绿化应 掌握以下操作要 点 : 适用于坡度 70的 岩 质边坡 ; 硬质岩边坡主锚杆选用 14 螺纹钢,辅助锚杆选用 12 螺纹钢; 软质岩 边坡主锚杆选用 50 杉木杆,辅助锚杆选用 30 杉木杆 ; 根据钻孔结构和岩层特性选配金刚石钻头进行钻孔,钻头 选择长度为 20 cm,钻孔孔径为 5 cm,深度比设计锚 杆长度深 20 cm; 使用 14#的镀锌铁丝网,孔径 5 cm5 cm; DB42/ T1350 2018 4 现浇
11、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的设计应符合 GB-50010 和 GB-50204 的有关规定 ; 4.3.2.2 液压喷播 采用液压喷播法进行边坡绿化应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适用于坡度 70的 软 质 岩 边坡 ; 木纤维使用量 200 g/m2; 液压喷播厚度 1 2 cm。 4.3.2.3 生态袋绿化 利用生态袋绿化应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适用于 45 90的 岩质 边坡 ; 制作生态袋的无纺 土工布质量 120g/m2,断裂强力 7.5N/m2; 生态袋在氙灯老化后拉伸强度保留率 70%。 4.3.2.4 植生袋绿化 适 用于 坡度 70、 对结构和稳定性要求不 高的 岩质 边坡 。 4.3.2.5
12、燕巢(鱼鳞坑)绿化 燕巢(鱼鳞坑)绿化有以下工艺特点: 适用于坡度 70、 有较大石缝 、 不规则小平台或微凹处 的 硬质岩边坡; 燕巢 间的水平距离(坑距)为 1.5 m 3.0 m(约 2 倍坑的直径),上下两排坑的斜坡距离(排 距)为 3 m 5 m, 坑深度 0.2 m 0.4 m,土埂中间部位填高 0.2 m 0.3 m,内坡 坡率 1 0.5, 外坡 坡率 1 1,坑埂半圆内径 1 m 1.5 m,埂顶中间高于两头 。 4.3.2.6 板槽(飘台)绿化 板槽 (飘台)绿化在施工工艺上应遵循如下要点: 适用于 坡度 70、 坡体 高 、坡壁 光滑的 硬质岩 边坡 ; 板槽与坡面成 4
13、5, 上下两层 板槽 间距 3 m。 4.3.2.7 垂直 绿化 垂直绿化应满足以下工艺条件: 适用于坡体高度较低 、 坡面中间较光滑且陡峭 、 坡脚和坡顶残留部分浅层土壤的 硬质岩 边坡 ; 景观植物悬挂网应具有隔热功能。 4.3.3 植物选择 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 以低矮灌木 (如胡枝子、火棘 等 ) 、地被植物 (如 狗牙根 、白车轴草 等 ) 和草本植物 (如紫花 苜蓿、 高羊茅等 ) 为主,注重垂直层次, 做到乔、灌、草、藤 合理 搭配 ; 草本植 物种子质量 符合 GB 6142 中 的 规定,木本植物种子质量 符合 GB 7908 中 的规定 ;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
14、常用植物种类参见附录 B。 4.3.4 种子播种量 播种量计算公式 为: DB42/ T1350 2018 5 W = DQ/( 1000CPR) ( 1) 式中, W 植物种子的播种量( g/m2); D 期望的植株密度(株 /m2); Q 种子千粒重( g),即以 g表示的一千粒风干状态的种子的重量; C 校正率,即根据种子层喷播厚度、平整度等 对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 而确定,应为 0.7 0.9。 P 种子纯度( %),即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 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R 种子发芽率 ( %) ,即供试样品中发芽种子粒数所占的百分比 。 4.3.5
15、 种子配比 边坡的坡度影响 植物 种子的成活率,不同坡度采用的种子配比不同,根据坡度将种子配比方式分为 两类: 坡度为 45 70的边坡采用灌草型或全草型 种子配比 进行边坡绿化,其中灌草型中草本植物 比例为 30 % 40 %; 坡度 45的边坡采用乔灌草型或灌草型 种子配比方式 进行边坡绿化,其中乔灌草型中乔木比 例为 25 % 30 %、草本植 物比例 40 %,灌草型中草本植物比例为 30 % 40 %。 4.3.6 基材要求 植生基材应满足: 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总空隙度 40 %,容重在 0.8 g/cm3 1.2 g/cm3,有效持水量 40 %, 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保水性和保肥
