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462.4-2018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pdf
《DB11 T 1462.4-2018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462.4-2018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30 B 44 备案号:60725-201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462.42018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 Laboratory animal Specification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art 4 : Experimental marmoset 2018 09 29发布 2019 01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462.4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检查
2、规则 . 2 5.1 检查频率 . 2 5.2 抽样要求 . 2 6 检查程序 . 3 7 临床病理学检查 . 3 7.1 外观检查 . 3 7.2 血液学检查 . 4 7.3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 5 8 解剖病理学检查 . 5 8.1 兽医影像学检查 . 5 8.2 安乐死 . 5 8.3 大体解剖 . 5 8.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 9 检查报告 . 6 9.1 检查报告书写要求 . 6 9.2 检查报告内容 . 6 9.3 检查报告确认 . 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血常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
3、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组织病理学标本取材规范 . 9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主要脏器解剖学特点 . 13 DB11/T 1462.42018 II 前 言 DB11/T 1462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实验用猪; 第2部分:实验用牛; 第3部分:实验用羊;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 本部分为DB11/T 1462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云晓、陈华。 DB11/
4、T 1462.42018 1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实验用狨猴病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规则、检查程序、临床病理学检查、 解剖病理学检查、检查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实验用狨猴的病理学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 828.42011 实验用小型猪 第4部分:病理学诊断规范 DB11/T 1462.12017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1部分:实验用猪 3 术语和定义 DB
5、11/T 146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11/T 1462.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实验用狨猴 experimental marmoset 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 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狨猴。 3.2 普通级实验用狨猴 conventional(CV) experimental marmoset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用狨猴。 3.3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用狨猴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exper
6、imental marmoset 除普通级实验用狨猴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的实验用狨猴。 3.4 兽医临床病理学 veterinary clinical pathology 用化学、微生物学、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患病动物的体液和组织等进行实验室分析,从而 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 DB11/T 1462.42018 2 DB11/T 1462.1-2017,定义2.2 3.5 兽医解剖病理学 veterinary anatomical pathology 通过肉眼、显微镜、免疫学等方法对患病动物的机体、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学进行检查,并对疾病做
7、出诊断的学科。 DB11/T 1462.1-2017,定义2.3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LB:白蛋白(albumin) TP:总蛋白(total protein) AL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BUN: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CK: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RE:肌酐(creatinine) GLU:血糖(glucose) T-BIL:
