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资阳市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Al-27 Cl-35.5 Cu-64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Na2CO3热溶液呈碱性,有助于除去餐具油污B. 高纯度单质硅制成光导纤维,可以传输信息C.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比较普遍,危害也较大D. 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答案】B【解析】【详解】A 项、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CO 32 +H
2、2OHCO3 +OH ,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所以能用于清洗油污,故 A 正确;B 项、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而 Si 为半导体材料,故 B 错误;C 项、电化学腐蚀加速负极金属被腐蚀,比化学腐蚀快,危害更大,故 C 正确;D 项、蛋白质氧化分解时可提供能量,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尿素通过尿液排出,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解答时要注意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B 项为易错点,注意知识的积累是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 聚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C. 可用蒸馏水来鉴别
3、溴苯和苯D. 1 molHOOCCH(OH)CH2COOH 可与 3 mol NaHCO3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 项、丙烯分子中含有-CH 3,故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 A错误;- 2 -B 项、聚氯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B 错误;C 项、因溴苯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可用蒸馏水鉴别,C 正确;D 项、HOOCCH(OH)CH 2COOH 中只有 2 个-COOH 与 NaHCO3发生反应,则 1mol 该物质可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从甲烷、
4、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 0.2 mol Na2O 和 0.8 molNa2O2的混合物中离子总数为 3NAB. 标准状况下,22.4LCH 2Cl2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NAC. 1L1molL1 CH3CH2OH 水溶液中含OH 的数目为 NAD. 将 71gCl2通入足量 NaOH 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答案】A【解析】【详解】A 项、Na 2O 和 Na2O2均由 2 个钠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构成,故 0.2 mol Na2O 和 0.8 molNa2O2的
5、混合物中含 3mol 离子,即混合物中离子总数为 3NA个,故 A 正确;B 项、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B 错误;C 项、1L 1molL 1 CH3CH2OH 水溶液中含乙醇分子 1mol,由于 CH3CH2OH 和水中均含有OH,故溶液中OH 的数目大于 NA,故 C 错误;D 项、71g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常温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时转移 1mol 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NA,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注意物质结构的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熟练掌握公式
6、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4.在中学化学实验条件下,下列实验内容(装置、操作或现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3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 项、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A 错误;B 项、关闭止水夹,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会在长颈漏斗中形成稳定的液面差,故 B 正确;C 项、灼烧海带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故 C 错误;D 项、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取、气体的收集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
7、题关键,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5.在电镀车间的含铬酸性废水中,铬的存在形式有 Cr()和 Cr()两种,其中以 Cr()的毒性最大。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如图,铬最终以 Cr(OH)3沉淀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 为阳极,反应为 Fe2e =Fe2+B. 阴极反应为 Cr2O72 +7H2O+6e =2Cr(OH)3+8OH C. 阳极每转移 3mol 电子,可处理 Cr()物质的量为 1mol- 4 -D. 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 H+穿过【答案】A【解析】【分析】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原理是利用铁棒作阳极,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
8、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同时由于阴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产生 OH-,OH -与溶液中 Cr3+、Fe 3+反应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详解】A 项、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故 A 正确;B 项、Cr 2O72 在阳极区被 Fe2+还原为 Cr3+,阴极上水放电放电生成氢气产生 OH-,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 = H2+2 OH ,故 B 错误;C 项、阳极每转移 3mol 电子,有 1.5mol Fe2+生成,由离子方程式 Cr2O72-+6Fe2+
9、14H+=2Cr3+7H2O+6Fe3+可知,1.5mol Fe 2+还原 0.25molCr2O72-,即可处理 Cr()物质的量为 0.5mol,故C 错误;D 项、Cr 2O72 在阳极区与 Fe2+反应生成 Cr3+和 Fe3+,阴极区水放电生成氢气产生 OH-,Cr 3+和Fe3+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与 OH-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该离子交换膜不是质子交换膜而是阳离子交换膜,故 D 错误。故选 A。6.A、B、C 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B 的气态氢化物是工业上合成硝酸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B 和 C 两原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B. A 的
10、氧化物电子式为C. 原子半径:ABC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A【答案】D- 5 -【解析】【分析】依题意,A、B、C 为短周期元素,B 的气态氢化物是工业上合成硝酸的重要原料,则 B 为 N元素,从 A、B、C 的相对位置看,A 为 Si 元素、C 为 S 元素。【详解】A 项、N 元素和 S 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两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故 A 错误;B 项、A 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固体中不存在“SiO 2”分子,其基本结构是“SiO 4”四面体,每个硅原子与周围 4 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晶体中只有单键、没有双键,故 B 错误;C 项、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
