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9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9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综合分析选择题 lilist-style(总题数:7,分数:60.00)(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试题是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都有其独立的备选项。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男性患者,60 岁,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根据阴阳学说,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2.00)(1).该病用阴阳失调解释应为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阳偏胜 D.阴偏胜 E.阳阴两虚(分数:3.00)A.B.C.D.
2、E.(2).对此相应所采用的正确治法为 A.阳病治阴 B.损其有余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分数:3.00)A.B.C.D.E.(3).该患者病情迁延日久,进而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其病属 A.阳损及阴 B.阳胜则热 C.阴虚则热 D.阴胜则寒 E.阳虚则寒(分数:3.00)A.B.C.D.E.(4).治疗时若既用温阳药又用滋阴药,是因为阴阳的相互关系具有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互藏交感(分数:3.00)A.B.C.D.E.患者,男,45 岁,胃脘疼痛伴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某医生诊断为“肝胃不
3、和”。根据五行学说,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2.00)(1).肝与胃在五行中分别属于 A.水与火 B.金与木 C.水与金 D.木与土 E.土与水(分数:3.00)A.B.C.D.E.(2).“肝胃不和”在五行关系上属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分数:3.00)A.B.C.D.E.(3).该病经治疗后胃脘疼痛消除,但其余症状未解,并出现咳嗽、咯血,重新诊断为“肝火犯肺”。按五行关系,此属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 E.母子(分数:3.00)A.B.C.D.E.(4).针对肝火犯肺应采用的相应治法为 A.益火补土 B.抑木扶土 C.培土生金 D.泻南补
4、北 E.佐金平木(分数:3.00)A.B.C.D.E.某患者表现为咳嗽,咯痰,鼻塞,流涕等症状。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分数:9.00)(1).该病最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3.00)A.B.C.D.E.(2).该病与哪项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A.肾主水液 B.肺主宣发肃降 C.肾主纳气 D.肺主通调水道 E.脾主运化水液(分数:3.00)A.B.C.D.E.(3).该脏的在液为 A.泪 B.涕 C.唾 D.涎 E.汗(分数:3.00)A.B.C.D.E.患者证见情志抑郁,两胁疼痛,嗳气频作,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而硬,依照脉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
5、题。(分数:6.00)(1).该脉应称为 A.滑脉 B.弦脉 C.紧脉 D.洪脉 E.细脉(分数:3.00)A.B.C.D.E.(2).此脉主病最常见 A.心脏病 B.虚热证 C.肝胆病 D.脾胃病 E.实寒证(分数:3.00)A.B.C.D.E.患者,女,3 岁。因感冒出现咽痛、流涕、打喷嚏、鼻塞而就医,医生开具饮片处方,药物组成有二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寸冬、牛黄、冰片。(分数:6.00)(1).二花是指 A.菊花 B.金银花 C.红花 D.款冬花 E.闹羊花(分数:3.00)A.B.C.D.E.(2).寸冬的正名是 A.麦冬 B.天冬 C.冬瓜皮 D.太子参 E.大麦冬(分数:3
6、.00)A.B.C.D.E.患者,女,3 岁,舌苔红腻,流鼻涕、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咳嗽且痰多,便秘,医生诊断为风热感冒,故开出处方:柴胡,鱼腥草,金银花,蝉蜕,板蓝根,陈皮,青蛙草,淡竹叶,生谷芽,苦杏仁,生麦芽,信前胡,甘草。(分数:6.00)(1).方中哪味药物放在斗架的高层 A.柴胡 B.鱼腥草 C.金银花 D.蝉蜕 E.青蛙草(分数:3.00)A.B.C.D.E.(2).方中哪位药物可与板蓝根放在一个斗内 A.柴胡 B.鱼腥草 C.金银花 D.蝉蜕 E.青蛙草(分数:3.00)A.B.C.D.E.患者,男,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轻度黄疸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症状,经诊断为急
7、性肝损伤。(分数:9.00)(1).下列一般不引起急性肝损伤的有 A.蟾蜍 B.鱼胆 C.黄药子 D.苍耳子 E.决明子(分数:3.00)A.B.C.D.E.(2).一般来说,慢性肝功能不全时,易被肝脏摄取的药物清除率可降低 A.20% B.30% C.40% D.60% E.50%(分数:3.00)A.B.C.D.E.(3).植物类中药中含毒蛋白,可能引起肝损伤药物有 A.芦荟 B.苍耳子 C.巴豆 D.油桐子 E.白芥子(分数:3.00)A.B.C.D.E.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正(总题数:20,分数:60.00)1.下列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观点的是 A.人体是一个以
8、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 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 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分数:3.00)A.B.C.D.E.2.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 A.阳病治阴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 E.泻阳益阴(分数:3.00)A.B.C.D.E.3.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下列可作为心病诊断依据的征象是 A.面见赤色 B.急躁易怒 C.口泛甜味 D.齿槁耳聋 E.舌尖红赤(分数:3.00)A.B.C.D.E.4.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
