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13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13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8,分数:100.00)1.当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若要增加一些新的业务功能,则需要对系统进行_。(分数:2.50)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2.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程序中有无注释不影响程序的可维护程度B.执行效率高的程序容易维护C.模块间的耦合度越高,程序越容易维护D.系统文档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程度3.系统可维护性主要通过_来衡量。(分数:2.50)A.平均无故障时间B.系统故障率C.平均修复时间D
2、.平均失效间隔时间4.以下关于维护工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开始于系统投入使用之际B.只有系统出现故障时或需要扩充功能时才进行维护C.质量保证审查是做好维护工作的重要措施D.软件维护工作需要系统开发文档的支持5.一般的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写代码、软件维护等多个阶段,其中_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分数:2.50)A.需求分析B.软件设计C.编写代码D.软件维护6.系统维护项目有软件维护、硬件维护和设施维护等。各项维护重点不同,那么系统维护重点是_。(分数:2.50)A.软件维护B.硬件维护C.设施维护D.环境维护7.由于系统
3、转换成功与否非常重要,所以_和配套制度要在转换之前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分数:2.50)A.转换时间点B.具体操作步骤C.转换工作执行计划D.技术应急方案8.信息系统建成后,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系统评价的要求与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 3 个方面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这些评价一般不包括_。(分数:2.50)A.技术性能评价B.管理效益评价C.经济效益评价D.社会效益评价9.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系统评价的要求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 3 方面进行信息系统评价,下面不属于这 3 个方面的是_。(分数:2.50)A.技术性能评价B.管理效益评价C.经济效益评价D.系统易用性评价
4、10.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不包括_。(分数:2.50)A.投入产出分析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C.系统工程方法D.价值工程方法11.表决法属于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中_中的一种。(分数:2.50)A.专家评估法B.技术经济评估法C.模型评估法D.系统分析法12.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_和价值工程方法。(分数:2.50)A.净现值法B.投入产出分析法C.盈亏平衡法D.利润指数法13.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 4 大类,德尔菲法(Delphi)是属于_。(分数:2.50)A.专家评估法B.技术经济评估法C.模型评估法D.系统分析法14.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分数:2.
5、50)A.主存储器B.磁盘C.CPUD.输入/输出设备15.以下关于 CP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CPU 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B.程序控制器 PC 除了存放指令地址外,也可以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C.CPU 中的控制器决定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D.指令译码器是 CPU 控制器中的部件16.中央处理器包括_。(分数:2.50)A.运算器和控制器B.累加器和控制器C.运算器和寄存器组D.运算和控制系统17.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部件,以下不属于控制器功能的是_。(分数:2.50)A.取指令B.分析译码C.存储数据D.执行指令18.计算机
6、操作的依据是_。(分数:2.50)A.模/数转换器B.数据C.程序D.输出设备19.以下关于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在 CISC 中,其复杂指令都采用硬布线逻辑来执行B.采用 CISC 技术的 CPU,其芯片设计复杂度更高C.在 RISC 中,更适合采用硬布线逻辑执行指令D.采用 RISC 技术,指令系统中的指令种类和寻址方式更少20.以下关于 RISC 芯片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
7、数:2.50)A.指令数量较多,采用变长格式设计,支持多种寻址方式B.指令数量较少,采用定长格式设计,支持多种寻址方式C.指令数量较多,采用变长格式设计,采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D.指令数量较少,采用定长格式设计,采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21.程序查询方式的缺点是_。(分数:2.50)A.程序长B.CPU 工作效率低C.外设工作效率低D.I/O 速度慢22.采用精简指令系统的目的是_。(分数:2.50)A.提高计算机功能B.增加字长C.提高内存利用率D.提高计算机速度23.以下关于 Cache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在容量确定的情况下,替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影响 Cache
8、命中率的关键因素B.Cache 的设计思想是在合理成本下提高命中率C.Cache 的设计目标是容量尽可能与主存容量相等D.CPU 中的 Cache 容量应该大于 CPU 之外的 Cache 容量24.与内存相比,外存的特点是_。(分数:2.50)A.容量大、速度快B.容量小、速度慢C.容量大、速度慢D.容量大、速度快25.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_方式写入的。(分数:2.50)A.并行B.并-串行C.串行D.串-并行26.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其_。(分数:2.50)A.操作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地址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B.
