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GCT(语文)5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GCT(语文)5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GCT(语文)55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CT(语文)55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是_(分数:1.00)A.新航路的开辟B.尼德兰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2.选出说话、写文章不注意对象,语言不得体的一项_(分数:1.00)A.叶挺将军在从重庆前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仙逝B.太和县水利局局长朱勉同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不幸以身殉职C.那凶残的暴徒终于在枪口下毙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D.日本鬼子的那个小队长如果不是跑得快,这回准得一命呜呼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分数:1.00)A.源远流长 面
2、面相觑 老态龙肿 竣工B.自惭形秽 直截了当 贻笑大方 诠释C.同仇敌忾 同病相连 滥竽充数 征募D.大罪晚成 以儆效尤 穷兵黩武 惦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分数:1.00)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端,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C.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5.在下列 4 个欧洲国家首都中,最早迎来旭日东升的是_ (分数:1.00)A.伦敦B.巴黎C.华沙
3、D.莫斯科6.在跨国合作中,人们常提到“文化冲突”这个术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冲突之列?(分数:1.00)A.交往双方由于经济利益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B.交往双方因价值观与信念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C.交往双方因语言、牛活与工作习惯不同而导致的误解与磨擦D.交往双方因不同而引起的冲突7.流转额是指商品和劳务在流通服务过程中实现的货币额,而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税收的总称,下面不属于流转税的是(*(分数:1.00)A.增值税B.消费税C.个人所得税D.营业税 二、填空题8.在以下国务院的部门中,没有权力制定行政规章的是_(分数:1.00)A.审计署B.科学技术部C.国家技术监督局D.国务
4、院办公厅9.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几句诗可以推测出本首诗属于(*(分数:1.00)A.边塞诗B.田园诗C.题画诗D.山水诗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谗佞(ning)蚌(bang)埠唏(xi)嘘姗姗(shan)来迟B.麻痹(pi)叨(dao)唠烙(lao)印炙(zhl)手可热C.玳瑁(mao)芟(shan)除吐蕃(fan)秣(mo)马厉兵D.侗(dong)族封禅(shan)靓(liang)仔浮光掠(lue)影11.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下面不属于档
5、案的是*(分数:1.00)A.小刘在每周行政例会后形成的会议纪要B.小刘保存的公司的公文C.小刘平时收到的上下级来文D.小刘的朋友送给他的笔记本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分数:1.00)A.民主集中制B.君主立宪制C.议会共和制D.国家元首制13.王维山居秋暝中有云:“竹喧寻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表达的情感是(*(分数:1.00)A.爱好热闹的喜悦心情B.与世无争的闲适情绪C.得过且过的无为心情D.回归自然的无奈心情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1.00)A.春节联欢会上,一向腼腆的小李唱了一首歌,这一模棱两可的行为赢得了阵阵掌
6、声B.这辆马车拖着满满一车西瓜,沿着小路慢慢地向东驶去,使人目不暇接C.另一路革命军在叶挺的指挥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地攻下了敌人的根据地D.小王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但是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爱好者撕去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1.00)A.老李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B.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促使我不断地进步C.初来乍到的他很快就熟悉了这里的环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广大农民一起奔小康D.听说山上起火了,村里的人纷纷扛着铁锹、拿着大扫帚、提着水桶,趋之若鹜地向山上跑去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
7、15.00)16.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分数:1.00)A.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见到乡土、田地万分喜悦的心情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前后呼应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对家乡的喜爱D.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赞美乡土、田地的富饶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绝唱,出自文天祥的 -|_|-(分数:1.00)A.指南录B.过零丁洋C.正气歌D.和中斋韵功业飘零五丈原18.“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一名句选自 -|_|-(分数:1.00)A.柳宗元渔翁B.王国维蝶恋花C.苏轼腊日游石D.范仲淹渔家傲1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8、通史,这部书的作者是(*(分数:1.00)A.司马光B.司马相如C.司马D.班固(*A.有形资产B.递延资产C.无形资产D.银行冻结存款21.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_|-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1.00)A.十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B.五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C.五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D.三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22.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_|-(分数:1.00)A.长足(进展很迅速)别无长物(没有特别贵重的东西)长空(辽阔的天空)语重心长(语言恳切,情意深长)B.色泽(颜色和
9、光泽)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情感)脸色(脸上的表情)行色匆匆(出发前的神色很匆忙)C.暴病(很严重的病)自暴自弃(糟蹋自己,不求上进)暴烈(暴躁,刚烈)暴殄天物(任意糟蹋、损害物品)D.识见(知识,见闻)目不识丁(连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卓识(卓越的见识)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辨识力强)23.下列各概念的范畴是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_|-(分数:1.00)A.土地一水稻田一耕地B.淡水-河水一井水C.森林一针叶林一松树D.矿藏-磷矿一非金属矿24.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
