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675-2019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pdf
《DB11 T 1675-2019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675-2019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40 A 7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6752019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asic statistical of 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s information 2019 - 12 - 25发布 2020 - 07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6752019 I 目 次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2.1 术语 . 1 2.2 缩略语 . 1 3 基本规定 . 1 3.1 空间参照基准 . 1 3.2 成果内
2、容与格式 . 2 3.3 统计数据精度要求 . 2 4 基本统计要求 . 2 4.1 统计单元 . 2 4.2 统计指标 . 2 4.3 统计对象与内容要求 . 5 4.4 统计汇总要求 . 17 5 统计流程 . 17 5.1 数据预处理 . 17 5.2 统计单元提取 . 17 5.3 统计配置 . 17 5.4 统计计算 . 17 5.5 统计成果生成 . 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基本统计汇总报表 . 18 A.1 基本统计汇总报表目录 . 18 A.2 地形地貌汇总表 . 19 A.3 地形地貌(高程带)汇总表 . 20 A.4 地形地貌(坡度带)汇总表 . 21 A.5 植被覆
3、盖汇总表 . 22 A.6 植被覆盖(高程带)汇总表 . 23 A.7 植被覆盖(坡度带)汇总表 . 24 A.8 绿化林地覆盖情况汇总报表 . 25 A.9 绿化草地覆盖情况汇总报表 . 26 A.10 水域汇总表 . 27 A.11 裸露地汇总表 . 28 A.12 铁路与道路汇总表 . 29 A.13 房屋建筑区汇总报表 . 30 A.14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基础信息汇总表 . 31 A.15 单体建筑汇总报表 . 32 A.16 交通设施汇总报表 . 33 A.17 水务设施汇总报表 . 34 A.18 生态环境汇总报表 . 35 参考文献 . 36 DB11/T 16752019 I
4、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测绘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伯钢、王淼、刘博文、关丽、黄迎春、杨旭东、秦飞、李节严、 韩迪、麻晓男、龚芸。 DB11/T 16752019 1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的统计要求、统计流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中的基本统计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2.1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 1.1.1 统计单元 statistical unit 指对某一现象有关数据搜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活动的独立成分。 1.1.2 地理单元 geographic unit 地理因子在一定层次上的组合,形成地理结构单元,再由地理结构单元组成地理环境整 体的地理系统。 1.1.3 地理实体geographic entity 地理实体是地理数据库中的实体,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再也不能划分为同类现象的现象。 地理实体通常分为点状实体、线状实体、面状实体和体状实体,复杂的地理实体由这些类型 的实体构成。 1.1.4 构成比constituent ratio 构成比是表示统计对象内部各组成部分在
6、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即子类占其父类的比重。 1.1.5 占比proportion 占比是统计对象占所在统计单元面积的比重。 1.1.6 四至坐标 four point coordinate 地理单元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点的坐标。 2.2 缩略语 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 GDB 美国ESRI公司ArcGIS所使用的地理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 3 基本规定 3.1 空间参照基准 DB11/T 16752019 2 1.1
7、.7 地理国情数据成果应采用CGCS2000。 1.1.8 地理国情数据成果的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2 成果内容与格式 1.1.9 基本统计成果应包括数据集、报表及报告。 1.1.10 数据集成果应包括基本统计数据集、基本统计格网数据集、基本统计报表。 1.1.11 报表成果应包括基本统计汇总表,可采用电子表格格式。 1.1.12 报告成果应包括基本统计公报,可采用文字、图件、表格的电子文档格式。 1.1.13 基本统计数据集宜采用GDB格式,基本统计格网数据集宜采用文件数据库格式。 3.3 统计数据精度要求 1.1.14 平面坐标和高程单位为米,应采用四舍五入原则,并保留