9、操作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地址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C.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D.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程序计数器27.为了保证程序能连续执行,CPU 必须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起这一作用的是_。(分数:2.50)A.指令寄存器B.状态寄存器C.地址寄存器D.程序计数器28.机器指令的二进制符号代码需要指出操作码和_。(分数:2.50)A.虚拟地址B.地址码C.绝对地址D.逻辑地址29.计算机软件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处于系统软件核心地位的是_。(分数:2.50)A.数据库管理系统B.操作系统C.程序语言系统D.网络通信软件30.以下关于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_。(
10、分数:2.50)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31.以下_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分数:2.50)A.控制器B.CPUC.设备管理系统D.操作系统32.CPU 芯片中使用流水线技术的目的是_。(分数:2.50)A.扩充功能B.降低资源消耗C.提高运行速度D.减少功耗33.进程调度有各种各样的算法,如果算法选择不当,就会出现_现象。(分数:2.50)A.颠簸(抖动)B.进程长期等待C.死锁D.异常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 A4000H 到 CBFFFH,共有_B。若用存储容量为 16K8bit 的存储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
11、少需要_片。(分数:5.00)A.80KB.96KC.160KD.192KA.2B.6C.8D.1034.某计算机字长 32 位,存储容量 8MB。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为_。(分数:2.50)A.01M-1B.02M-1C.04M-1D.08M-135.如果主存容量为 16M 字节,且按字节编址,表示该主存地址至少应需要_位。(分数:2.50)A.16B.20C.24D.32数据存储在磁盘上时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1,R2,R1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物理块 1 2 3 4 5 6 7
12、8 9 10 逻辑块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20 毫秒/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4ms,则处理这 10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_;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10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_。(分数:5.00)A.180msB.200msC.204msD.220msA.40msB.60msC.100msD.160ms36.存储管理器是数据库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关于存储管理器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50)A.存储管理器负责检查用户是否具有数据访问权限B
13、.为了提高数据访问效率,存储管理器会将部分内存用于数据缓冲,同时使用一定的算法对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块进行定期置换C.存储管理器会为编译好的查询语句生成执行计划,并根据执行计划访问相关数据D.存储管理器以事务方式管理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以确保数据库并发访问的正确性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8,分数:100.00)1.当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若要增加一些新的业务功能,则需要对系统进行_。(分数:2.50)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解析:解析 软件维护是信息系统维护工作的重点,按照维护性
14、质可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4 种类型。其中完善性维护指在应用系统使用期间,为不断改善、加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所进行的维护工作。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让应用软件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2.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程序中有无注释不影响程序的可维护程度B.执行效率高的程序容易维护C.模块间的耦合度越高,程序越容易维护D.系统文档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程度 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可维护程度取决于多个方面,主要有系统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程序的编码风格、注释等对于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起着重要作用,同
15、时系统文档中包括了系统需求、系统目标、软件架构、程序设计策略和程序实现思路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完整、细化程度也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可维护程度。文档编写越规范、越完整、越细致,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只有正确地理解才能进行正确的修改。模块化是一种可提高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应做到模块内部耦合度高,而模块间耦合度低,这样将有利于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程度。而系统执行效率的高低通常不是影响系统可维护程度的因素。3.系统可维护性主要通过_来衡量。(分数:2.50)A.平均无故障时间B.系统故障率C.平均修复时间 D.平均失效间隔时间解析:解析 可维护性是指为满足用户新要求,或运行中发现错误后,
16、对系统进行修改、诊断并在规定时间内可被修复到规定运行水平的能力。可维护性用系统发生一次失败后,系统返回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来度量,通常采用平均修复时间来表示。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故障率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等用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4.以下关于维护工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50)A.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开始于系统投入使用之际B.只有系统出现故障时或需要扩充功能时才进行维护 C.质量保证审查是做好维护工作的重要措施D.软件维护工作需要系统开发文档的支持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实施、投入运行之后,就进入了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维护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系统的不同部分(如设备、硬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中级 信息 系统管理 工程师 上午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