10、力量以上文字(*(分数:1.00)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了科技的作用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有气势地表现了科技的作用C.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疑问的方式使文章更生动D.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中更启发思考25.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分数:1.00)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漫画的手法展现出两位老爷的外貌形象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气势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出了两位老爷的穿戴形象D.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两位老爷的外貌特征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 -|_|-(分数:1.00)A.诗经B.道德经C
11、.庄子D.论语27.企业组织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或她) -|_|-(分数:1.00)A.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B.所管理的部门(机构、单位)数量C.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D.B 和 C28.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真正聪明的人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拓展自己学习技能,(*(分数:1.00)A.因为;不是而是B.以便;要么要么C.以便;不是而是D.因为;要么要么(*A.招牌B.设计C.品牌D.产品3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分数:1.00)A.互相吸纳、互相并存、共同发展B.互相并存、互相吸纳、共同发展C.互相并存、共同发展、互相吸纳D.共同发展、互相并存、
12、互相吸纳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5.00)“韦编三绝办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 “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
13、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分数:1.00)(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
14、是_(分数:0.25)A.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读作“纬编”是合理的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D.“韦编三绝”的
15、“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分数:0.25)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的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的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韦编”(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
16、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C.本文作者对“韦”宇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
17、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
18、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
19、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分数:1.00)(1).下面对“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一句理解正确的是_(分数:0.25)A.清代文字狱的灾祸大多落在了触犯政治禁忌的史学头上B.清代顺、康、雍、乾四代的文网皆因史学而设C.清代史学是以记述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的,所以酿成文字狱D.清代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都是以史学研究为对象的(2).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_(分数:0.25)A.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C.文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
20、古代史研究D.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4).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0.25)A.明清间一大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
21、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1).本文的主旨是( )(分数:0.25)A.“香港”一名的由来B.香江人海是“香港”得名的原因C.讲述香姑“香港”得名的原因D.莞香“香港”得名的原因(2).文中列举“香港”这一地名的由来有( )三种 (分数:0.25)A.莞香说、香江说、香姑说B.
22、檀香说、香江说、香姑说C.莞香说、香水说、香姑说D.莞香说、香江说、香村说(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最恰当的词 (分数:0.25)A.莞香B.檀香C.香港D.香姑(4).古时候,香埠头是指 ( )(分数:0.25)A.九龙B.尖沙嘴C.香港岛D.新界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症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
23、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颅脑面临惊恐时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脏产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应激激素过分刺激还会导致腹泻当情绪压抑时,食管神经受到高度刺激会感到吞咽困难;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还会改变胃脏与食管间的神经功能,导致胃灼热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生存竞争需要更复杂的颅脑,从而发展了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与胃肠相联,而为了适应高级动物进食和消化的需要,自然法则就保存了有独立功能的肠神经系统就人而言,早期胚胎发育中产生的神经脊,一部分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变成肠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连接两者颅脑和肠脑 (分数:1.00)(1).根据文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GCT 语文 5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