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山东师范大学 2010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教育目的 (分数:5.00)_2.教学 (分数:5.00)_3.教育制度 (分数:5.00)_4.学校管理 (分数:5.00)_5.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6.精细加工策略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分数:10.00)_8.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分数:10.00)_9.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分数:10.00)_10.简要分析罗杰斯
2、的学习理论。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实践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分数:20.00)_12.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你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分数:20.00)_13.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数:20.00)_14.试述评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山东师范大学 2010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
3、0)1.教育目的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2.教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
4、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育制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客观性
5、、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教育制度除了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制约。4.学校管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学校管理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的作用在于学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员工等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区别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校自身,即学校管理是学校对自身的管理。学校通过管理,把各项工作及其组成要素结合起来,发挥整体功能,以实现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各项工作目标。5.最近发展区 (分数:
6、5.00)_正确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6.精细加工策略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
7、添加、构建或生成等),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运用精细加工策略的教学要做到: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精细加工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精细加工的方法;及时反馈评价等。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大学中“三纲领”的内容及含义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 “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
8、步。 亲民 儒家要求凡事都须由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于是高一步的目标是“亲民”。朱熹认为,“亲民”应改作“新民”,解释为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以臻于善的境界。 止于至善 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对此的解释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朱熹认为“三纲领”,第一条重在修己;第二条重在治人;第三条是最终目标。“三纲领”虽是三步要求,但又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整体要求,舍一而不能完成其他。 (2)大学中“八条目”的内容及含义 大学认为人的完善是一
9、个过程,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逐个包含,也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格物是学习儒家“六德”“六行”“六艺”之类;致知则是在格物基础上的提高。 诚意、正心、修身 a诚意主要指人的意念、动机的纯正; b正心指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 c修身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齐家是成为家庭与家族的楷模,为人效法;治国是齐家的扩大和深化;平天
10、下是治国的扩大。其基本精神一以贯之,即为政以德,以孝悌、仁恤、忠恕之道治国。8.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表现出人文主义的特征。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教育思想体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人本主义 人文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充分肯定了人的力量和人的价值。 (2)古典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
11、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而是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 (3)世俗性 不论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来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4)宗教性 人文主义教育仍然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贵族性 人文主义教育的贵族性重要体现为: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
12、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上层人物。 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即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人文主义教育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辟了欧洲近代教育的先河。9.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意味要理解和表征问题,即从什么角度看待问题,包括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这一阶段要做好识别相关信息、语义理解、整体表征和问题归类等工作。 寻求解答阶段 在寻求
13、解答时,可能存在以下两种一般的途径: a算法式要求对能实现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 b启发式策略指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地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只试探那些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有价值的操作方法。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 执行计划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策略运用的熟练性和灵活性上,其根本原因是不同个体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以及在元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 评价结果阶段 当个体选择并完成某个解决方案后,还应该对结果进行评价,检验推理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从该问题解决活动中可得到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等。10.简要分析罗
14、杰斯的学习理论。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20 世纪 60 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即“全人”。 (2)有意义的学习观 罗杰斯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
15、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主要具有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发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评估。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主要包括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在这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