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8讲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8讲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6单元第18讲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8 讲 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1959 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 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观念的喜爱。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 年” 。这一现象( )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B “双百”方针是对文艺工作主张“百
2、花齐放” ,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 ,发展、繁荣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故 B 项正确。21950 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服务社会主义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意识形态 D脱离生产实际C 根据材料“吸收苏联经验” “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可知,借鉴苏联经验,发展工农教育,体现当时的教育强调意识形态,故 C 项正确。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
3、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 ) 【导学号:61600083】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A 材料“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 “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人民性,故 A 项正确;这一规定还未付诸实践,不能推断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故 B 项错误;C、D 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41952 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 1393 种。同
4、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2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中国(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D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 1956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教育部取消美国的教育制度,采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反映了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说明新的意识形态权威的建立,故 B 项正确;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是在 1956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美苏争霸出现在 50 年代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5读19571960 年各级各类学校增长情况(单位:所)表。
5、从表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高校 高中 初中 小学1957 229 2184 8912 5473001958 791 4144 24787 7768001959 841 4144 16691 7374001960 1289 4690 17115 726500A.“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B “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教育怪象C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当时国情的举措D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要求C A、B 两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根据表中内容,从 1958 年开始,从小学到高校数量都有迅猛增长,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影响,教育界开展大革命,违背教育规律,故 C 项正确;19571960 年
6、学校数量增加,不能反映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要求,故 D 项错误。61970 年 6 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这种做法(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B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故 A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对象素质不高,故 B 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教育体现了阶级斗争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教育执行“左”倾思想,故 D 项错误。3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
7、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 材料未体现教育模式的变化,都是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故 A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发展困难,所以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故 B 项正确;我国教育体制是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变化,故 D 项错误。8下图为中国
8、留学生回国人数(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C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 A 项只是对题干材料反映现象的表述而非原因,排除;B 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C 项仅是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排除;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才是其选择归国的主要(根本)原因,故 D 项正确。91956 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 80 万元增为 546 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 2000 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
9、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 5 个增加到 10 个。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C 材料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支持,且西方国家并未4解除对中国的封锁,故 A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落后于世界,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迫切发展科技的愿望,这反映出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中国科学院在当时科研机构中的地位,故 D项错误。101958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台
10、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 103 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 1500 次;1959 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1 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C 根据题意,从 1958 年运行速度每秒 1500 次到 1959 年的 1 万次,强调的是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的成就,并非科技人才的涌现,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B 项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题干强调的是新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并非中西方的对比,故 D 项错误。11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单元 18 新中国 科技 文化 重大 理论 成果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