8、到小数点后2位。 1.1.15 数据集中长度单位应采用米(m)、面积单位应采用平方米();文档类成果中长 度单位应采用千米(km),面积单位应采用平方千米(k);均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1.1.16 占比、构成比应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地表平整系数应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经纬 度宜以度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7位。 1.1.17 四至点坐标在数据集中应采用度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7位;在文档类成 果中应采用“度分秒”为单位。 4 基本统计要求 4.1 统计单元 基本统计单元应包括规则地理格网单元、行政区划单元、管理单元,环路、高程带、坡 度带、地貌单元和其他单元,应符合表1的规定
9、。 表1 统计单元与内容 统计单元 统计单元内容 规则地理格网 10km10km格网、1km1km格网、500m500m格网、100m100m格网1 行政区划 市级行政单元、区级行政单元、乡镇级行政单元 主体功能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禁止开发区域 规划管理单元 三城一区、首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老城区、浅山区、南部地区、新城 环路 (1)实心环路:二环内、三环内、四环内、五环内、六环内、六环外; (2)空心环路:二环内、二环至三环、三环至四环、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六环外 高程带 50m、50m,100m)、100m,200m)、200m,300m
10、)、300m,500m)、500m,800m)、800m,1000m)、1000m,1200m)、1200m,1500m)、1500m,2000m)、2000m,2500m) 坡度带 0,2)、2,3)、3,5)、5,6)6,8)、8,10)、10,15)、15,25)、25,35)、35-) 地貌单元 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 其他单元 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开发区、保税区 4.2 统计指标 1.1.18 点状要素进行要素个数、密度、距离、交通距离等基本指标的统计,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1 仅城市中心城区包含100m100m 格网。 DB11/T 16
11、752019 3 表2 点状要素统计指标 数据类型 统计指标 单位 指标含义及算法 点状要素 个数 个 统计单元内点状要素的个数,反映其数量特征。 密度 个/平方千米 统计单元内点状要素个数与统计单元面积的比值,反映其 空间聚集情况。统计单元内有n类统计对象,相应的个数 为c1, c 2, c i ,统计单元面积为S,对于第i(1i n) 类对象:点状要素密度:cdi = sci 距离 米 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大地线长度。 交通距离 米 连通道路网络的两个点之间的长度。基于常用的最短路径 路由算法Dijkstra算法,寻找最短距离下的路径长度, 再利用长度计算方法分段计算每个
12、路径的长度并累加求 和,即可得到交通距离。 1.1.19 线状要素进行要素密度、表面长度等基本指标的统计,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线状要素统计指标 数据类型 统计指标 单位 指标含义及算法 线状要素 密度 千米/平方千米 统计单元内线状要素长度总和与统计单元面积的比值,反 映其密集特征。统计单元内有n类统计对象,相应的长度 为l1,l2,li,统计单元的面积S,对于第i(1i n) 对象,线状要素密度:ldi = sli 表面长度 千米 以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为基础并考虑实际地形起伏沿地球表面累积的线状要素的长度。 1.1.20 面状要素进行要素个数、面积、表面面积、占比、构成比、四至
13、坐标、东西和南北 长度、平均高程、最高高程、最低高程、地表平整系数等基本指标的统计,应符合 表4的规定。 表4 面状要素统计指标 数据类型 统计指标 单位 指标含义及算法 面状要素 个数 个 统计单元内面状要素多边形的个数。 面积 平方千米 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上面状要素的面积。 表面面积 平方千米 以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为基础并考虑实际地形起伏沿地球表面累积的面状要素的面积。 DB11/T 16752019 4 表4 面状要素统计指标(续) 数据类型 统计指标 单位 指标含义及算法 占比 以百分比表示 统计单元内面状要素面积总和与统计单元面积的比 值。占比是统计对象占所在统计单元
