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pdf
《DB51 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64 DB51 备案号:28687-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Toona sinensis Roem 2010 08 18 发布 2010 10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155-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子和苗木 1 5 造林 2 6 幼林抚育管理 3 7 造林技术档案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香椿禁止使用的农药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2、) 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推荐药剂 6 DB51/T 1155-2010 前 言 香椿( Toona sinensis Roem)为楝科香椿属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树种,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木材红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纹理美观,且耐水湿、耐腐蚀,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枝下高长、树冠短、冠幅小,能减少生长期中同农作物争光的矛盾,可作为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其幼芽和嫩叶,脆嫩多汁,芳香馥郁,口感独特,俗称椿芽,是传统的木本蔬菜珍品,食用价值很高。目前尚无香椿造林技术规程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规范全省香椿的造林技术和科学造林,促进香椿人工林的优质丰产,使香椿造林工程在资源
3、节约、环境友好下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桂香、朱 琴、侯广维、宁素华、周琼、隆孝雄。 本标准于2010-08-18日首次发布。 DB51/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椿人工造林(含迹地人工更新)的造林苗木规格,主要造林技术措
4、施及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四川省境内的新造香椿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1999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51/T 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GB/T 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 18337.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DB51/T
5、705-2007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香椿林(Toon woods) 以香椿树种为优势种构成的森林。 3.2 栽培区(Cultivation area) 香椿适生栽培区:海拔2000m以下,土壤为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各类耕地土壤 、石骨子土、冲积潮土、褐土、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土层厚度大于60cm,年平均气温13.918.2,年平均积温(10)45005600,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1800mm。 4 种子和苗木 香椿种子和苗木按GB7908-1999、GB/T15776-2006、DB51/T705-200
6、7标准执行。 4.1 播种苗 按DB51/T705- 2007规定的、级苗木标准执行。 DB51/T 1155-2010 4.2 无性繁殖苗 用香椿营养器官(如苗干、枝条、根)作为育苗材料培育苗木。 5 造林 5.1 造林模式 5.1.1 营造纯林 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及立地条件只能适宜香椿生长的地方,应营造纯林。 5.1.2 营造混交林 为提高香椿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 用材林:宜多树种混交,如香椿与马尾松、柏木、杉木、喜树、木荷、白蜡、檫树、毛竹、银杏、黄柏、水杉等混交,混交方式有块状和带状。 防护林:应以混交林为主。 混交
7、类型:可设计为香椿与主要树种混交、香椿与伴生树种混交、香椿与灌木混交、香椿与伴生树种和灌木混交。 混交方法:可采用块状、带状、行间混交。 混交比例:香椿50%,伴生树种的混交比例,应以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为原则,一般50%,灌木的混交比例与立地条件有关,立地条件愈差,比例愈大。 5.2 造林整地 5.2.1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造林地。 5.2.2 整地时间 一般宜在造林前一个月整地,海拔较高的地区,可在造林的头一年预先整地,干旱、半干旱造林地区应在雨季进行整地。 5.2.3 清林方式 带状割灌,清林带宽2m。 5.2.4 整地方式 穴状
8、、鱼鳞坑、带状整地。 5.2.4.1 穴状整地 在丘陵区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 50cm50cm50cm。 5.2.4.2 鱼鳞坑整地 在干旱和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的造林地,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4050)cm(4050)cm25cm,植苗穴外高内低,稍向内倾,呈倒撮箕形。 5.2.4.3 带状整地 DB51/T 1155-2010 在盆周山地植被繁茂的地区,采用带状整地,带宽60cm以上,深20cm25cm,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可隔一定距离保留1m2m宽的自然植被。 5.3 造林方法 人工植苗造林 5.4 造林密度 培育商品林,株行距1.5m2m或2m2m或2m3m;即333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1552010 香椿 造林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