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55 (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55 (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55 (1)及答案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医师-55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4,分数:88.00)1.环境污染的概念是_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 D.A+B E.A+B+C(分数:2.00)A.B.C.D.E.2.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_ A.炭粒 B.香烟烟雾 C.尘螨 D.CO2 E.CO(分数:2.00)A.B.C.D.E.3.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 A.氯氟烃类的污染 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SOx
2、/NOx过多 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 D.光化学烟雾污染 E.宇宙环境变化(分数:2.00)A.B.C.D.E.4.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粒径为_ A.100m B.10m C.2.5m D.0.1m E.1m(分数:2.00)A.B.C.D.E.5.我国酸雨主要属于_ A.硝酸型 B.硫酸型 C.盐酸型 D.磷酸型 E.草酸型(分数:2.00)A.B.C.D.E.6.关于 S9 混合液描述错误的是_ A.多氯联苯诱导 B.肝脏匀浆 9000g 上清液 C.为代谢活化系统 D.含 NADP E.含葡萄糖(分数:2.00)A.B.C.D.E.7.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是_ A.对化合物
3、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 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8.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_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E.胞饮和吞噬(分数:2.00)A.B.C.D.E.9.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_ 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 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 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分数:2.00)A.B.C.D.E.10.染色体数目异常
4、的表现不包括_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 E.五倍体(分数:2.00)A.B.C.D.E.11.胆汁排泄是_ A.简单扩散的过程 B.主动转运的过程 C.被动转运的过程 D.主要排泄途径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2.00)A.B.C.D.E.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A.致畸试验首选大鼠 B.大鼠胎盘较人类的薄 C.大多数脂溶性化学毒物经主动运输通过胎盘屏障 D.脂溶性高的化学毒物可迅速在母体和胚胎间达到平衡 E.胎盘屏障细胞层数随不同动物种属和不同妊娠阶段而异(分数:2.00)A.B.C.D.E.13.一种 pH 为 6.8 的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_
5、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分数:2.00)A.B.C.D.E.14.常见的诱导剂有_ A.苯巴比妥 B.苯并(a)芘 C.DDT D.3-甲基胆蒽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15.为了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所 IARC 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一类是指_ A.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 B.对人类肯定是致癌物 C.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 D.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明确的物质 E.对人类为间接致癌物(分数:2.00)A.B.C.D.E.16.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性最强,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先天性畸形。人体主要器官
6、系统的形成期是受精后_ A.13 周 B.38 周 C.58 周 D.410 周 E.510 周(分数:2.00)A.B.C.D.E.17.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_ A.500 万种 B.300 万种 C.100 万种 D.10 万种 E.67 万种(分数:2.00)A.B.C.D.E.18.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_ A.定性评定 B.定量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D.毒性评定 E.危害性评定(分数:2.00)A.B.C.D.E.19.下列不是急性毒性试验要求的观察指标是_ A.死亡 B.中毒表现 C.体重改变 D.血常规 E.病理学检查(分数:2.00)A.B.C.D.E.20.外来化学物的
7、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_ A.抑制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分数:2.00)A.B.C.D.E.21.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_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溶剂本身无毒 C.不被机体吸收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分数:2.00)A.B.C.D.E.22.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_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8、(分数:2.00)A.B.C.D.E.23.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_ A.16 小时 B.713 小时 C.1420 小时 D.2127 小时 E.2834 小时(分数:2.00)A.B.C.D.E.24.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_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 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 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 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 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分数:2.00)A.B.C.D.E.25.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_ A.10-2
9、 B.10-3 C.10-4 D.10-5 E.10-6(分数:2.00)A.B.C.D.E.26.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_ 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E.细胞质(分数:2.00)A.B.C.D.E.27.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 100 E.长期接触(分数:2.00)A.B.C.D.E.28.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_ A.理化特性 B.剂量 C.溶解度 D.作用持续时间 E.联合作用(分数:2.00)A.B.C.D.E.29.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过程
10、中,动物实验大多采用的给药途径是_ A.胃肠道给药 B.静脉给药 C.皮下给药 D.皮肤给药 E.皮内给药(分数:2.00)A.B.C.D.E.30.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_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硫血红素珠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急性期蛋白(分数:2.00)A.B.C.D.E.31.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_ A.免疫性溶血 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C.荨麻疹 D.免疫性肝炎 E.哮喘(分数:2.00)A.B.C.D.E.32.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_ A.内皮细胞 B.肝细胞 C.库普弗细胞 D.星形细胞 E.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分数:2.00)A.B.C.D.E.33
11、.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_ A.质膜起泡 B.线粒体形态改变 C.内质网肿胀 D.溶酶体增多 E.染色质错排(分数:2.00)A.B.C.D.E.34.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5 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_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镇痛剂肾病 C.肾间质性肾炎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数:2.00)A.B.C.D.E.35.医学模式的核心是_ A.健康观 B.价值观 C.疾病观 D.医学观 E.医学理论(分数:2.00)A.B.C.D.E.3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含义是_ A.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 B.肯定了生物医学的价值 C.确定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D.立体地探索了健康
12、观念 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37.健康教育的实质为_ A.卫生宣传 B.预防疾病 C.促进健康 D.提高生活质量 E.一种干预(分数:2.00)A.B.C.D.E.38.语言影响人们的健康主要通过_ A.生活环境 B.劳动条件 C.心理 D.精神生活 E.生活方式(分数:2.00)A.B.C.D.E.39.性比例指_ A.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 B.男性人口的比例 C.女性人口的比例 D.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 E.女性人口与男性人口之比(分数:2.00)A.B.C.D.E.40.一种易发生肿瘤的性格模型指的是_ A.A 型性格 B.B 型性格 C.C
13、 型性格 D.D 型性格 E.E 型性格(分数:2.00)A.B.C.D.E.41.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_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 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 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分数:2.00)A.B.C.D.E.42.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_ A.黄素加单氧酶 B.黄嘌呤氧化酶 C.细胞色素 P450 D.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 E.单胺氧化酶(分数:2.00)A.B.