16、性 。 植生基质的比例 30 %。 其中 有机物含量为 40 % 50 %, N+P+K 5 %, pH 值为 6 7.5。 坡度 70时固化剂用量 0.8 Kg/m2 1 Kg/m2,坡度 70时固化剂用量 1 Kg/m2 1.3 Kg/m2。 干后不出现明显的收缩和龟裂,不板结,不出现明 显的分层现象 。 4.3.7 灌溉系统 4.3.7.1 坡度 70的边坡采用 喷灌系统 。 主管采用 50 PVC 管,支管和分支管分布采用 40、 20 PVC 管,主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和分支管沿等高线布置,采用立柱式喷头方式,喷头高于坡面 70 cm 90 cm,在次管上安装喷头、就近自来水取水,
17、高压水泵送到坡顶蓄水池。 4.3.7.2 坡度 70的边坡采用 滴灌系统 。 主管采用 100 PPR 管,次管分别采用 75、 40、 20 PPR 管,在次管 20 PPR 管上打孔进行滴灌,孔距 20 cm,孔径 1 mm,随槽板走向布置。 4.3.8 排水系统 4.3.8.1 在边坡坡顶线外 2 m 3 m 沿山顶坡面走势设置截水沟将雨水直接引至山底,沟内排水坡度 0.5 %,采用 M10 水泥沙浆挤浆法砌筑浆砌块石,坡顶截水沟底宽 60 cm、 深 60 cm、 厚 20 cm,间隔 15 m 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 2 cm 2.5 cm,内用沥青麻丝填塞,沟底具体标高结合现场实际情
18、况确定 。 4.3.8.2 在山体边坡中部增设一道截水沟,截住山坡上端流水,并安装固定的下水管,将其引至山下 修建的蓄水池备用 。 4.3.8.3 山体存在涌水(即在自然状态下,水从坡体空隙中涌出的现象),在涌水处设置纵向排水管, 将其引至山下修建的蓄水池备用 。 4.3.8.4 坡面坡脚线外 2.5 m 处建排水沟,排水沟深 60 cm、 宽 50 cm,具体根据边坡坡面的迎水面大 小 调整排水沟尺寸, 迎水面大、暴雨频率大的可适当加宽加深 ; 浆砌块石厚 25 cm,由 M10 水泥砂浆挤 DB42/ T1350 2018 6 浆法砌筑 ; 砌筑坡脚排水沟时要预留滤水口,靠边坡侧采用土工布
19、或鹅卵石隔档 ; 排水沟每 15 m 设一 条伸缩缝,缝宽 2 cm 2.5 cm; 排水沟底部嵌入基岩 25 cm。 5 边坡绿化施工 5.1 施工准备 5.1.1 施工单位对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堆料场地和生活设施位置等 进行现场勘查,并与业主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进行资料对接 。 5.1.2 施工单位根据施 工设计方案、合同要求和现场勘查情况,编制施工 方案 ,并按规定进行报批; 准备施工设备、材料,并按规定现场报验。 5.1.3 施工单位 在工程开工前 对 所有相关 人员进行 岗前 安全 和技术 培训。 5.2 坡面整治 5.2.1 清坡前修建一道高 8 m 以上
20、的竹排脚手架防护栏和两道高 5 m 以上的防护堤 。 5.2.2 清理边坡开口线以上原始边坡面 1 m 1.5 m 宽植物枝干 。 5.2.3 对边坡的浮石、碎裂岩、松动岩块、楔形岩、活动性危岩进行清理排险并平整坡面,保证施工 前坡面的凹凸度平均为 10 cm,最大不超过 15 cm,对光滑岩面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 以免客土下滑 。 5.2.4 对明显凸出部位,进行击落,对低洼处适当覆土夯实回填或以植生袋装土回填,以填至反坡段 消失为准,对于明显凹进部位进行填补,用风镐将需填补处凿出麻面,深度不小于 1 cm,冲洗干净用 M7.5 砂浆填平 。 5.2.5 岩石边坡本身不稳定,采用
21、预应力锚杆锚索进行加固处理 。 5.2.6 对局部发育 的 顺坡向节理面且倾角小于边坡角的部位,采取人工清除危岩体 和 锚杆加固边坡体 相结合的 方式 。 5.2.7 对大体积孤石采取微爆破方式清除, 操作应 符合 GB 6722 中 的规定 。 5.3 绿化技术 5.3.1 客土喷播 5.3.1.1 锚杆安装稍向上倾,与坡面夹角 95 100,按间距 1 m1 m 梅花形布置主 锚杆和辅助锚杆, 坡顶部按间距 80 cm80 cm 进行两排加密加长处理,外露长度 10 cm,在坚硬岩面上锚杆嵌入深度为 20 cm 30 cm,在松散石堆的稳固坡面上木质锚杆嵌入深度为 150 cm 200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350-2018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 1350 2018 采矿 废弃 地边 绿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