14、面积的比重。例如, 林地面积占某县面积的比重。统计单元内有n类统计对 象,每类总面积为s1,s2,si,统计单元的面积为S, 对于第i(1in)类对象:占比: %100= ssSd ii 构成比 以百分比表示 同一统计对象内部的构成,即子类占其父类的比重,如 种植土地、林草覆盖的面积各占植被覆盖面积的比重。 统计单元内有n 类统计对象,每类总面积为s1, s 2 ,s n ,对于第i(1i n)类对象:面积构成比: sri = n i sss s + .21 100% 四至坐标 经纬度 统计单元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点的坐标。 东西和南北长 度 千米 统计单元东西方向长度和南北方向长度。 平均
15、高程 米 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统计单元内所有高程点的平均 值。计算公式如下: h= n1 n h 1 (p k ), k(1kn) h为统计单元内的平均高程,n为统计单元内DEM 栅格个数,h(p k )为第k点的高程。 最高高程 米 统计单元内所有高程点的最大值 最低高程 米 统计单元内所有高程点的最小值 地表平整系数 以小数表示 统计单元面积与地表表面面积的比值,反映地表的粗糙 程度。计算公式为: k= s p s s k为地表平整系数,S p 为单元内的面积,S s为单元内 的表面面积。 DB11/T 16752019 5 1.1.21 地理实体进行实体个数、长度、面积等基本指标的统计
16、,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地理实体统计指标 数据类型 统计指标 单位 指标含义及算法 地理实体 个数 个(条) 统计单元内地理实体的个数。 长度 千米 线状地理实体在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 面积 平方千米 面状地理实体在CGCS2000参考椭球面上的面积。 4.3 统计对象与内容要求 1.1.22 地形地貌的统计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地形地貌统计要求 统计对象 统计单元 统计指标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1200 地形 1210 高程信息 行政区划 高程带表面面积 高程带面积 占比 最低高程 最高高程 平均高程 地表平整系数 1220 坡度信息 同上 坡度带表面面积
17、坡度带面积 占比 1230 坡向信息 1100 地理单元 1130 自然地理单元 1133 地貌类型 行政区划 面积 表面面积 占比 1.1.23 植被覆盖的统计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植被覆盖统计要求 统计对象 统计单元 统计指标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覆盖层 要素层 0100 种植土地 (1) 规则地理格网 (2) 行政区划 (3) 管理单元 (4) 环路 (5) 高程带 (6) 坡度带 (7) 其他单元 表面面积 面积 占比 构成比 DB11/T 16752019 6 表7 植被覆盖统计要求(续) 统计对象 统计单元 统计指标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覆盖层 要素层 01
18、10 水田 同上 同上 0120 旱地 同上 同上 0130 果园 0130 乔灌果园 同上 同上 0132 藤本果园 同上 同上 0133 草本果园 同上 同上 0140 茶园 同上 同上 0150 桑园 同上 同上 0160 橡胶园 同上 同上 0170 苗圃 同上 同上 0180 花圃 同上 同上 0190 其他经济苗木 0191 其他乔灌经济苗木 同上 同上 0192 其他藤本经济苗木 同上 同上 0193 其他草本经济苗木 同上 同上 0300 林草覆盖 同上 同上 0310 乔木林 0311 阔叶林 同上 同上 0312 针叶林 同上 同上 0313 针阔混交林 同上 同上 032
19、0 灌木林 0321 阔叶灌木林 同上 同上 0322 针叶灌木林 同上 同上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同上 同上 0330 乔灌混合林 同上 同上 0340 竹林 同上 同上 0350 疏林 同上 同上 0360 绿化林地 同上 同上 0370 人工幼林 同上 同上 0380 稀疏灌草丛 同上 同上 0390 天然草地 0391 高覆盖度草地 同上 同上 0392 中覆盖度草地 同上 同上 0393 低覆盖度草地 同上 同上 03A0 人工草地 03A1 牧草地 同上 同上 DB11/T 16752019 7 表7 植被覆盖统计要求(续) 统计对象 统计单元 统计指标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20、 三级类 覆盖层 要素层 03A2 绿化草地 同上 同上 03A3 固沙灌草 同上 同上 03A4 护坡灌草 同上 同上 03A9 其他人工草地 同上 同上 1.1.24 水域的统计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水域统计要求 统计对象 统计单元 统计指标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覆盖层 要素层 1000 水域 (1) 规则地理格网 (2) 行政区划 (3) 管理单元 (4) 环路 (5) 高程带 (6) 坡度带 (7) 貌类型单元 (8) 其他单元 面积 占比 1001 水面 同上 同上 1010 河渠 同上 长度 面积及占比 实体个数 实体长度 1011 河流 同上 同上 1012 水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675-2019 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技术规程 1675 2019 地理 国情 信息 基本 统计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