11、越大,则 Si 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又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SiS;N 和 S 既不是同周期也不是同主族,无法比较两者的原子半径,故 C 错误;D 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 N PSi,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NO3H2SiO3,故 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准确推断出各字母代表的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作出判断。7.25下,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 HCOON
12、a 和 HCOOH 的混合溶液的 pH=3,则 c(HCOOH)/c(HCOO-)=10B. 相同浓度的 HCOONa 和 NaClO 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前者大C. 任何浓度 NaHS 溶液中总存在:c(H 2S)+c(H+)=c(OH )+c(S2 )D. 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 H2S 发生的反应为 2C1O +H2S=S2 +2HClO【答案】D【解析】【分析】由表给电离常数可知,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COOHH 2S HClOHS,则对应离子的- 6 -水解程度大到小的顺序为:S 2 C1O HS HCOO-,注意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与 H2S 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3、,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详解】A 项、在溶液中 HCOOH 的电离常数 Ka= ,则 pH=3 的 HCOONa 和 HCOOH的混合溶液中 =10,故 A 正确;B 项、HCOONa 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Na +)+C(H +)=C(OH -)+c(HCOO -) ,溶液中离子总数为 2c(Na +)+c(H +)V,同理可得 NaClO 溶液中总数为 2c(Na +)+c(H +)V,由电离常数可知 HCOOH 比 HCN 易电离,则等体积、等浓度的 HCOONa 和 NaClO 溶液中,ClO水解程度更大,溶液中的 c(OH )大、c(H +)小,所以 HCOONa 溶液中离子总数
14、大于NaClO 溶液,故 B 正确;C 项、NaHS 溶液中一定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H 2S)+c(H+)=c(OH )+c(S2 ),故 C 正确;D 项、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 H2S,因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与 H2S 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涉及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程度大小比较和盐类水解的应用,明确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关系是解本题是解题关键。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
15、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8.乙二酸( )又名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现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草酸分解反应的产物。资料查阅:.草酸熔点为 102,150160升华,157时开始分解。在人体中 C2O42 容易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PdCl 2溶液可用于检验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dCl2+H2O=CO2+2HCl+Pd(黑色粉末)。- 7 -(1)A 中盛放草酸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实验中观察到 B 中 CuSO4粉末变蓝,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 E 中的试剂为_,当观察到_(填现象),可以证明有 CO 气体生成。(3)下面是该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
16、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A.向装置中通入适量 N2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D.装入相关试剂 E.再次通入 N2并熄灭酒精灯(4)为准确证眀 A 有 CO2气体产生,需取少量 C 中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其目的是_,草酸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装置 A 应改为装置 F,请结合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如果草酸粉末溅入眼睛里,应立即_,然后就医。【答案】 (1). 硬质玻璃管 (2). CuSO4+5H2O= CuSO4 5H2O (3). PdCl2溶液 (4). 黑色沉淀(或黑色粉末) (5). CDABE (6).
17、 排除草酸蒸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 (7). H2C2O4 H2O+CO+CO 2 (8). 草酸在分解前已经熔化,该改进可以避免液态草酸流出硬质玻璃管 (9). 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解析】【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 A 中硬质玻璃管中盛放草酸,草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注意草酸分解前已经熔化,液态草酸可能会流出硬质玻璃管影响实验;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用以检验二氧化碳,但升华挥发出的草酸蒸气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 D 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以吸收二氧化碳;装置 E 中 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 CO。【详解】 (1)A 中盛放草酸的玻璃仪器是硬质玻璃管,实验中观察
18、到 B 中 CuSO4粉末变蓝说明草酸分解有水生成,CuSO 4粉末变蓝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2O= CuSO4 5H2O,故答案- 8 -为:硬质玻璃管;CuSO 4+5H2O= CuSO4 5H2O;(2)装置 E 的目的是检验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根据信息可知,可用 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 CO,CO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有黑色沉淀(或黑色粉末)生成,故答案为:PdCl 2溶液;黑色沉淀(或黑色粉末) ;(3)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相关试剂,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点燃酒精灯前应该向装置中通入适量 N2,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熄灭
19、酒精灯前应该再向装置中通入适量 N2排出 CO,以防污染环境,故答案为:CDABE;(4)草酸在 157时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H2O+CO+CO 2;由于草酸在 150160时会升华,所以分解的混合气体中会混有草酸蒸气,草酸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为准确证眀有 CO2气体产生,应向沉淀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排除草酸蒸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H 2C2O4 H2O+CO+CO 2;(5)实验过程中,草酸分解前已经熔化,液态草酸可能会流出硬质玻璃管影响实验,所以最好将装置 A 改为装置 F;草酸溶液显酸性,如果草酸粉
20、末溅入眼睛里,会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就医,故答案为:草酸在分解前已经熔化,该改进可以避免液态草酸流出硬质玻璃管;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了乙二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及分解产物的检验的方法、顺序、现象等,分析物质在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性质,实验装置的认知及物质检验时的正确操作是解答关键。9.哈伯法合成氨技术的相关反应为:N 2(g)+3H2(g) 2NH3(g) H=93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 a 的数值为_。(2)在 600下,向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并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资阳市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第二次 诊断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