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1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11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1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分数:2.00)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分数:2.00)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学原理是_。(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
2、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度是_。(分数:2.00)A.关节点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C.质与量的统一D.事物的根本性质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_。(分数:2.00)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D.支持与反对、正确与错误的关系7.割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会导致_。(分数:2.00)A.唯心论B.机械唯物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_。(分数:2.00)A.将唯物论引入认识论B.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C.将实践
3、引入认识论D.将现代科学引入认识论9.生产实践处理的是_。(分数:2.00)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人与物质产品的关系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_。(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1.阶级起源于_。(分数:2.00)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暴力镇压B.劳动产品分配不均C.社会分工不同D.剩余产品和私有制12.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00)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B.人们的不同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C.人们占有财产的多少D.人们是否参加体
4、力劳动13.上层建筑的两部分内容是_。(分数:2.00)A.政治上层建筑与法律上层建筑B.新的上层建筑与旧的上层建筑C.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上层建筑D.思想上层建筑与文化上层建筑14.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在_。(分数:2.00)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C.党的七大D.八七会议15.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入宪法的是在全国人大_。(分数:2.00)A.八届一次会议B.八届二次会议C.九届一次会议D.九届二次会议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_。(分数:2.00)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科学发展观1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民族
5、资本主义的政策是_。(分数:2.00)A.利用B.保护C.没收D.限制1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分数:2.00)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19.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_。(分数:2.00)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团结教育D.公私合营20.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_。(分数:2.00)A.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 1956 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阶段B.从 1956 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直到社会主义
6、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阶段C.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到社会主义高度现代化的历史阶段D.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建立的历史阶段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_。(分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22.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_
7、。(分数:2.00)A.全体劳动者所有制形式B.社会所有制形式C.自由人的联合体形式D.国家所有制形式23.计划和市场_。(分数:2.00)A.是划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B.是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C.是相互对立的D.都是经济调节手段24.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_。(分数:2.00)A.精简政府机构B.实行政企分开C.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D.发展中介组织25.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2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_。(分数:2.00)A.民主集中制B.普选制C.委任制D.分权制2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_。(分数:2
8、.00)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法制是依法治国的_。(分数:2.00)A.表现和形式B.前提和基础C.内容和本质D.目的和手段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_。(分数:2.00)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四项基本原则3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理想划分为两大层次,它们是_。(分数:2.00)A.集体理想和个人理想B.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C.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D.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3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_。(分数:2.00)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
9、的伟大复兴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32.香港回归祖国是 1997 年_。(分数:2.00)A.6 月 1 日B.7 月 1 日C.8 月日D.9 月 1 日33.澳门回归祖国是 1999 年_。(分数:2.00)A.9 月 20 日B.10 月 20 日C.11 月 20 日D.12 月 20 日3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_。(分数:2.00)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思想领导D.作风领导35.我国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_。(分数:2.00)A.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信教自由
10、,又保护不信教自由B.要求宗教同政治、政权分开C.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和公共教育,维护社会稳定D.要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团体团结起来,把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目标上来36.2015 年 9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把着力点放在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_。(分数:2.00)A.管理上B.体制机制障碍上C.人才培养上D.资源投入上37.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5 年 10 月 9 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11、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在内的_。(分数:2.00)A.45 个项目B.46 个项目C.47 个项目D.48 个项目38.中国人民银行 2015 年 10 月 23 日决定,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再设置_。(分数:2.00)A.存款利率浮动上限B.贷款利率浮动上限C.拆借利率浮动上限D.准备金率浮动上限39.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2015 年 11 月 12 日正式发行新版人民币 100 元纸币,这是第_。(分数:2.00)A.三版B.四版C.五版D.六版40.新华社 2015 年 11 月 22 日报道,商务
12、部部长高虎城与东盟十国部长 22 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协议议定书。议定书是我国在现有自贸区基础上完成的升级协议的第_。(分数:2.00)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分数:10.00)_4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分数:10.00)_44.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含义是什么? (分数:10.00)_45.说明社会主
13、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如何正确认识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111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特别是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
14、,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把辩证唯物主义从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一直被唯心主义所统治,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第一次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将社会历史科学奠定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使社会历史科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C 是正确的选项。
15、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分数:2.00)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部分内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褊狭封闭、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生动历程。时代的发展呼唤
16、理论的创新,历史的进步需要理论的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飞跃的;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推进历史变革中显示强劲活力,发挥强大威力的。结果时代前进了,理论发展了。生活之树长青,理论之果长新。所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 是正确选项。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分数:2.00)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部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17、最基本的原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成就都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都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世界上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从巨大的星系天体到微小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人类机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物质的,都是物质的各种具体存在形态。整个宇宙具有无限多样的物质,它们能够以一定的规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是从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来的,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所以,整个世界,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非生命界和生命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物质。物质
18、是永恒存在的,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 是正确选项。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学原理是_。(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部分内容。地球一方面一刻不停地进行自转,自转一圈是八万里,人坐在地球上虽然不动(依某个参照物来讲,没有发生位置转移),但是地球在转,因而人也在转,一天同样运动了八万里。这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人和地球一起,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同时,人
19、和地球还围绕着太阳一刻不停地在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 365 天。所以,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5.度是_。(分数:2.00)A.关节点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C.质与量的统一 D.事物的根本性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质和量的统一叫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也就是一定的质所以能够存在的量的限度(范围)。在这个限度内,事物的质和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量的增减不会引起质的变化,某事物还是某事物;超出这个限度,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就会破裂,转化为另一种别的事物,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
20、体。可见,度是一种限度、尺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的量的活动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联结,相互规定,相互制约。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我们才能做到对事物“胸中有数”,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适度就是把握住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恰如其分。C 是正确选项。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_。(分数:2.00)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D.支持与反对、正确与错误的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 从前进、发展中分析事物,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
21、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辩证的统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是不同的。从事物存在的规定性来看,其中一方是决定事物的性质,保持事物的存在,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因而称为肯定因素。另一方是与现存事物性质相反,促使事物转化和灭亡的方面,它要变革事物的现状,使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因而称为否定因素。例如,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性是保持物种存在的肯定因素,代表生物体的保存方面;变异性是促使物
22、种变化的否定因素,代表生物体的发展方向。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因素作为矛盾双方而相互斗争着。当变异因素改变了整个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的进化就发生质变,旧物种变为新物种,这就是对原有物种的否定。因此,否定就是某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旧质向新质的飞跃。B 是正确选项。7.割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会导致_。(分数:2.00)A.唯心论B.机械唯物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 现象和本质在总体上是一致的。有什么本质,就有什么现象。有什么观象,也必定有什么本质。人们总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现象是把握本质、入门的向导。 把现象和本
23、质的对立绝对化,是形而上学观点。康德把现象和本质割裂开来,说两者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这种观点必然导致不可知论。D 是正确选项。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_。(分数:2.00)A.将唯物论引入认识论B.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C.将实践引入认识论 D.将现代科学引入认识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的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人认识论,从而最科学、最正确地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主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1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