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重症医学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症医学基础知识-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AMIC 是指在体外培养 1824 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致病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BMBC 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量减少 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CAUC 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C max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EPAE 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分数:1.00)A.B.C.D.E.2.以下不属于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AEF%
2、 BdV/dt CdP/dtDdD/dt EP/Rvr(分数:1.00)A.B.C.D.E.3.黄曲霉毒素与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A原发性肺癌 B食管癌C原发性肝癌 D肉瘤E胶质神经瘤(分数:1.00)A.B.C.D.E.4.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 B外毒素C荚膜多糖 D真菌毒素E毒素(分数:1.00)A.B.C.D.E.5.关于真菌机会性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B主要由存在于自然界的新生隐球菌引起C主要由寄生于宿主体内的正常真菌微生物群引起D主要由真菌毒素所致E主要由超敏反应所致(分数:1.00)A.B.C.D.E.6.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
3、的是A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生物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B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C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D多重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E交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分数:1.00)A.B.C.D.E.7.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A生物拮抗作用 B营养作用C免疫作用 D抗衰老作用E抗过敏作用(分数:1.00)A.B.C.D.E.8.对 CPR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描述不正确的是AGCS 评分最好
4、在脑损伤 24小时内进行B体温在脑损伤 48小时内评估C瞳孔对光反射在 12小时内评估D血清 NSE和 S100蛋白在 2472 小时内评估E脑电图在 72小时内评估(分数:1.00)A.B.C.D.E.9.造影剂造成急性肾功能障碍,主要病变部位在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间质D肾血管 E肾上腺(分数:1.00)A.B.C.D.E.10.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法是A药物恒速静脉滴注B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C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用 1.44倍的剂量D每五个半衰期给药一次E每五个半衰期增加给药一次(分数:1.00)A.B.C.D.E.11.细菌和抗生素短暂接触
5、,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称A时间依赖性 B抗菌后效应C停药反应 D浓度依赖性E副作用(分数:1.00)A.B.C.D.E.12.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吸入氧浓度降低B肺泡通气量下降C弥散功能障碍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左向右分流(分数:1.00)A.B.C.D.E.13.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杆菌C肉毒梭菌 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分数:1.00)A.B.C.D.E.14.某患者因心律失常,长期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其停药时要缓慢停药的原因是A快速停药可发生停跳反应B快速停药可发生过敏反应C快速停药可发生毒性反应D
6、药物的副作用 E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数:1.00)A.B.C.D.E.15.以下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是A阿奇霉素 B阿米卡星C利奈唑烷 D哌拉西林E氧氟沙星(分数:1.00)A.B.C.D.E.16.下列哪项不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A双下肢水肿 B食欲减退C肝大 D呼吸困难 E无尿(分数:1.00)A.B.C.D.E.17.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C破伤风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分数:1.00)A.B.C.D.E.18.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B产生 DNA螺旋酶 C孔蛋白缺如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E产生 -内酰胺酶(分数:1.
