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新航路开辟(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2)过程: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3)影响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2.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结果: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 世
2、纪,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过程:17 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 世纪中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3.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成就纺织机器: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3)影响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确
3、立了工厂制。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地。4.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新交通工具: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影响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3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1)奴役
4、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3)全球化: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
5、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 B解析 B 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A 错: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C 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D 错: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信。2.(2018榆林二模)16 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
6、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答案 D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 16 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4西洋沿岸,西欧国家商业繁荣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但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说这些商品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没有涉及荷兰贸易出现顺差的
7、信息,故 C 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3.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1763 年)。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欧洲主导世界贸易B.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不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 A解析 结合上图,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故 A 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故 B 项错误;由上图可知,新兴的西方世界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故 C项错误;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是工业革命,故
8、D 项错误。考点二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 世纪中期)(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9 世纪 6090 年代)(1)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5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9、。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 世纪末)(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
10、革命的发生。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1)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2)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生产方式产生。(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5)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4.(2017全国课标文综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
11、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 A 解析 李鸿章奏准清政府为开平煤矿减税,这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增加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A 项正确;减税并不是加强管理,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是为6开平煤矿而非所有中国煤矿业减税,不足以产生 C、D 两项中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故 C、D两项错误。5.有人考察了 32 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 7 个,继续维持的有 10 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 15 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 1 个。由
12、此说明(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答案 A解析 材料中“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 15 个”表明比重约占一半,故 A 项正确;材料中“32 个传统手工行业” ,没有涉及是否是资本主义萌芽,故 B 项错误;自然经济不是材料中的“传统手工行业” ,故 C 项错误;政府扶持与材料中“鸦片战争后”不符,故 D 项错误。6.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 “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 ,如是则通
13、商不如不通。该学人( )A.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B.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C.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D.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该学人并不反对开辟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材料“工艺不兴,制造不讲” ,近代民族企业缺乏的是技术,与缺乏市场意识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对民间办厂的态度,故 C 项错误;“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 ,导致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受到阻碍,故 D 项正确。考点三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民国初年)(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14、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纪录;但欧洲列强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2.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前期)(1)原因: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7(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3.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原因: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掠夺。(2)影响:内迁的民族工业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4.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15、(解放战争时期)(1)原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捐税;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独占中国市场。(2)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认清国民党政权的反动面目,开始与其决裂。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1)根源: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一方面外国列强利用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3)民族工业自身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不同程度上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7
16、.下表是 19131920 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 1913 年为 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批发物价 上海粉麦价 天津布花价 汉口纱花价年份工业品 农产品绿兵船粉汉口货小麦14 磅粗布西河棉花棉纱 棉花191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915 131.8 100.3 120.6 120.3 108.3 79.01917 130.0 103.0 116.3 102.1 116.9 118.61919 137.7 112.5 105.3 83.9 171.0 130.8 159.2 115.41920
17、 168.0 125.8 131.6 92.1 169.0 139.9 159.9 109.9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B.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8答案 D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农产品(原料)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要小于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说明国内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使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涨,故 D 项正确。8.1928 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 ”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板块 近代 世界 中国 专题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形成 经济结构 变动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