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 藉 ( ji)愚 钝 ( dn) 渗 透( shn) 模 式( m) B矿 藏 ( cng)解 剖 ( pu) 酿 造( lin) 祈 年( q) C铅 砣 ( tu) 骈 文( pin)良 渚 ( zh)登 载 ( zi) D甲 壳 ( k)沉 溺 ( n) 殷 红( yn) 匮 乏( ku)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打骈文歇斯底里不可思议 B揖拿宣泄以偏赅全琳琅满目 C陷井铅砣别出心裁知足长乐 D竞技揖让雕虫小技邯郸学步
2、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奥运会和国庆节结束后,北京的人才市场异常活跃,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越大的公司越注意 _优秀高科技人才。 最近,中国与澳大利亚某矿业公司 _了一项高达 90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料供应商的地位。 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 _,然而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 A搜罗签署愚顽 B收罗签署愚钝 C搜罗签订愚钝 D收罗签订愚顽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忙忙碌碌一个暑假,今天难得有空到表哥的精品店一转,一踏进店门,店内 琳琅满目 的艺术精品就让我
3、大开了眼界。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向外国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但也不能忘却自己的传统精华;否则会像 邯郸学步 一样,既没有真正学到外国的精华,又丢了自己传统的精华。 C外国有些让我们看来 不可理喻 的东西,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够,研究得太少。 D他们不仅可以攀登绝壁、潜入海底,可以进行 别出心裁 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而且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 “健美比赛 ”和有害无益的 “赛吃运动 ”。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 “低碳生活 ”
4、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 ,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5、: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 “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的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不相干的领域中 ,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 “苦涩 ”、 “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
6、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 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 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
7、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盘、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 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
8、调 “孝 ”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 “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 天学 ;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 鬼学 ,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 人学 ,注重的是人。 ”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 ”,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 “未 知生,焉知死。 ”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
9、章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 B文化也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的、深义的三个层次,深义的文化存在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是经过概括、抽象、提炼等方法得出的共同的东西。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中国文化也可以分为 “知 ”与 “行 ”两个部分, “知 ”的范畴是指认识、理解、欣赏等方面, “行 ”的范畴包括纲纪伦常、法律道德等方面。 【小题 2】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佛教文化中也有 “知 ”与 “行 ”两个方面,其中 “修行、膜拜,以及涅盘、跳出轮回 ”等是与 “知 ”密切联系的 “行 ”,这些 “行 ”不带伦理色彩。 B在传入中国时,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为了在中国立定脚跟,早期的佛教就提倡孝道,以适应中国文化的要求。 C佛教文化原本主张无父无君,传人中国后披上了伦理的外衣,显示了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文化中的 “行 ”与中国文化中的 “行 ”是完全对立的,因此,佛教对中国人的 “行 ”不能产生影响。 【小题 3】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分别分析引用周一良、陈寅恪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_ _ _ 【小题 4】
11、请概括作者关于 “中国文化的内涵 ”的观点。 _ _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 “深义的文化 ”这个概念,点明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 引用陈寅恪对儒、佛、道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的论 述,为中国文化知、行两个范畴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或 “说明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 ” 【小题 1】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个方面构成,在 “行 ”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在 “知 ”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佛道二家,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 ”与 “行 ”背后的伦理道德,即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中国 西方 文化 资源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