8、总胆红素(bilirrubina total) T-CHO: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G: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HGB:血红蛋白(hemoglobin) L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HCT: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 PCT:血小板比积(platelet hematocrit) R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 W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PLT:血小板(platelet)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C
9、: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RDW: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5 检查规则 5.1 检查频率 实验用狨猴临床病理学检查每6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必要时进行解剖病理学检查。 5.2 抽样要求 DB11/T 1462.42018 3 5.2
10、.1 方式 选择6月龄以上的实验用狨猴用于检测,随机抽样。 5.2.2 数量 根据实验用狨猴群体大小,抽样数量见表1。 表1 实验用狨猴抽样数量 单位为只 群体数量 抽样数量 少于100 应不少于5 100500 应不少于10 大于500 应不少于15 6 检查程序 实验用狨猴病理学检查程序见图1。 注:*对疑似重大疫病动物、濒死动物或临床病理学检查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时进行解剖病理学检查。 图1 检查程序 7 临床病理学检查 7.1 外观检查 7.1.1 精神状态 动物编号 外观检查 采血 临床病理学检查 明确判断检测指 标在正常参考范 围内 解剖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报告 必要时* DB11
11、/T 1462.42018 4 观察实验用狨猴耳、尾活动是否灵活,对外界刺激反应是否迅速,行动是否敏捷,对检查人员是否 有警觉行为等。 精神状态异常表现为:精神兴奋、精神抑制、精神沉郁、嗜睡、昏迷。 7.1.2 被毛 观察实验用狨猴被毛是否整洁、平滑而有光泽。 被毛异常表现为:被毛粗乱、无光泽、易脱落,局部性脱毛,毛色异常,后肢、臀部与尾部被毛被 排泄物污染等。 7.1.3 皮肤 检查实验用狨猴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溃疡等。 皮肤颜色异常表现为:无毛部位可见苍白、黄染、潮红、紫绀等。 皮肤及皮下异常表现为:皮肤松弛无弹性,有包块或肿物(隆起物、肿块、脓肿、囊肿
12、等),有溃 疡或者皮炎,皮下组织出现皮下气肿或液体潴留(水肿)等。 7.1.4 天然孔 检查实验用狨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色泽、形态等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异常表现为:颜色异常;耳朵出现肿胀、耳软骨病、溃烂、出现分泌物等;眼睛斜视,瞳孔异常, 角膜混浊,凸眼或凹眼,结膜潮红,有分泌物等;流鼻涕(鼻涕颜色为红色、黄色、白色等)、打喷嚏 或鼻子周围有渗出,鼻子发红疼痛、出现硬皮;流涎,面部肿胀等。 7.1.5 营养与发育状况 检查实验用狨猴的胖瘦与体型是否正常。是否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充实;是否身体圆润、骨骼棱角 不显露;被毛是否平滑有光泽;皮肤是否富有弹性。 异常表现为:消瘦、骨骼突出显
13、露、被毛蓬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或者肥胖;躯体交正常矮小、 结构不均匀、肢体扭曲等。 7.1.6 运动与行为状态 观察实验用狨猴运动姿势是否正常,肢体动作是否协调、灵活自然,是否有异常行为等。 运动异常姿势表现为:瘫痪、跛行、蹒跚不协调、无法弹跳等。 异常行为表现为:颤抖、旋转、强直或扭转、癫痫、头部倾斜、剃毛、咀嚼毛发、过度理毛等。 7.2 血液学检查 7.2.1 采样要求 动物准备:禁食12 h以上。 标本储存条件:室温条件下不超过8 h。 7.2.2 检测项目 RBC、HCT、MCV、MCH、MCHC、HGB、PLT、PCT、WBC、RDW、MPV、PDW。 7.2.3 正常参考值 实
14、验用狨猴血液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参见附录A。 DB11/T 1462.42018 5 7.3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7.3.1 采样要求 动物准备:禁食12 h以上。 标本处理:室温放置30 min60 min,3000 rpm离心5 min,取血清用于检测。 标本储存条件:血清标本密封、避光保存,室温条件下不超过12 h,4条件下不超过24 h。 7.3.2 检测项目 ALT、AST、CRE、BUN、TP、ALB、GLU、TG、T-CHO、CK、LDH、ALP、T-BIL。 7.3.3 正常参考值 实验用狨猴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参见附录B。 8 解剖病理学检查 8.1 兽医影像学检查
15、根据血液学和血生化检测结果,判定可能发生病理变化的脏器,进行兽医影像学检查。 8.2 安乐死 实验动物常规麻醉后,放血处死。 8.3 大体解剖 8.3.1 解剖程序 应按DB11/T 828.42011中7.1.1的要求进行。 8.3.2 检查内容 体表:皮肤、天然孔、营养状况。 皮下:脂肪、乳腺、皮下淋巴结、睾丸、附睾。 腹腔:腹腔液、脾脏、肝脏、胆囊、肝门部位的血管、胆管和淋巴结、胰腺、肾脏、肾上腺、胃、 肠道、肠系膜淋巴结。 胸腔:胸腔液、胸腺、肺和肺门淋巴结、心包、心包液和心脏、主动脉、气管等。 盆腔:膀胱、前列腺、卵巢、输卵管、子宫。 头颈部:口腔、鼻腔、大脑、小脑、脑干、垂体、甲状
