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0 届 10 月阶段性总结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2140 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1. 该流域新垦区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2. 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 面状与点状B. 线状与岛状C. 点状与岛状D. 点状与面状【答案】1. C 2. D【解析】- 2 -【1 题详解】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所以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由图知,
2、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有相似性;与非农垦区是相互联系的。故选 C。【2 题详解】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一般是:农业区呈面状,城市和工业区呈点状。故选 D。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 、“绿色中国” 、 “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4. 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A. “金色中国”B.
3、“银色中国”C. “绿色中国”D. “黄色中国”【答案】3. A 4. C【解析】【3 题详解】考查区域的特征。一个区域区别其它区域最基本的因素是气候和地貌,故 A 项正确;区域之间的界线,有些事明确的有些事模糊的,故 B、C 项错误;区域之间是保持着某种联系的,- 3 -故 D 项错误。【4 题详解】据图可知,位于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为“金色中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所致,故 A 项错误;是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为“银色中国”原因是高寒多冰雪所致,故 B 项错误;地处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为“绿色中国” ,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作用,故
4、C 项正确;在我国北方,有广阔得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色中国” ,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 D 项错误。【点睛】区域的概念与特点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2、区域的特点:区域的特点与区域的性质、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关。(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
5、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延伸。结合所学知识,
6、回答下面小题。5. 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A. 传统农业为主体B. 工业化- 4 -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D. 高水平的开发6. 该区域A.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B. 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C.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D.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7. 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科技、教育 金融、贸易 信息、旅游 钢铁、普通服装A. B. C. D. 【答案】5. C 6. D 7. D【解析】【5 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
7、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故 C 项正确。【6 题详解】据上题可知,该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故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A 项错误;经济高度发达,区域之间差距较小,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B、C 项错误,D 项正确。【7 题详解】该区域处于高效益发展阶段,故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和旅游,故 D 项正确。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8. 该城区由到的发展过程中( )交通运输方式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A. B. C. D. 9. 该城区工业( )产品联系紧密技术协作密切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竞
8、争激烈A. B. C. D. 【答案】8. B 9. C【解析】【8 题详解】该城区由到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的数量逐渐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经过该区域的公路增多,说明该地对外联系得到了加强、区域开放程度提高,故 B 项正确。【9 题详解】- 6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原先单个的服装厂、制药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生产厂家,这说明该城区的工业规模效应增强;与此同时,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故 C 项正确。苏州市自 1987 年形成“二三一”产业主导格局之后,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结合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图,
9、回答下面小题。10. 20102015 年,苏州市A. 由工业城市转型为商业城市B. 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C. 工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D. 制造业已经完全退出11. 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的原因有城乡差异扩大土地、能源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加剧劳动力短缺A. B. C. D. 【答案】10. B 11. B【解析】【10 题详解】据图可知,20102015 年,苏州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为 48.6%,依然较高,故 A 项错误;第三产业比重最高,高于第二产业,说明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故 B 项正确;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工业没有发展空间,故 C 项错误;制造业不可能完全退出,故 D 项错误。- 7 -【11 题详
10、解】据图可知,苏州市的产业结构改变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主要原因是土地、能源资源缺乏,发展工业的潜力不足;发展工业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故 B 项正确;城乡差异缩小,故错误;苏州市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故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 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A. 研究B. 设计C. 零部件生产D. 组装13. 近几年,W 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
11、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A. 加快新车型的研发B. 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C. 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 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答案】12. D 13. B【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20 世纪 80 年代初 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当时我国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低,W 公司不可能转移汽车生产的研发、设计和零部件生产环节,可借助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进行汽车的组装和装配等环节。因此最先转移至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经济附加值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组装环节,D 项正确,答案选 D。【13 题详解】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汽车消费市场广阔。W 汽车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至我国,有利于
