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康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
2、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正确;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 B;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 D。2.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 ”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A. B. - 2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所以材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翻车,D 是翻车,故选 D;A 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不符合
3、题意,排除;B 是耧车,是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C 是高转筒车,不用人力,不符合“青裙箬笠倚车卧” ,排除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龙骨高数层” “青裙箬笠倚车卧” ,联系所学灌溉工具-翻车的特点分析解答。3.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A. 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B. 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C.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D.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票拟
4、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可知,票拟对皇帝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 A 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并非正式的中央机构,不可能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B 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C 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 3 -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 ,结合所学明朝内阁的职权、性质分析解答。4.王阳明说: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
5、其旨在强调A. 理在事先 B. 知行合一 C. 遵从良知 D. 格物穷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可得出王阳明强调做人做事要遵从内心的良知,要存善去恶,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理”与“事”的关系,且心学强调内心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与“知行合一”无关,材料主旨强调遵从内心的良知,故排除 B 项;格物穷理是理学的方法,而不是心学的内容,排除 D 项。5.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A. 对犯罪的惩处
6、力度B. 惩处犯罪的效果性C. 对犯罪证据的采信D. 制定法律的出发点【答案】D【解析】秦朝法律仅仅是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因此实行轻罪重罚,用暴力统治人民。罗马法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因此二者在法律规定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故答案为 D 项。A 项属于二者不同点之一,但不是“最大差别” ,排除;B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6.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 ”“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 ”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这说明A. 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 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
7、了市场秩序C. 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 4 -D. 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可以看出唐代重视市场诚信,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农业的问题;C 选项材料没有提及坊市关系问题;D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7.明嘉靖后期,国家出现银荒,隆庆元年(1567) ,首次颁布户部库藏钱法:“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 ”。此举说明:A. 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白银的货币地位B. 明政府法令的目的是限制白银的使用C. 政府注意
8、规范商业经营形式D. 政府意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中期以来,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自然特性,逐渐成为主导流通货币,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材料中“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表明,在白银货币化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朝政府不得不承认客观事实,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白银的货币地位,故 A 项正确,B项错误;C、D 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
9、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 ”8.“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该话语描述的历史事件使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C.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答案】B【解析】【详解】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说明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了圆明园,出现了材料中“使上国帝- 5 -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的情形,这次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故 B 项正
10、确;A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 A 项;C 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无关,排除 C 项;D 项是辛丑条约 ,排除 D 项。9.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 “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 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B. 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C.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D. 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
11、可知, “买办”既服务于洋行,又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体现出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故 D 正确;A 不符合材料“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 ,排除 A;根据“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 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可知,买办资本属于近代民族资本,B 错误;材料反映“买办”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并不能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排除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10.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
12、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这意味着( )A. 中国家庭织布业仍为手工 B. 西方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C. 耕织结合的农业模式解体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的土布逐渐被洋布取代并导致“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家庭纺织仍然是以用手工,当时中国并没有机器生产,故 A 项正确;B 项“完全”表述不符合史实。耕织结合的农业模式开始解体,但不是已经解体。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变化的内容,且“大大增加” 的内容也不符合史实。故- 6 -排除 BCD 三项。11.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
13、 、 社会裁制的精神 、 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C.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学生参与,同时有民族自决和社会仲裁,体现的是一次全民运动,结合近代史实判断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正确;动摇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没有体现出民主自决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没有体现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 C;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是 1924 年国民党一
14、大召开,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学生牺牲的精神” “民族自决的精神” ,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特点分析解答。12.阅读下表“中国部分通商口岸日本棉纱输入统计” ,据此可知地区 年代 数量 中国进口纱中所占比例%1895 8764 391896 2605 74华北三港(天津、烟台、胶州)1897 138682 45318951896 268 10华南二港(广州、汕头)1897 4859 17A. 日本逐渐控制了中国华北地区的棉纱市场- 7 -B. 日本根据中日两国国情特点开展对华贸易C. 中国民族棉纺业发展成功抵制了日本棉纱输入D. 甲午战争后日本加大侵略使民
15、族工业陷入困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加大了对中国的棉纱出口,这一时期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从表格数据来看,日本对离本国较近的中国北方一带出口量增长更快。因此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日本根据中日两国国情特点开展对华贸易,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日本逐渐控制了中国华北地区的棉纱市场,A 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民族工业的作用,排除 C 项;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排除 D 项。【点睛】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解答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来确定答案。从时间信息来看,应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从数据来看,
16、华北三港的日本棉纱输入增长较快。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然后确定本题答案。13.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A. 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 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C. 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故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故 C 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故 A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故 B
17、排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材料无关,故 D排除。故选 C。14.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600 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8 -C. 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D. 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遭遇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的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因此材料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 C 项正确;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主要针对农村,不会出现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的现象。退回是从农村进城再回到农村,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不属于退
18、回农村。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故排除 ABD 三项。15.在深圳被设立经济特区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士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其他一切都成“黄”的了,还有人说特区是走私的主要通道,是旧中国上海的租界”等等。材料主要说明当时A. 经济特区开发不得人心B. 特区违法行为日益增多C. 特区改革开放的阻力较大D. 特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些人有疑虑,并且大加指责,这说明经济特区建立的阻力比较大,故 C 项正确;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特区建立的阻力,B 项说法不全面,排除;经济特区没
19、有自治权,故 D 项错误。16.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剪枝工人在扔下树枝时,或一个脚手架工人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 ”这表明罗马法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B. 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C. 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的原则D. 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答案】C【解析】- 9 -【详解】 “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说明要有事先告知的权力,出现事故应负有责任。C 正确。材料并不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A 错误;材料中显然不是保护平民的利益,B 错误。材料中罗马法规定务实,并不是形式主义,D 错误。【点睛】无过失责任是
20、侵权行为法的一种特殊侵权责任,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在着对无过失责任的误解和偏见。其实无过失责任有相对无过失责任与绝对无过失责任之分。相对无过失责任是一种比例责任。中国立法中的无过失责任多是相对无过失责任。无过失责任是为弥补过失责任的不足而设立的制度。其基本宗旨在于“对不幸损害之合理分配,亦即 Gsser 教授特别强调之分配正义“。它在性质上已经不具有一般法律责任的含义。因为任何法律责任都以过错为基础,从而体现了法律责任对不法行为的制载和教育作用。无过错责任不具有法律责任本来的含义,而只具有“恢复权利的性质“。无过失责任实际上是对侵权责任的教育、制载等职能的否定,因而不具有侵权责任本来的含义。17
21、.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上述材料说明A.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B.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C.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是不同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从中可以发现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民众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民主活动,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十分深厚,所以 A 选项
22、正确。B 选项错在“各种”二字;C 选项说法错误,贵族与奴隶的矛盾才是最主要的矛盾;D 选项错误,民主的表现在于公众的民主意识。18.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 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A. 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 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 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10 -D. 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答案】B【解析】【详解】美洲的小麦在欧洲广泛种植,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及
23、“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排除 C 项;从材料中的“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来看,在欧洲广泛种植的小麦并不只是美洲的原有品种,排除 D 项。19.“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 ,并不明智。 ”由此美国A. 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 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 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 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答案】A【解析】据材料“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康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五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