14、C.D.E.43.物种差异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的例子是_ A.大鼠、小鼠、狗体内发生 N-羟化,N-2-乙酰胺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B.猴子体内可发生 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家兔体内可发生 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豚鼠体内可发生 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E.猫体内可发生 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分数:2.00)A.B.C.D.E.44.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_ A.酒精 B.水 C.吐温 80 D.二甲基亚砜 E.植物油(分数:2.00)A.B.C.D.E.二、BA
15、2 型题/B(总题数:6,分数:12.00)45.为比较心电图和生化测定诊断低钾血症的价值,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 59 名临床确诊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均检出 41 名,均未检出 10 例,生化指标测定检出而心电图未检出 5 例,则构成四格表 4 个格子的数字是_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46.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将 18 例扁平足患者配成 9 对,每对患者其中之一接受 A 疗法,另一则接受B 疗法,治疗效果用好、中、差三个等级表示。欲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应采用_ A.t 检验 B. 2检验 C.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 D.随机区组设计秩和检验
16、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47.某医院采用音乐诱导的方法治疗了 80 名失眠患者,随访 2 个月后发现,60 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 A.音乐诱导治疗失眠无效 B.音乐诱导方法治疗失眠有效 C.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D.因样本量不大而无法下结论 E.因观察时间不长而疗效可疑(分数:2.00)A.B.C.D.E.48.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选择了两个神经管畸形高发县,一个县的孕妇从孕期开始服用叶酸,另一个县的孕妇从孕期开始服用安慰剂,记录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该研究方法属_ A.生
17、育研究 B.现况调查 C.观察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分数:2.00)A.B.C.D.E.49.某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含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已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已严重恶化,水中溶解氧含量几乎测不出,并已有变黑发臭的现象,此时水中进行的净化过程主要为_ A.物理净化过程 B.化学净化过程 C.光解和光氧化过程 D.微生物的有氧分解过程 E.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分数:2.00)A.B.C.D.E.50.某水产养殖水体在施撒有机肥后湖面不断冒出气泡,短期内突然有大量的鱼类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_ A.水的 pH 值异常 B.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 C.水中有毒物存在 D.水
18、中致病微生物存在 E.鱼类的营养物质严重缺乏(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55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4,分数:88.00)1.环境污染的概念是_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 D.A+B E.A+B+C(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
19、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2.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_ A.炭粒 B.香烟烟雾 C.尘螨 D.CO2 E.CO(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尘螨具有强烈的变态反应原性,是室内主要的生物性变态反应原。3.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 A.氯氟烃类的污染 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SOx/NOx过多 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 D.光化学烟雾污染 E.宇宙环境变化(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当氟氯碳化物飘浮在空气中时,由于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
20、开始分解释出氯原子出来。这些氯原子的活性极大,常喜欢与其他物质结合。因此当它遇到臭氧的时候,便开始产生化学变化。臭氧被迫分解成一个氧原子(O)及一个氧分子(O 2),而氯原子就与氧原子相结合。可是当其他的氧原子遇到这个氯氧结和的分子,就又把氧原子抢回来,组成一个氧分子(O 2),而恢复成单身的氯原子就又可以去破坏其他的臭氧。4.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粒径为_ A.100m B.10m C.2.5m D.0.1m E.1m(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TSP 即为总悬浮颗粒物,指粒径100m,悬浮在空气中。PM 10为可吸收颗粒物,指粒径10m,能够进入呼吸道,也称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5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