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面临的挑战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较少,利用率较 。低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2)行动: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方式 环境友好目的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工业 发展清洁生产农业 推行
2、生态农业实践公众 适度消费名师注解【注 1】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2)中国要把发展经济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应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中心。【注 2】 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清洁生产并非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废弃物,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产生较少。【联】 全面把握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 传统农业指导思想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结构 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结构
3、单一,注重种植业的发展肥料 以有机肥为主 以化肥为主2农村能源 沼气、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煤炭、柴草等考点一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 )中 国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道 路 的 必 然 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点3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1)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
4、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2)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典题精研例 1 (2019河北定州中学模拟)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读图回答(1)(2)题。(1)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条件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
5、推进产业化(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解析 第(1)题,浙江东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选 C。第(2)题,注意抓住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 ,其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达到减轻污染和减少生态破坏的目的。选 D。4答案 (1)C (2)D特别提醒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推行生态农业,即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
6、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例 2 (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 年、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 第(
7、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答案 (1)20 世纪 70 年代(1976 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 80 年代后期(1987 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2000 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
8、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 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方法规律 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5(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方
9、面来进行分析。(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规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集训冲关(2019南昌摸底)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
10、约 10 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有效控制滴水量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2滴灌技术的优点包括( )调节田间气候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增加地下水水量 减少无效蒸发 适宜全年灌溉 保持土壤结构A BC D解析:1.B 2.C 第 1 题,利用针式滴头进行滴灌不能改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A 错;运用针式滴头使滴入土壤中的水较少,能有效控制滴水量,B 对;针式滴头的使用对土壤中水
11、分蒸发没有影响,C 错;滴灌不能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D 错。第 2 题,土壤中水分较6少,不能调节田间气候,错;土壤中水分较少,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滴灌水量小,对地下水水量影响不大,错;滴灌能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对;滴灌主要用在农作物生长期,不会全年灌溉,错;滴灌水量较小,可以起到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对。选 C。(2019河南联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沿海城市将承载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而钦州、防城港和北海又是广西红树林分布的主要区域。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保持着优良状态。下图为
1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5 题。3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 )抵御风浪,保护海岸 净化淡水水质 调节气候 保护生物多样性A BC D4北部湾经济区( )A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B淡水充足,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C位于海湾内部,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利于港口建设D临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小5为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 )A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C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D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解析:3.C 4.A 5.D 第 3 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
13、不能净化淡水,但在保护海岸、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 4 题,由图可知,北部湾经济区有丰富的锰、石油、铝土矿等资源,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第 5 题,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均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建7设,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6(2016上海高考)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 98%以上。材料二 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
14、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材料三 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2012 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人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m 2/人)人均实际建设用地面积/(m 2/人)适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实际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441.83 447.29 1.61 1.63(1)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2)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得出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用地规模已经超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自然原因: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
15、积占全州总面积的 98%以上,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人类活动原因: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 41.31%,即其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地农田。第(2)题,云南省怒江州山地多,平原少,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发展初级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既保护自然资源,又可增加收入。答案:(1)主要问题: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用地规模已经超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8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大,地表
16、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人类活动原因: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地农田。(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及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7(2019石家庄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白头叶猴现象
17、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1)简析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2)简述协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其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环境要求特殊,因此栖息地范围较小且不连续。由“人口急剧增加” “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 “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可知,该区域由于人口增加,为了获取耕地和薪柴,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面积缩小;由“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白头叶猴”可知,该地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导致白头叶猴种
18、群数量减少。由图可知,铁路和公路从白头叶猴栖息地穿过,割裂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不连续,甚至消失。第(2)题,其主要考查人类生产、生活与保护动物协调发展的措施,可从推广沼气等新能源、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已经破坏的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等方面考虑。答案:(1)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环境要求特殊,故栖息地范围较小且不连续;区域人口大量增加,人们的不合理活动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当地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导致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减少;铁路和公路从栖息地穿过,割裂栖息地之间的联系,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不连续,甚至消失。(2)在石
19、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推广沼气等新能源,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保护当地植被,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9度,禁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必须经过时,要建设供野生动物穿越的生态廊道。考点二 循环经济 一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粗放利用资源利用率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物质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结果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模块 人文地理 第六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实践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