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练习(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的判读(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3)图中 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 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D。(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
2、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2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写出 AL 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亚寒带针叶林带 F苔原带G冰原带 H温带落叶阔叶林带I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J热带季雨林带K温带草原带 L温带荒漠带(2)ABCDH体现了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2(3)HKLH体现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3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1)图 1中各山位于北(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海拔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故图 1中各山位于北半球。(2)由图 1可知纬度越
3、低,垂直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带谱越简单。(3)由图 1中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逐渐降低。(4)图 2中的山峰位于北(南、北)半球,该山所处的热量带是热带。(5)图 2中山峰南坡为阳(阴、阳)坡,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的分布高度高于北坡。(6)图 2中山峰南坡为迎风坡(迎风坡、背风坡),判断理由是自然带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图,完成 12 题。31该图最能反映的地理原理是(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地理环境的开放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2与该图所反映的环境特点相近的区域是( )A青藏高原
4、B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 D西北内陆解析:1.B 2.C 第 1题,图中气候、地貌、植被、水、土壤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 2题,图示区域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酸性土壤发育,适宜茶树栽培,与江南丘陵地区的环境特点相近。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在该岛 800多种植物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岛上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龙血树形态奇特,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据此完成 34 题。3索科特拉岛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 )A平原面积广大 B长期与大陆隔绝C火山活动频繁 D居民细心培育4龙血树的奇特形态主要有利于(
5、)A为根部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B抗击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C进行光合作用D收集水分并使其汇集到根部解析:3.B 4.D 第 3题,读图可以看到,索科特拉岛四面临海,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绝,B 对;岛屿面积小,平原面积小,A 错;火山活动频繁、4居民细心培育与物种具有独特性无关,C、D 错。第 4题,根据右图地表特征分析,该地气候干旱,龙血树的奇特形态,有利于收集水分并使其汇集到根部,D 对;只是树冠为根部遮挡阳光,并不会减少水分蒸发,A 错;伞形不利于抗击狂风暴雨,B 错;伞形态与进行光合作用无关,C 错。考点二 陆地自然带读图,完成 56 题。5下列城市所处的主要自然
6、带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所处的主要自然带相同的是( )A北京 B利马C罗马 D基多6与智利相比,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降水变率较小的原因是( )A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B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C气候的海洋性突出D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解析:5.C 6.B 第 5题,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 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罗马位于北半球,同为地中海气候,两个城市的典型植被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 6题,智利国土狭长,南北方向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多样,降水变率较大;厄瓜多尔位于赤道地区,受单一的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沛而稳定。考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表。读表回答 7
7、8 题。甲山(海拔 7 782 m) 乙山 (海拔 7 435 m)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海拔/m 1 100 2 920 1 229 1 848年均温/ 16.1 7.9 7.4 2.8基带气象要素 年降水量/mm 2 276.6 512.1 96.1 519.2雪线高度/m 4 750 5 000 4 350 3 9807.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5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8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纬度位置 山体海拔高度 水汽来源方向 人类活动A BC D解析:7.B 8.C 第
8、7题,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基带海拔北坡高于南坡,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乙山南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应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乙山水热状况较甲山差,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所以 B正确。第 8题,读表可知,甲、乙两山山体海拔高度相近,人类活动对两山雪线分布特点影响小,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水汽来源方向,所以 C正确。(2018郑州调研)如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 910 题。9图中地典型植被为( )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10我国东部地区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C地形
9、 D季风解析:9.A 10.D 第 9题,我国北部自东向西植被应为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大兴安岭大致是 4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大致是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贺兰山大致是 2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是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故区域植被应为荒漠,区域植被应为草原。第 10题,我国北部地区夏季只受东南季风影响,东西跨度较小,而南部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季风气候东西跨度大。故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2018莱芜模拟)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1112 题。611该山地南坡较北坡( )A热量少 B
10、海拔高C雪线低 D降水少12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要是因南坡( )A距海近,降水多 B海拔高,坡度大C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D坡向朝南,温度高解析:11.C 12.C 第 11题,北半球南坡纬度更低且为阳坡,热量更多,A 错误;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海拔没有差异,B 错误;读图可知,南坡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而北坡没有阔叶林及针叶林等森林植被的分布,可判断南坡降水较多,D 错误;根据高山冰雪带的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可判断南坡雪线较低,C 正确。第 12题,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受水热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题意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
11、纬度更低,热量更充足,且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山地南坡相对高度大,故自然带丰富,C 正确。综合测评锁定短板一、选择题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 1990年和 2017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2 题。1近二十多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上升C河流流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2近二十多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耕地面积增加 水库面积增加 经济林面积增加灌溉面积增加7A BC D解析:1.B 2.C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 年与 1990年相比,河流径流量趋于平稳,含沙量减小,说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练习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