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惠东高级中学高二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史学求“真” 。内容的真实,方法的科学,这是历史阅读与研究的核心宗旨。回顾和总结历史上的人物、事
2、件、文化,与从事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也需要广泛占有资料,充分尊重事实,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考镜源流,发隐烛微,提玄钩要,正本清源。用历史的方法来复原历史,再现历史。历史学研究强调对事物进行整体性、宏观性把握,注重于整体性、系统性再现已成为陈迹的历史与文化。如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与评价,既必须重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又应该关注于相对冷僻、一般人不尽熟知可又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人物的考察,注重细节的挖掘,注重疑点的澄清,使得历史人物的群像呈示出立体化、丰富化的特征。历史学研究主张在考察事物过程中注重历史演进的延续性、关联性,尽可能地保存相关的史实,为后来研究工作的开展与
3、深化提供依据。提倡对事物予以辩证性、多元性思维,“知人论世” ,据事直书。为今天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足资启迪的参考,为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家园提供弥足珍贵的资源。与此同时,历史学的阅读与研究追求在总结历史过程中致力于拾遗补缺,复原细节,更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全貌,纠正以往历史诠释中的误读。中国史学的传统,除了求“真”之外,也注重求“善” 。即史学既要科学地重现历史的原貌,恢复历史的真相,同时还要致力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起到教化的作用,凝聚和释放正能量,凝聚人心,引领人们追求高尚积极的生活。优秀的历史研究成果必须发挥传播正确历史观念、历史知识,起到鉴古知今,为现实社会生活提供宝贵启迪功
4、能的作用。这就是说,历史学成品必须通过生动、形象、亲切、自然的艺术语言,来说历史的- 2 -“理” ,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必须具有历史的深度,提供历史的智慧。任何优秀的历史著作,都应该能按照现代意识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真正启迪人们的心智。因此,在历史的阅读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同样应该将史学求“善”的意识贯彻于始终,我们在阅读中所关注的文化精神,必须是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健康意识,我们在阅读中所重点投入的内容,必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我们在阅读中所特别关心的,必须是古今中外那些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
5、从而使我们民族的魂魄、我们民族的精神得以形象的写照,为当代的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进取,再铸辉煌,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寻找历史的借鉴,文化的启迪。我认为,这就是历史之“善” ,至真至纯,弥足珍贵。史学研究除了求“真” 、求“善” ,还要求“美” 。这里的“美” ,不仅仅是指美妙的文藻,华丽的修辞,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美感,一种氛围。它是史学存在的意义,也是史学追求的三境界之一。(节选自研究历史的三个境界有删改作者:黄朴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研究要广泛占有资料,充分尊重事实,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与其他研究相同。B历史学研究强调对事物进行整体性、宏
6、观性把握,因此无需小处着手,注重细节。C认知和评价历史人物,也应考察一般人不熟知但是又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人物。D历史研究提倡辩证性、多元性思维,有助于当今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 3 段指出史学求“真”的意义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并分别进行了阐述。B文章 4、5 段采用因果分析的论证方法,强调了历史研究贯穿求“善”意识的重要性。C文章在讨论史学求“真” 、求“善”这两个境界时,都很重视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D文章论证史学求“真” 、求“善” 、求“美”的三个境界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7、(3 分) ()A中国史学传统首先要求“真” ,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然后才求“善” ,即科学地重现历史。B能按照现代意识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正确的解读,这样的历史著作才可能称得上优秀。C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进取,再铸辉煌,这是我们民族魂魄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3 -D史学研究要求的“美” ,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美感,一种氛围,是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陈小手汪曾祺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
8、,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
9、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
10、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 4 -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
11、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
12、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 团长觉得怪委屈。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介绍当地的社会习俗, “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 “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陈
13、小手和社会习俗的冲突为他的悲剧命运做了铺垫。B.小说中团长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寥寥数语逼真地呈现了他邪恶、野蛮的流氓痞性,团长最后的言行提升了作品的深度。C.小说语言具有地方特色,比如“老娘”就是接生婆在当地的称呼, “走柳”是不停走来走去、焦虑的民间说法, “得罪”只是陈小手告辞之前的习惯用语。D.全知视角使作者在讲述故事抒发感受时不受限制,但本文作者并没有直接将主观评价传递- 5 -给读者,而是冷静的讲述,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5.有人说“陈小手就像他的坐骑白马一样浑身雪白,他是作者有意塑造的集众多美好品质于一身的人物符号” 。请概括陈小手的美好品质,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14、分)6.小说以陈小手被枪杀、团长感到委屈结尾,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务外,家庭学校还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
15、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百度百科)材料二:美国的“在家上学”现象出现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并在 80 年代后迅速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07 年美国约有 150 万学生在家上学,约占全国学龄儿童总数的 2.9%。2010 年,就学儿童已接近 200 万人。据了解,这种方式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南非都是合法的。在加拿大、法国尤其盛行这种教育方式。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21 世纪
16、教育研究院于 2013 年 8 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约有 1.8 万学生选择“在家上学” 。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 “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 “孩子厌倦学校- 6 -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教育专家分析称,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 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 4 至 10 岁之间(60.42%),其
17、中 6 岁的孩子最多。 (百度百科)材料三:许多人之所以会本能地反对“在家上学” ,是因为这与教育国家化的概念相抵触,是合理不合法的。然而义务教育法最本质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并不冲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确定了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价值;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增加,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现行的法律也为改革“预留”了可能性空间: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它提示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在家上学”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有利
18、于克服大一统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多样化的教育创新;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从而增加了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是学习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育探索。虽然“在家学习”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生活中的选择,但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没有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历, “在家学习”的孩子想要参加中考、高考时,学籍不完整导致这些孩子没有报考资格。因此应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搭建“在家学习”者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给予“在
19、家学习”者合法的学籍,并制定中小学在家学习的学历认定办法;制定“在家学习”者参与中考、高考的具体办法。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两会教育提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家上学,也被称为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教育者的教育形式。B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发展较为迅速,申请在家教育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C专家认为,在家上学并不违背我国教育法规的本质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 7 -D朱永新认为,在家上学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和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个人、家庭和教育本身的发展。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0、) (3 分)A在家上学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由此可以推断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B在家上学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中较为盛行,学生人数很多,也是合法的教育形式。C中国在家上学人数较少,选择的原因主要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D杨东平认为,现行义务教育法为教育改革预留了空间,只要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家上学就合法化了。9从材料看,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具有怎样的特点?(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
21、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 ”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 ”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
22、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 ”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 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 ,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栗,不暇食民也。 ”槐曰:“民,吾民也。发吾栗振之,胡不可?- 8 -”至者如归焉 。淳佑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惠东县 惠东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