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蚌埠二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第卷(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图是“某 4 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图并完成 13 题。1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0.51 B05 C1.5 D32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3下列四国中,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A德国 B中国 C印度 D日本4行政区界限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下图中有四个表示人口流动的箭头,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AB C BBCD CACD DABD- 2
2、-5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 )620 世纪 80 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 B1984 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市生活水平好,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D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3 -下图是中心地市场区域图,回答 78 各题。 7.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 甲乙丙甲 C. 甲乙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A. 甲为普通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B. 甲为小吃店、乙为普通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C. 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D. 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普通饭店9.1979 年以前
3、,深圳只是一个拥有 2 万人口的小镇,到 1990 年该市常住人口达 167 万,与人口大量向深圳迁移因素无关的是 A. 经济中心的转移 B.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C.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革 D. 经济布局的改变10对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A在迁出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入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 4 -C在迁出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 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12下图表示了环境人口容量与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其
4、中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 B C D读“某城市规划图” ,据此完成 1315 题13点的地租高低的比较A B C D,14在 abc 三个功能区中Aa 为绿化区 Bb 为商业区 Cc 为居住区 Da 文化区15该市工业区分布的突出特点是A分布在沿海,沿河水运便利的地带 B分布在居住区和绿化地的外缘C分布在主要商业区的外围 D分布在城市外环公路和主要铁路沿线读“某特大城市市区和郊区间某干道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题。16.图中 a、b 两曲线- 5 -A. a 曲线反映 8-10 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 a、b 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C. b 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
5、车速变化D. a 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如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读图,完成 1718 题。17.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18.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 专业化程度低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科技水平低 D. 生产规模小19以下是影响我国几种农作物和生产因素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生长热 水 土壤光 技 工业发城市发市 生长期耐盐碱温差大- 6 -期长 量 分 松 照 术达 展场短 A花生 水稻 蔬菜 冬小麦 B棉花 桑树 亚麻 冬小麦C油菜 花卉 水果 棉花 D甘蔗 棉花 花卉 甜菜图示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蚌埠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下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