16、腺及甲状旁腺。 8.4 组织病理学检查 8.4.1 组织标本取材规范 按照常规病理学组织取材规范进行。 实验用狨猴常规组织病理学标本取材规范参见附录C。 8.4.2 检查内容 DB11/T 1462.42018 6 心、肺、肝、脾、肾、胃、肠及淋巴结、睾丸/卵巢等,以及大体解剖检查发现异常的器官和组织。 实验用狨猴主要脏器解剖学特点参见附录D。 8.4.3 病理组织制片 常规石蜡切片,伊红-苏木精染色,必要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8.4.4 阅片及诊断 由具有病理诊断经验和资质的病理学专业人员进行。 9 检查报告 9.1 检查报告书写要求 病理检查报告书应准时、规范、文字准确,字迹清楚。 病
17、理检查报告内容的表述和书写应准确和完整,用中文或国际通用的规范术语。 9.2 检查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应包括: a) 动物编号、送检单位、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标本取材部位等; b) 附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典型照片、解剖病理学检查结果; c) 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检测指标、检测结果、正常值参考范围; d) 解剖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大体解剖的描述、镜下描述和诊断结果; e) 动物病理学专业资质人员签字、报告时间; f) 解剖病理学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不符合时,应有讨论和分析; g) 原始样品过小或在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或取材代表性不够,影响正确的诊断,均需在报告中 说
18、明。 9.3 检查报告确认 检查结果需要有同行复核,检查报告要求由具有动物病理学专业资质人员签署。 DB11/T 1462.42018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血常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表A.1为确定的实验用狨猴血常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数据来自成年的实验用狨猴,、 动物 合并统计。随着年龄的变化实验用狨猴的血常规指标会有波动,且不同性别的动物血常规指标稍有差异。 表A.1 实验用狨猴血常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项目 单位 普通级实验用狨猴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用狨猴 RBC 1012/L 5.507.85 5.257.70 HCT % 41.9061.10 31.8852.10
19、 MCV fL 66.8083.00 61.0580.25 HGB g/L 37.048.70 37.048.70 MCH pg 17.0021.50 16.7026.70 MCHC g/L 277.60335.20 277.60335.20 RDW fL 13.4020.30 13.4020.30 PLT 109/L 635.20697.00 625.60896.00 PCT % 10.5016.80 10.5016.80 MPV fL 8.009.60 8.009.60 PDW fL 25.5050.20 25.5050.20 WBC 109/L 2.8014.80 2.08.35 DB1
20、1/T 1462.42018 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表B.1为确定的实验用狨猴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数据来自成年的实验用狨猴,、 动物合并统计。随着年龄的变化实验用狨猴的血生化指标会有波动,且不同性别的动物血生化指标稍有 差异。 表B.1 实验用狨猴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 项目 单位 普通级实验用狨猴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用狨猴 ALT U/L 12.0023.00 10.012.0 AST U/L 32.10106.10 36.60166.0 CRE mol/L 18.2573.70 16.6070.70 BUN mmol/
21、L 4.208.24 5.109.30 ALP U/L 35.70114.90 108.20523.80 CK U/L 0721.25 0721.25 LDH U/L 567.201272.80 567.201272.80 TP g/L 45.2082.40 36.2066.40 ALB g/L 29.5062.80 29.5062.80 GLU mmol/L 4.1013.40 5.358.65 T-BIL mol/L 2.404.50 2.504.75 TG mmol/L 4.209.80 4.209.80 T-CHO mmol/L 2.605.10 1.404.80 DB11/T 146
22、2.42018 9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实验用狨猴组织病理学标本取材规范 C.1 总则 C.1.1 病理标本应及时取材、及时固定,明确针对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应在处死 动物的同时进行固定液灌注后再取材;明确针对胃肠道组织的取材和固定应控制在动物死后20min以内。 C.1.2 取材部位宜选择正常与病灶交界处、病变特别明显处以及眼观变化特殊处。适量包括与病变区 域毗邻的“正常”结构和坏死组织等。 C.1.3 采取的病理组织材料,要包括各器官的主要结构,保持完整性。 C.1.4 取材时不得牵拉、挤压、刮抹和冲洗(胃肠内容除外)。 C.1.5 组织块放入固定液内后切忌卷曲、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462.4-2018 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 1462.4 2018 实验 动物 病理学 诊断 规范 部分 用狨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