12、生产符合我国市场的新产品,能提升新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B 项正确,答案选 B。考点:产业转移,工业区位- 8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汽车的生产为背景,对产业转移的知识进行考查,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不发达,汽车销售量较小,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人口优势,拥有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下图表示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 37.6:17.4:45.0B. 37.6:24.5:37.9C. 15.5:24.5:60.0D. 31.6:30.5:37.915.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
13、最低的是A. B. C. D. 16.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是A. B. C. D. 【答案】14. B 15. C 16. A【解析】【14 题详解】- 9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根据图中信息显然可得。【15 题详解】从产业结构看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其城市化水平就高,所以 A 项正确。【16 题详解】第一产业比重最大,所以二,三产业比重就低,导致城市化水平低。所以 C 项正确。2013 年 7 月,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7. 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A.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 水陆交通便利C. 开
14、发历史悠久D. 石油资源丰富18. 近年来,底特律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 区域竞争力下降B. 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C. 人口增长过快,环境人口容量小D. 传统产业衰退19. 我国下列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与底特律相似的是A. 杭州市B. 济南市C. 黄山市D. 大同市【答案】17. B 18. C 19. D- 10 -【解析】底特律位于美国五大湖区,是在汽车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属于工业城市。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底特律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区域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17 题详解】底特律位于
15、美国五大湖区,是在汽车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B 对。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不是汽车工业的主要因素,A、C 错。附近缺少石油资源,D 错。【18 题详解】近年来,底特律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区域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经济衰退,A、D 包括。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 包括。美国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模式,人口增长较慢,C 不包括。【19 题详解】底特律属于工业城市,是在汽车工业基础上发展的。我国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与底特律相似的是大同市,是在煤炭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6、D 对。杭州市、济南市是省会城市,黄山市是旅游城市,不是工业城市,A、B、C 错。该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图中 D,G,E,F 四个省份分别是A. 四川、青海、陕西、甘肃B. 四川、山西、陕西、甘肃C. 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D. 青海、山西、四川、甘肃21. 确定“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所考虑的最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 11 -B. 气候类型C. 城市分布D. 资源状况22.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区域之间具有A. 整体性B. 差异性C. 相似性D. 联系性【答案】20. D 21. C 22. B【解析】【20 题详解】根据图中轮廓图
17、可知,图中 D,G,E,F 四个省份分别是青海、山西、四川、甘肃,故 D 项正确。【21 题详解】据图可知, “西气东输”要满足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主要考虑的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故 C 项正确;地形类型、气候类型、资源状况均是自然因素,故 A、B、D 项错误。【22 题详解】西气东输工程,是将西部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体现了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和联系性,故 A、D 项错误。下图为我国区域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划分四个地区的主要依据是A. 经济发展速度B. 经济结构C. 经济发展水平- 12 -D.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24.
18、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乙地区的是A. 湖南、江西、安徽、河南B. 河北、山东、江苏、上海C. 甘肃、青海、陕西、贵州D. 河南、山西、重庆、云南25. 导致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资源分布的差异距海远近的差异开放程度的差异A. B. C. D. 【答案】23. C 24. A 25. A【解析】【23 题详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可以划分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故A 项正确。【24 题详解】乙区域为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故各组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乙地区的是湖南、江西、安徽、河南,B 项正确。【25 题详解】根据
19、题干可知,导致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和开放程度的差异,故 A 项正确;资源分布和距海远近的差异属于自然原因,故错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等的开发利用步入了快车道。相继实施了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6. “疆电外送”和西气东输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A. 调整产业结构- 13 -B. 加剧环境污染C. 缓解能源紧张D. 促进资源开发27.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不会改变。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中,新疆的主要任务有加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20、 建立多个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加强同中亚等地的能源合作A. B. C. D. 【答案】26. C 27. D【解析】【26 题详解】“十二五”期间又实施“疆电外送”将电能输入调入区,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对产业结构没有关系,更不会加剧环境污染,对这几个城市的资源开发没有影响,故 C 项正确。【27 题详解】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应该加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故正确;当地能源资源充足,没有必要开发核能、风能等新能源,故错误;新疆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多个能源战略储备基地的区位条件较差,故错误;新疆距离中亚较近,应该加强同中亚等地的能源合作,故正确。结合选项,D 项正确。【点睛】
21、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 14 -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 、 “中国燃气具之都” 。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
22、题。28. 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A. 资金和能源B. 资金和技术C. 能源和人才D. 政策和资源29. 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B. 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 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D. 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30. 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 ,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A. 就业机会减少B. 生态恶化加重C. 环境质量下降D. 资源消耗增加【答案】28. B 29. C 30. A【解析】- 15 -【28 题详解】据图可知,顺德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较高,故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资金和技术,B 项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