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7 T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T 1 ICS67.060 X 11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 DB37/T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07-01-08 发布 2007-02-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660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振文 贺明荣 王开运 聂俊华 李增嘉 王振林 王东 张永丽 I DB37/T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中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有关定义、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藏、副产 品处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
2、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的生产。 附录 A 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附录B 为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5-1995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6-1995 小麦赤霉
3、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GB/T 178921999 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 GB/T 17980.108-200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 108 部分: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 NY 525-2002 有机肥料标准 NY 5301 2005 无公害食品 麦类及面粉 NY/T 53 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LY/T 1233 1999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LY/T 1236 1999 森林土壤有效钾的测定 LY/T 1265 1999 森林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612-2002 小麦
4、蚜虫测报调查规范 NY/T 613-2002 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614-2002 小麦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615-2002 麦蜘蛛测报调查规范 NY/T 617-2002 小麦叶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12004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DB37/T 6602007 3.1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 3.2 高产水平 常年产量水平在 6000 7500kg/hm 2 。 3.3 中产水平 常年产量水平在 4500 6000kg/
5、hm 2 。 3.4 超高产水平 常年产量水平在 7500 9000kg/hm 2 。 3.5 晚播冬小麦 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 420 度日播种的冬小麦。 3.6 大穗型品种 单穗粒重 1.9g 及以上,每公顷穗数 450 万左右及以下。 3.7 中穗型品种 单穗粒重 1.11.8g ,每公顷穗数 525 675 万穗。 3.8 多穗型品种 单穗粒重 0.81.0g ,每公顷穗数 690 825 万穗。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8512004 的规定。 4.2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T 4
6、404.1 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准则 4.3.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 NY/T 496-2002 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肥料。 4.3.3 禁止使用不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 )的农家肥。 4.4 农药使用准则 4.4.1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89、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附录 A 规定了无公害优质强筋 小麦生产中的禁用农药品种;附录 B 列出了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 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
7、抗药性的 2 DB37/T 6602007 产生和发展。 4.5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5 栽培技术 5.1 播前准备和播种 5.1.1 合理施肥 优质强筋小麦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平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因土 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 高产与超高产水平条件下:0cm-20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1.0%,全氮 0.09%,碱解氮 70 mg/kg 80mg/kg,速效磷 20 mg/kg,速效钾 90 mg/kg,有效硫 12 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
8、,每公顷生产小麦 6000 kg 7500 kg9000kg,每公顷总施肥量:纯氮 180 kg 210 kg240kg , P 2 O 5 75 kg 93 kg 112.5 kg, K 2 O 75 kg 93 kg112.5 kg ,S 65kg ,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上述总施肥量中, 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的 30%50% ,钾肥的 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余下的 50 70的氮肥和 50%的钾肥。硫素采用硫酸铵或硫酸钾或过磷酸钙等形态肥料施用。 中产水平条件下: 0cm-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0.8%左右, 全氮 0.06% 0.08%,碱解氮
9、 60 mg/kg 70mg/kg,速效磷 10 mg/kg15mg/kg,速效钾 60 mg/kg80mg/kg ,有效硫 12 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 每公顷生产小麦 4500 kg6000kg,每公顷总施肥量:纯氮 180 kg 210kg, P 2 O 5 75 kg 105 kg, K 2 O 75 kg 105 kg, S 65kg,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上述总施肥量中,全部有机肥、磷 肥,氮肥和钾肥的 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余下 50%的氮肥和钾肥。硫素采用硫酸铵 或硫酸钾或过磷酸钙等形态肥料施用。 5.1.2 选用良种 选用品质达到优质强筋
10、小麦国家标准 GB/T178921999 、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 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强筋小麦良种。 5.1.3 种子处理 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包衣。 5.1.4 群体指标 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公顷 225 万270 万基本苗,冬前每公顷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2.3 倍2.5 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2.5 倍 3.0 倍,每公顷穗数 450 万左右;每穗粒数 45 粒左 右,千粒重 45 克左右;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公顷基本苗 180 万225 万,冬前总茎数为计 划穗数的 1.2 倍,春季最大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660-2007 无公害食品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660 2007 公害 食品 优质 小麦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