9、饮食物的 A.消化 B.排泄 C.传导 D.精微的吸收 E.精微的转输(分数:3.00)A.B.C.D.E.5.气虚致血虚者最适宜的调理方法是 A.补气为主 B.养血为主 C.佐以养血 D.佐以补气 E.佐以祛邪(分数:3.00)A.B.C.D.E.6.循行于人体背部的经脉有 A.肾经 B.膀胱经 C.任脉 D.督脉 E.胃经(分数:3.00)A.B.C.D.E.7.风性主动常表现为 A.眩晕 B.震颤 C.四肢抽搐 D.角弓反张 E.狂躁妄动(分数:3.00)A.B.C.D.E.8.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A.气血两虚 B.气随血脱 C.气不摄血 D.气滞血瘀 E.血随气逆(分数:3.00)
10、A.B.C.D.E.9.患者面现黄色,多由于 A.脾虚 B.气血不足 C.阳虚水寒 D.湿邪内蕴 E.气滞血瘀(分数:3.00)A.B.C.D.E.10.属谵语的表现有 A.神志昏糊 B.语言謇涩 C.胡言乱语 D.声高有力 E.时断时续(分数:3.00)A.B.C.D.E.11.癃闭可见于 A.湿热下注 B.瘀血阻滞 C.结石阻塞 D.肾气不固 E.肾阳虚衰(分数:3.00)A.B.C.D.E.12.脉率较缓慢的脉有 A.迟脉 B.滑脉 C.结脉 D.代脉 E.细脉(分数:3.00)A.B.C.D.E.13.热证常见临床表现是 A.面目红赤 B.小便清长 C.高热烦躁 D.大便干结 E.苔黄
11、腻(分数:3.00)A.B.C.D.E.14.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的共有症状是 A.潮热盗汗 B.五心烦热 C.眼目干涩 D.遗精 E.脉细数(分数:3.00)A.B.C.D.E.15.气逆证常见的病变脏腑是 A.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3.00)A.B.C.D.E.16.某患者泄泻反复发作 5 年余,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 A.消食导滞 B.温肾健脾 C.固涩止泻 D.益气健脾 E.化湿止泻(分数:3.00)A.B.C.D.E.17.蒙药组方时按照下列哪些的组方依据进行配方 A.按药味配组 B.按药
12、物的功能配组 C.依据药物化味配组 D.找温和配伍 E.按六味、八性配方(分数:3.00)A.B.C.D.E.18.患者,女性,血尿酸 584mol/L,提示可导致的相关疾病有 A.痛风 B.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甲状腺功能低下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高脂血症(分数:3.00)A.B.C.D.E.19.中药贮藏中变质的环境因素有 A.温度 B.湿度 C.日光 D.空气 E.霉菌(分数:3.00)A.B.C.D.E.20.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有 A.当归、川芎 B.桃仁、杏仁 C.苏子、莱菔子 D.枣仁、柏子仁 E.牛膝、地黄(分数:3.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3、129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综合分析选择题 lilist-style(总题数:7,分数:60.00)(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试题是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都有其独立的备选项。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男性患者,60 岁,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根据阴阳学说,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2.00)(1).该病用阴阳失调解释应为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阳偏胜 D.阴偏胜 E.阳阴两虚(分数:3.00)A. B.C.D.E.解析:(2).对此相应所采用的
14、正确治法为 A.阳病治阴 B.损其有余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分数:3.00)A.B.C.D. E.解析:(3).该患者病情迁延日久,进而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其病属 A.阳损及阴 B.阳胜则热 C.阴虚则热 D.阴胜则寒 E.阳虚则寒(分数:3.00)A. B.C.D.E.解析:(4).治疗时若既用温阳药又用滋阴药,是因为阴阳的相互关系具有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互藏交感(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阴阳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应用。机体阴阳失调会产生偏盛、偏衰、互损、转化等病理变化。题中
15、出现的症状是虚寒证,用阴阳失调解释应为阳偏衰。阳气虚损不能化阴,故出现夜尿频多,下肢轻度浮肿;推动、温煦功能下降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表现在舌象、脉象上即为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阴阳互根互用,阳长期虚弱,无力资助阴,会使阴也随之虚弱而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热证,此谓“阳损及阴”。治疗时既用温阳药又用滋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也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患者,男,45 岁,胃脘疼痛伴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某医生诊断为“肝胃不和”。根据五行学说,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2.00)(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药 执业 药师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1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