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一)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一)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8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11.00)1.群体本身决定其成员角色和规范的因素是_(分数:0.50)A.资源B.内部结构C.工作动机D.作用模式2.根据群体五阶段发展模型,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的阶段是_(分数:0.50)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化阶段D.终止阶段3.群体内部冲突阶段是_(分数:0.5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4.在五阶段模型中,第三阶段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0.50)A.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
2、不确定B.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C.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D.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5.根据间断平衡模型,决定群体发展方向的是_(分数:0.50)A.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B.第一阶段结束时C.群体成员的最后一次会议D.转变阶段6.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在于它指出了群体具有一个_(分数:0.50)A.形成期B.震荡期C.变革期D.冲突期7.以下不属于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是_(分数:0.50)A.组织文化B.权力结构C.绩效评估体系D.正式领导8.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_(分数:0.50)A.利益型群体B.任务型群体C.命令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
3、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_(分数:0.50)A.正式群体B.任务群体C.命令群体D.非正式群体10.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_(分数:0.50)A.正式B.非正式C.异质D.工作11.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_(分数:0.50)A.完成任务速度快B.易解决复杂问题C.绩效水平高D.凝聚力强12.以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0.50)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C.相对而言,5 至 7 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
4、有效13.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_(分数:0.50)A.外部环境B.群体规模C.群体构成D.群体任务14.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_(分数:0.50)A.规定B.看法C.期望D.依赖15.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_(分数:0.50)A.标准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16.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一般有_(分数:0.50)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17.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_(分数:0.50)A.规范B.角色期望C.角色意识D.行为模式18.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
5、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是_(分数:0.50)A.角色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D.心理契约19.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_(分数:0.50)A.角色期待B.角色知觉C.心理契约D.角色定式20.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主要取决于_(分数:0.50)A.群体的规模B.群体的绩效规范C.群体的压力D.群体的构成21.如果一个群体有很高的凝聚力,绩效规范却很低,则群体_(分数:0.50)A.仍然能取得很高的生产率B.生产率通常比较低C.生产率比凝聚力低的群体高D.生产率比绩效规范高的群体还要高22.评价群体凝聚力时,能够比较详细
6、地给出凝聚力的具体表现的方法是_(分数:0.50)A.数量分析法B.问卷调查法C.定量分析法D.定性分析法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11.00)23.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_(分数:1.00)A.安全需要B.地位需要C.情感需要D.权力需要E.实现目标需要24.五阶段模型中震荡阶段具有的特点有_(分数:1.00)A.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B.群体成员对群体加给他们的约束仍予以抵制C.群体成员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执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E.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25.在间断平衡模型中,第一阶段结束的特征有_(分数:1.
7、00)A.以迅速的活动来完成工作任务B.迅速的变革C.抛弃旧的模式D.采纳新的观点E.活动速度明显加快26.以下属于群体的类型的有_(分数:1.00)A.正式群体B.命令型群体C.任务型群体D.利益型群体E.友谊型群体27.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_(分数:1.00)A.组织战略B.权力结构C.正式规范D.组织资源E.人员甄选过程28.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群体成员资源变量中,最重要的有_(分数:1.00)A.能力B.关系C.性格特点D.服从程度E.规模29.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的因素有_(分数:1.00)A.正式领导B.非正式领导C.群体规模D.
