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7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明确的区分B.西周时期已经对贪污受贿行为作出了规定C.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D.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西周时期的“五听”制度2.下列有关唐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唐太宗时期制定的贞观律,标志着唐朝法典的基本定型B.唐律疏议中的名例律集中体现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C.唐六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2、部比较系统的封建行政法典D.唐朝最早确立了对六部实行专门行政监察的制度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的制度有_。(分数:2.50)A.法律形式上首次出现了格和式B.罪名上首次出现了重罪十条C.特权制度上首次出现了八议、官当D.刑罚执行上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4.下列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_。(分数:2.50)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C.犯十恶者,累犯加重处罚D.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5.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设置的监察机构的有_。(分数:2.50)A.中台B.行台C.风宪衙门D.外台6.以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宋朝B.
3、元朝C.明朝D.清朝7.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_。(分数:2.50)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B.卑亲属对尊亲属是否适用正当防卫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8.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9.秦朝的法律形式有_。(分数:2.50)A律B.廷行事C.法律答问D.决事比10.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分数:2.50)A.春秋决狱
4、B.服制定罪C.亲亲相隐D.秋冬行刑11.宋朝典卖契约制度中,钱主享有的权利包括_。(分数:2.50)A.契约期限内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B.对于标的物的优先购买权C.待赎期中的转典权D.业主待赎期不回赎典物时取得典物的所有权12.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分数:2.50)A.北齐律B.开皇律C.晋律D.大明律13.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宋朝行政中枢的总汇是中书门下,而不是中书省B.宋朝在官吏管理上实行差遣制C.宋朝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编制宋刑统D.宋朝首次出现了凌迟刑14.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宋朝B.
5、元朝C.明朝D.清朝15.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_。(分数:2.5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16.在中国近代史上,采取“民商分立”民事立法体例的政权有_。(分数:2.50)A.南京临时政府B.清末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北洋政府17.明朝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有_。(分数:2.50)A.严厉制裁诬告行为B.严禁越诉C.明确地域管辖的原则D.强调以民间半官方组织调解“息讼”18.在我国的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有_。(分数:2.50)A.具法B.具律C.刑名律
6、D.名例律19.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耻辱刑的刑罚是_。(分数:2.50)A.髡刑B.宫刑C.完刑D.耐刑20.下列选项中,构成唐朝“十恶”中“不睦”犯罪情形的有_。(分数:2.50)A.殴打丈夫B.告发丈夫C.殴打祖父母D.谋杀缌麻以上亲21.下列选项中,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刑事特别法规的是_。(分数:2.50)A.惩治盗匪暂行条例B.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C.惩治盗匪法D.暂行反革命治罪法22.清末修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的民法编有_。(分数:2.50)A.总则编B.继承编C.债权编D.物权编23.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_。
7、(分数:2.50)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24.下列关于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创立了管制刑B.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规定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刑事立法原则C.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布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布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纲领25.下列属于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行政法规是_。(分数:2.50)A.蒙古律例B.台湾善后事宜C.西宁青海番夷成例D.钦定八旗
8、则例26.下列有关元朝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提刑按察司是元朝在行省以下设立的地方司法监察机关B.大宗正府是元朝设置的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和宗教审判的机构C.元朝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该考试选官形式为明朝沿用D.元朝首创了经义取士的科举考试形式27.与大清律例相比,大清现行刑律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包括_。(分数:2.50)A.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B.取消了十恶、八议等刑律适用原则C.取消六部分篇体例D.删除凌迟、枭首、戮尸等残酷刑罚28.唐朝的法律形式有_。(分数:2.50)A格B比C.条法事类D律2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代选官制度的是_。(分数:2.50)
9、A.察举B.科举C.辟举D.门荫30.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1.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有_。(分数:2.50)A.沈命罪B.出界罪C.群饮酒罪D.通行饮食罪32.在近代法制史上,以判例和解释例作为法律渊源的政权有_。(分数:2.50)A.清末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33.依据周代礼制,已婚妇女可被夫家休弃的情形有_。(分数:2.50)A.前贫贱后富贵B.不顺公婆C.有恶疾D.口多言34.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