7、00)A.B.C.D.E.19.关于循环功能衰竭按血流动力学的病因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A低血容量性 B心源性C过敏性 D分布性 E梗阻性(分数:1.00)A.B.C.D.E.20.致病力与凝固酶有关的是A肺炎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C克雷伯杆菌 D衣原体 E病毒(分数:1.00)A.B.C.D.E.21.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数:1.00)A.B.C.D.E.22.关于真菌的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A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B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75%)与多糖(25%)组成C多糖主要
8、为几丁质的微原纤维,缺乏肽聚糖,故真菌不受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作用D真菌的细胞膜含固醇E真菌按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分数:1.00)A.B.C.D.E.23.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E耐热(分数:1.00)A.B.C.D.E.24.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肺活量呼吸频率B潮气量呼吸频率C残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分数:1.00)A.B.C.D.E.25.临床上条件致病菌致病最常见的条件是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
9、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分数:1.00)A.B.C.D.E.26.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 均正确(分数:1.00)A.B.C.D.E.27.关于抗菌药物分类,正确的是A大环内酯类:快速杀菌剂B-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剂C氟喹诺酮类:快速抑菌剂D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抑菌剂E磺胺类:快速抑菌剂(分数:1.00)A.B.C.D.E.28.关于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5mmHgB动脉血氧分压50mmHgC主要是通气不足D有
10、效肺泡通气量增加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数:1.00)A.B.C.D.E.29.LD50是指A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B能使群体中有 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C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D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E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数:1.00)A.B.C.D.E.30.关于真菌致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临床上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致病菌为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曲菌属BICU 患者 IFI的致病菌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以条件致病性真菌占多数C念珠菌属只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包括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全身性感染、心内膜炎等D隐球菌属仅新生隐
11、球菌可引起人类真菌感染,主要引起呼吸道与脑及脑膜感染,也可侵犯皮肤和骨关节等E可引起人类曲菌属感染的主要为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等(分数:1.00)A.B.C.D.E.31.内源性医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最主要来源是A胃肠道和口咽部定植菌B皮肤定植菌 C胆道定植菌D会阴部定植菌 E体癣等皮肤真菌(分数:1.00)A.B.C.D.E.32.生物利用度是指A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C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D给药 24小时内的 AUC与 MIC比值E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
12、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分数:1.00)A.B.C.D.E.33.下列有关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B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C改变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D影响被动流出系统E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障(分数:1.00)A.B.C.D.E.34.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数:1.00)A.B.C.D.E.35.下述细菌中在需氧环境下能良好生长的是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C金黄
13、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E霍乱弧菌(分数:1.00)A.B.C.D.E.36.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蛋白结合率 B吸收速度C消除速度 D作用强弱E起效快慢(分数:1.00)A.B.C.D.E.37.关于各种常见致病真菌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在组织及培养基中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B丝状霉菌型真菌:组织及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C曲菌属菌丝体由具横隔的菌丝组成,由菌丝生出分子孢子梗,在梗基顶部形成分生孢子D念珠菌在直接镜检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菌丝和假菌丝E隐球菌在墨汁染色下直接镜检示菌体呈球形,直径 1520m,菌体周围有宽厚的荚膜(分数:1.00)A.
14、B.C.D.E.38.关于正常菌群,描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C条件致病菌也属于正常菌群D正常菌群有生物拮抗、免疫、营养等作用E正常菌群寄居于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分数:1.00)A.B.C.D.E.39.一名六岁儿童,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A易通过血脑屏障B青霉素副作用少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D青霉素是大分子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分数:1.00)A.B.C.D.E.40.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是A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B细菌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C主动排
15、外 D细菌产生 -内酰胺酶EDNA 螺旋酶的改变(分数:1.00)A.B.C.D.E.41.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以下哪种实验室检查最常用A菊粉清除率 B肌酐清除率C尿比重 D尿浓缩稀释试验E尿渗透压(分数:1.00)A.B.C.D.E.42.引起肾性贫血主要原因是A肾素分泌增多B1,25-(OH) 2-D3生成障碍C甲状旁腺激素排出障碍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E前列腺素合成不足(分数:1.00)A.B.C.D.E.43.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A副作用 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分数:1.00)A.B.C.D.E.44.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
16、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分数:1.00)A.B.C.D.E.45.药物的 ED50值越小,则其A毒性越大 B作用越强C安全性越大 D治疗指数越高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46.有首关消除作用的给药途径是A舌下给药 B直肠给药C喷雾给药 D静脉给药E口服给药(分数:1.00)A.B.C.D.E.47.关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力 B心率C回心血量 D后负荷E心房心室腔大小(分数:1.00)A.B.C.D.E.48.造成阻塞性通气
17、障碍的原因是A呼吸肌活动障碍B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顺应性降低 D气道阻力增加E弥散障碍(分数:1.00)A.B.C.D.E.49.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个体出生时就存在,应答迅速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分数:1.00)A.B.C.D.E.50.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分数:1.00)A.B.C.D.E.重症医学基础知识-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
18、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AMIC 是指在体外培养 1824 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致病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BMBC 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量减少 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CAUC 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C max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EPAE 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分数:1.00)A.B.C. D.E.解析:2.以下不属于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AEF% BdV/dt CdP/dtDdD/dt EP/Rvr(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射血分数(EF%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重症 医学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