8、群体构成E.个性能力30.组织通常通过制定_规范来使员工的行为标准化。(分数:1.00)A.法律B.法规C.规则D.程序E.政策31.角色的特性包括_(分数:1.00)A.角色同一性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D.角色冲突E.角色特殊性32._因素影响群体凝聚力。(分数:1.00)A.加入群体的难度B.群体规模C.群体的性别构成D.外部威胁E.群体以前的成功经验33._是评价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分数:1.00)A.问卷调查法B.数量分析法C.关系分析法D.参照测量法E.对比分析法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34.群体 (分数:2
9、.00)_35.正式群体 (分数:2.00)_36.非正式群体 (分数:2.00)_37.群体结构 (分数:2.00)_38.规范 (分数:2.00)_39.角色 (分数:2.00)_40.心理契约 (分数:2.00)_六、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33.00)41.简述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 (分数:3.00)_42.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分数:3.00)_43.简述群体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 (分数:3.00)_44.群体有哪些类型? (分数:3.00)_45.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条件。 (分数:3.00)_46.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分数:3.00)_4
10、7.群体结构如何影响群体行为有效性? (分数:3.00)_48.群体任务如何影响群体有效性? (分数:3.00)_49.简述群体规范的基本功能。 (分数:3.00)_50.简述群体规范的形成。 (分数:3.00)_51.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分数:3.00)_七、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0.00)52.试述群体行为的模型。 (分数:7.00)_53.群体成员资源的两个重要性变量是如何影响群体行为的? (分数:7.00)_54.试述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 (分数:6.00)_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一)答案解析(总分:8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
11、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11.00)1.群体本身决定其成员角色和规范的因素是_(分数:0.50)A.资源B.内部结构 C.工作动机D.作用模式解析:解析 群体本身还有一个决定其成员的角色和规范的内部结构。这些因素(群体成员所带来的资源和群体结构)决定着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其他过程。2.根据群体五阶段发展模型,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的阶段是_(分数:0.50)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C.规范化阶段D.终止阶段解析:解析 五阶段模型包括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有所作为阶段、中止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形成。其特点是,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
12、不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探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当群体成员开始把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员时,这个阶段就结束了。3.群体内部冲突阶段是_(分数:0.5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解析:解析 五阶段模型包括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有所作为阶段、中止阶段。其中,第二阶段:震荡,是群体内部冲突阶段。4.在五阶段模型中,第三阶段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0.50)A.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B.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C.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D.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解析:解析 在五阶段模式中,第三阶段:规范化。在此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
13、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这时会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当群体结构稳定下来、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这个阶段就结束了。5.根据间断平衡模型,决定群体发展方向的是_(分数:0.50)A.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 B.第一阶段结束时C.群体成员的最后一次会议D.转变阶段解析:解析 根据间断平衡模型,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6.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在于它指出了群体具有一个_(分数:0.50)A.形成期B.震荡期C.变革期 D.冲突期解析:解析 群体的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是,群体在其长期的依惯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由于群体成员意
14、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紧迫感而引发的。7.以下不属于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是_(分数:0.50)A.组织文化B.权力结构C.绩效评估体系D.正式领导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条件因素的掌握,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要熟记此知识点。8.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_(分数:0.50)A.利益型群体B.任务型群体C.命令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体的不同类型。其中,友谊型群体是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形成的群体。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_(分数:0.50)A.正式群体B.任务群体C.命令群体D.非正式群体
15、 解析:解析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通过满足其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_(分数:0.50)A.正式B.非正式C.异质D.工作 解析:解析 虽然许多组织中存在亚文化,通常以工作群体为中心产生,从而存在组织正式规章制度之外的一些规则,但这类组织中仍然是由主导文化向所有的组织成员表明,组织所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11.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_(分数:0.50)A.完成任务速度快 B.易解决复杂问题C.绩效水平高D.凝聚力强解析:解析 事实表明,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但是,如果
16、群体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大群体比小群体表现得好。12.以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0.50)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 C.相对而言,5 至 7 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有效解析:解析 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但其影响力取决于你所考察的变量。成员为奇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偶数的群体更受欢迎。13.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_(分数:0.50)A.外部环境B.群体规模C.群体构成 D.群体任务解析:解析 就预测群体成员的
17、离职率这一点来讲,群体的构成成分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差异本身可能并不能预测群体成员离职率的高低,但一个群体内部存在巨大差异,就会导致群体成员离职率升高。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就不会有很强的局外人之感。14.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_(分数:0.50)A.规定B.看法C.期望 D.依赖解析:解析 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15.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_(分数:0.50)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18、群体规范的标准功能。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的要求确定行动标准。它界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范围。16.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一般有_(分数:0.50)A.三种B.四种 C.五种D.六种解析:解析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掌握使群体有效运作所必须的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大多数群体规范的形成方式一般有四种:群体成员所做的明确的说明,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私人交谊,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17.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_(分数:0.50)A.规范B.角色期望C.角色意识 D.行为模式解析:解析 任何一个进入群体的人,首先是建立和适应群体的角色意识,尽快掌握角色规范。18.人们对在某个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组织 行为学 群体 行为 管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