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二编第4讲诗歌语言学案(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二编第4讲诗歌语言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二编第4讲诗歌语言学案(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讲 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炼字(含诗眼)、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炼字和炼句是热考题型。题型一 炼字(含诗眼)名师点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1古代诗歌“炼字”分类分 类 示 例传神显旨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
2、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以动衬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写静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实写虚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以乐衬哀的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 “青山” “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
3、思乡伤感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红”一“绿” ,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形象的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 “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22确定“诗眼”的 4 个角度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 “思” “忆” “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 “冷” “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
4、、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 ;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题组练1(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 分)早上五盘岭 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5、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 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
6、画了峰峦密集、重3叠之态。白 话 诗 歌 天刚放亮便已驱车出发,登上盘绕的五盘岭。两岸怪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相连,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苍翠的烟景被日光晕染,高处的树木浸透着寒气。松林疏朗露出孤单的驿馆,花草密处隐藏着急流险滩。栈道因为夜雨光润打滑,畬田里杂草已干。此行是为了知己,没有感觉到蜀道行路艰难。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早发焉耆 怀终南别业岑 参晓笛引乡泪,秋冰 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 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注 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7、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的“晓” “秋”两字,点明作诗时间是秋天的早晨,表现了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颔联写塞外,用“一身”和“万里”分别修饰“虏云”和“胡天” ,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C颈联用“终日”和“连年”写连年不断的征战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忠诚坚贞、保家卫国的情怀。D尾联以“故山”点出了“怀”的对象,又用“在何处”引出下面的写梦之句,匠心独运,蕴含深情。解析:选 D A 项, “晓” “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 ;B项, “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 ,是说
8、自己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C 项,应该是表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 分)答: 4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是“怀” 。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参考答案:“怀” 。首联“晓笛” “乡泪” “秋冰” “马蹄” ,
9、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 、 “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白 话 诗 歌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地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到故乡的清溪!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 分)秋晚登城北门 陆 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 秋。山河兴
10、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 “两行雁带杜陵秋” ,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C “横槊赋诗非复昔” , “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 “非复昔”表明铁5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D “梦魂
11、犹绕古梁州” ,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解析:选 B B 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已老, “卷地西风”写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 “烽火” “秋雁”均使人愁。颈联感叹“山河兴废” “身世安危” 。尾联忆“横槊赋诗” ,梦“古梁州” ,愁情益发深沉。参考答案: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颈联感叹故
12、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尾联追忆“横槊赋诗” ,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 “愁”味悠长。白 话 诗 歌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模板现 炼字题解答 3 步骤6附:答题句式1一般炼字题字用得最好(字是本诗的诗眼)。(解释此字在文中的含义),它运用了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
13、(景、物、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2诗眼题先点明诗眼是什么,再从标题开始,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或者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诗眼的。题型二 炼 句名师点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炼句”3 注意1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词等,它们往往对诗句表情达意起很大的作用。2注意诗句运
14、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3注意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句的含意。我们在赏析某一句诗时,只有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才能弄清诗句的多层意思,明了诗句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题组练4(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 分)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7解析:选 B B 项,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 “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答: 解析: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
16、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白 话 诗 歌 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做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
17、笼罩一般摇曳多姿。5(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8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
18、考官来完成。解析:选 BE B 项,第三句中的“衔枚” ,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 “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不恰切。E 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是体弱多病。(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 解析: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
19、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参考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白 话 诗 歌 贡院里摆放着紫案,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广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推荐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分等授官封爵,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弱多病心神已耗尽,超群的英才全靠诸位来识别辨
20、明。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送杨长史赴果州9王 维褒斜不容幰 ,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 ,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注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幰(xin):车幔,代指车辆。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四 模块 专题 第二 诗歌 语言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