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2009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2009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2009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 2009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管理心理学在 20世纪 50年代产生于( )(分数:1.00)A.英国B.俄国C.美国D.德国2.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中,把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称为( )(分数:1.00)A.行为心理B.组织心理C.个体心理D.群体心理3.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分数:1.00)A.古利克B.厄威克C.泰罗D.韦伯4.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德鲁克B.勒温C.韦伯D.巴纳德5.一个
2、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之为( )(分数:1.00)A.个性B.精神C.素质D.品德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分数:1.00)A.胆汁质B.抑郁质C.多血质D.粘液质7.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是( )(分数:1.00)A.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身体姿态B.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C.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D.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模式是( )(分数:1.00)A.两因归因模式B.成败归因模式C.三度归
3、因模式D.内外归因模式9.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称作( )(分数:1.00)A.性格B.气质C.态度D.动机10.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分数:1.00)A.信息B.价值C.人际关系D.情境11.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 )(分数:1.00)A.动机B.需要C.挫折D.目的1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分数:1.00)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13.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
4、联系的群体是( )(分数:1.00)A.小型群体B.大型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14.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塞利士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如果群体行为有良好的计划性,群体成员大多数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那么该群体的类型是( )(分数:1.00)A.冷淡型B.乖僻型C.保守型D.策略型15.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叫( )(分数:1.00)A.群体规范B.工作制度C.行为准则D.群体压力16.“口服心不服”的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出于( )(分数:1.00)A.知觉的歪曲B.行为的歪曲C.判断的歪曲D.情感的歪曲17.下级将准备好的工作绩效报告提供给上级审阅的沟通方式属于
5、( )(分数:1.00)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工具式沟通18.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适当的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分数:1.00)A.沟通者的性别B.交谈的话题C.亲密的程度D.文化规范19.易于同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性格和气质一般是( )(分数:1.00)A.迟钝、刻板、敏感多疑B.态度和善、性情宽厚、体谅他人C.孤僻、刻板而固执D.高傲自大、目空一切20.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最深层的是( )(分数:1.00)A.感情交往B.礼仪交往C.思想交往D.功利交往21.在:PM 领导行为理论中,管理效果最差的领导类型是( )(分数:1.00)A.
6、pm型B.PM型C.P型D.M型22.关于决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决策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B.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C.在一切的失误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D.在现代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决策取决于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知识经验23.克拉克等人认为组织文化是( )(分数:1.00)A.我们处理周围事物的方法B.引导行为的强有力的工具C.主要依靠符号获取和传递的思想、感受和反应的方式D.以一整套价值观和信念为基础的24.将年度考核优秀的比例定为 10%的绩效考核法属于( )(分数:1.00)A.排序法B.目标对照法C.代表人物法D.强迫选择
7、法25.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或其他事物而迅速改变自己对被考核人的评价意见或看法,从而引起的考核误差叫做( )(分数:1.00)A.暗示性偏差B.对照效应偏差C.近因偏差D.印象性偏差26.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同病相怜”等体现了绩效考核中的( )(分数:1.00)A.对照效应偏差B.从众效应偏差C.晕轮效应偏差D.相似性偏差27.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分数:1.00)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28.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分数:1.00)A.“经济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
8、.“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29.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有四类,注意群体规范属于( )(分数:1.00)A.进行力场分析B.让组织成员参加变革C.利用群体动力D.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30.在组织变革的阻力中,由于变革结果未知性造成的阻力属于( )(分数:1.00)A.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B.经济原因造成的阻力C.组织本身原因造成的阻力D.社会群体原因造成的阻力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 )(分数:2.00)A.先天遗传因素B.家庭因素C.文化传统因素D.阶级和阶层因素E.经济因素32.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即( )(分数:
9、2.00)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E.综合型激励理论33.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的几个方面是( )(分数:2.00)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控制过程D.协调过程E.情感过程34.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分数:2.00)A.行政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容易混淆B.领导的决策指挥与职能部门的建议可能不一致C.容易造成多头领导的现象D.层次多,扩大了机构的规模E.小型企业不适合这种结构35.实行组织变革的方式有( )(分数:2.00)A.人员导向型B.组织导向型C.技术导向型D.环境导向型E.系统导向型三、B简答题/B(
10、总题数:5,分数:25.00)36.简述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分数:5.00)_37.简述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的意义。(分数:5.00)_38.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分数:5.00)_39.简述弗德勒提出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分数:5.00)_40.简述绩效考核的程序。(分数:5.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举例说明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分数:10.00)_42.试分析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分数:10.00)_五、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43.案例:某建筑工程公司 10年前的产值已达 10亿元,3 年前,居安思
11、危的企业老总,从北京高薪请进一个“高手”构建组织文化,重新编印了企业画册,统一了员工制服,健全了企划部、公关宣传部等部门,招聘了一大批具有表演和公关才能的靓女俊男等等,“看上去很美”。但一边是花巨额的钱搞所谓的组织文化构建,一边是员工不但老样子还更养成了务虚不务实做表面功夫的习性。两年不到,火旺的企业终于支持不下去了。这样的组织文化实际上已经变味为时髦的“皇帝的新装”。 结合案例资料,请回答: (1) 组织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2) 培植组织文化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3) 案例中的建筑工程公司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走入了什么误区?(分数:15.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真题 2009年下半
12、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管理心理学在 20世纪 50年代产生于( )(分数:1.00)A.英国B.俄国C.美国 D.德国解析:解析 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它在 20世纪 50年代产生于美国。2.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中,把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称为( )(分数:1.00)A.行为心理B.组织心理 C.个体心理D.群体心理解析:解析 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3.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分数:1.00)A.古利克B.厄威克C.泰
13、罗 D.韦伯解析:解析 泰罗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理论。4.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德鲁克 B.勒温C.韦伯D.巴纳德解析:解析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勒温是“团体力学理论”的创立者;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5.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之为( )(分数:1.00)A.个性 B.精神C.素质D.品德解析:解析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分
14、数:1.00)A.胆汁质 B.抑郁质C.多血质D.粘液质解析:解析 胆汁质,又称兴奋型,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等等。7.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是( )(分数:1.00)A.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身体姿态B.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C.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D.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解析:解析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这是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模式是( )(分数:1.0
15、0)A.两因归因模式 B.成败归因模式C.三度归因模式D.内外归因模式解析:解析 成败归因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来的;三度归因模式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来的,而海德提出的是两因归因模式。9.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称作( )(分数:1.00)A.性格B.气质C.态度 D.动机解析:解析 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10.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分数:1.00)A.信息B.价值 C.人际关系D.情境解析:解析 参与改变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勒温认为改变态度的
16、方法,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11.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 )(分数:1.00)A.动机B.需要 C.挫折D.目的解析:解析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1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分数:1.00)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解析:解析 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由此可知,双因素是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13.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
17、联系的群体是( )(分数:1.00)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解析:解析 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小型群体。14.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塞利士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如果群体行为有良好的计划性,群体成员大多数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那么该群体的类型是( )(分数:1.00)A.冷淡型B.乖僻型C.保守型D.策略型 解析:解析 策略型群体,其行为有良好的计划性,其成员大多数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15.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叫( )(分数:1.00)A.群体规范 B.工作制度C.行为准则D.群体压力解析:解析 群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管理心理学 2009 年下 半年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