10、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B.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C.八议、官当、服制定罪和重罪十条都属于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D.本时期首次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35.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_。(分数:2.50)A.咒骂父母B.殴打父母C.殴打丈夫D.告发父母36.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采用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B.采取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C.重在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和地主土地经营权D.在具体制度上体现了对固有法的全面继承37.唐朝规定的财产继承方式有_。(分数:2.50)A.代位继承B.法定继承C.遗嘱
11、继承D.户绝继承38.以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限制告诉情形的有_。(分数:2.50)A.投匿名信控告B.上表控告C.同居之内受人侵害事D.卑贱告尊贵40.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有_。(分数:2.50)A.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
12、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B.西周时期已经对贪污受贿行为作出了规定 C.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D.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西周时期的“五听”制度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规定,将故意称为“非眚”,将过失称为“眚”。故选 A项。西周时期已经规定了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具体规定在“五过”之中,“五过”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中,惟货就是贪赃受贿而枉法。故选 B项。义绝与和离是唐朝的婚姻制度,西周时期还没有这两种离婚制度。故 C项错误。“五听”是西周时期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
13、本沿用了“五听”制度。故选 D项。2.下列有关唐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唐太宗时期制定的贞观律,标志着唐朝法典的基本定型 B.唐律疏议中的名例律集中体现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C.唐六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行政法典 D.唐朝最早确立了对六部实行专门行政监察的制度 解析:解析 贞观律修订用了 11年,其修订时间之长和修订更改之频繁足以表明,贞观律的修订完成标志着唐朝法典的定型化,永徽律基本照搬贞观律,不同的是长孙无忌为永徽律注疏。故 A项正确。名例律为唐律疏议的总则,集中体现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故 B项正确。唐六典制颁于唐玄宗时期,是我国历史上
14、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行政法典(一说为“官制政书”)。故C项正确。唐玄宗时期曾以监察御史六人分别对尚书省六部实行监察,称为“大察官”,此为明朝“六科给事中”之起源。故 D项正确。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的制度有_。(分数:2.50)A.法律形式上首次出现了格和式 B.罪名上首次出现了重罪十条 C.特权制度上首次出现了八议、官当 D.刑罚执行上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 解析: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首次”,包括曹魏政权的“八议”、死刑复奏,两晋政权的服制定罪、登闻鼓直诉制度,北魏政权的“官当”、格、杖刑,西魏的式、北齐的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大理寺、重罪十条等。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4.
15、下列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_。(分数:2.50)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C.犯十恶者,累犯加重处罚 D.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解析:解析 公罪即官吏因公事而犯的罪,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故 A项错误。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16、。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故 B项错误。唐朝对犯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且犯三次以上的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采取累犯加重原则。故 C项错误。唐朝对于共同犯罪,以造意犯为首犯。故 D项正确。5.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设置的监察机构的有_。(分数:2.50)A.中台 B.行台 C.风宪衙门D.外台解析:解析 元朝设置的监察机构包括:中央设御史台(中台),地方设南台和西台两个行御史台(行台),在中台和行台之下设肃政廉访司。可见,选 A、B 项。风宪衙门即都察院,是明太祖朱元璋将御史台改称而来,元朝没有此机构。外台是明朝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正式名称是提刑按察司
17、,又称为“行在都察院”。6.以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宋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解析 元朝撤销大理寺,使得刑部首次成为中央主审机关,明朝和清朝沿用了元朝的做法。故选B项、C 项和 D项。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7.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_。(分数:2.50)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 B.卑亲属对尊亲属是否适用正当防卫 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 解析:解析 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存留养亲”制度。8.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
18、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 解析:解析 A 项错在: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而不是总则、物权、债、亲属和继承。9.秦朝的法律形式有_。(分数:2.50)A律 B.廷行事 C.法律答问 D.决事比解析:解析 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廷行事、法律答问和封诊式五种。故选 A项、B 项和 C项。决事比是汉朝的法律形式。10.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分数:2.50)A
19、.春秋决狱 B.服制定罪C.亲亲相隐 D.秋冬行刑 解析:解析 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德主刑辅、春秋决狱、秋冬行刑、上请、录囚、三纲法律化和亲亲相隐,而服制定罪是晋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故选 A项、C 项和 D项。11.宋朝典卖契约制度中,钱主享有的权利包括_。(分数:2.50)A.契约期限内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 B.对于标的物的优先购买权 C.待赎期中的转典权 D.业主待赎期不回赎典物时取得典物的所有权 解析:解析 宋朝典卖契约是一种附有回赎条件的特殊类型的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中的当事人包括业主(典物所有人或出典人)和钱主(典权人或承典人)。典卖契约的成立要件包括“先问亲邻”“输钱印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